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庄子《逍遥游》到底说了什么?

2020-10-20 17:50 作者:行走的迫击炮  | 我要投稿

老沙

沙漠没有明显的四季,浑浑噩噩的时光,也会是日复一日。

过去了半年,我还是沉浸在那个大鲲的世界里,出不来。

直到我去那个放干水的湿地公园,看见风筝、小岛和飞鸟……

好像渐渐明白,庄先生为什么写大鹏鸟的故事。

鸟儿飞上借的是上升的缘……

再过一阵,又想不明白,既然都是空,鸟儿飞升所凭借也是空,回头望都是空,为什么还要往上去飞?

人生碌碌,每每回头望,总有遗憾和懊悔,淌过千山万水、走万里泥丸,终竟是空。用时髦的话说,那一段程门立雪的坚持,并没有什么卵用……

既然,庄先生对这些了然于胸,为何还告诉后生:你看北冥鲲体型巨大,他奋力击水,扑通几千公里,尔后飞离开水面,变成了大鹏……大鹏盘旋而上数千里,一直向南飞不眠不休……直到南冥(可以南海)。

后人总结评析:庄先生讲述了北冥的鱼,化成鹏,历尽辛苦,飞到了南冥;与他引述的典故相比,多了“化”字。而我对这一“化”字却无很深的感触,我反思自己:北冥的鱼,你在北冥呆着,它不香吗?折腾一化、脱胎换骨,风餐露宿、千辛万苦去南冥,而且又不飞第二趟、第三趟……北冥换到南冥,还是那一汪清水,你图啥???

我问大鹏,大鹏没搭理我。

我问庄先生,庄先生说看书。

我问我自己,我自己突然说:对哦,你图啥?

问一圈,问蒙了……

 

击水数千里、盘桓数千里、飞行数万里,终是回归落地,在一汪清水里。

过去的,是空。

现在的,将来也是空。

将来的,是不是也会是空。

 

看过去的自己,在国际大都市顶尖园进修过、也去北方再镀过金、也去农村深入扶贫、也干过农机现代化、也为知识产权事业奋斗过……经历浅浅,终不过是空。

在和人喝酒吹息之时,客家除了觉得这酒还不错,你若不说,谁知你抑或这杯中的酒,都经历了些什么?

 

那一年,庄先生离开经济作物管理中心,自谋生路后,有人说,他编草鞋卖了。挺有意思的,古时候也有个卖草鞋的,后来当了皇帝。他们的故事都太久远了。后来我听说,苏轼也是和他一类人,看了苏轼生活的点滴,苏大人平时可不带娃,喜欢游玩、饮小酒,或许和他当官有关,他也有很多困惑吧。那一首“寂寞沙洲冷”,感觉他在这人间世,也是半糊涂的样子。

庄先生距离更是久远,他也是个怪人。留下很多故事、传说,后人叫寓言吧,后人还说他杜撰典故。他杜撰的地方,都很有意思;他不杜撰的地方,我通通看不懂。

在大鹏的故事里,他还写了大鹏跃天门,其它小虫、小鸟、树木、名人的故事,据说还写了大鹏鸟从天上往下看的场景。

我在那个放了水的湿地公园,看到小鸟飞、白鹭成群飞,大鸟盘旋飞上天,小鸟低空飞一飞又复返,还真有点意思。我边上还有个人放风筝,还有公园保安来制止。庄先生应该没经历这些,要不他的故事可能有别的版本了。

我很好奇,就这大鸟飞上天,肉眼都难一眼看清……庄先生是如何脑洞大开,想到大鲲化成大鹏的,还双翼垂天?从上往下看,又是何场景?

 

写到这,我猜庄先生当初行文,不是为了引导后生学“化”,更可能是叫后生学“知”吧。求知路之难,知的光辉,知的境界……然后顺利引渡到后半文章。

毕竟他写大鹏鸟的故事以及一堆对比的阐述,行文才到了一半。后文还有很多又有趣的故事,比如引用别人杜撰的典故(让天下)、访仙姑、和惠先生的经典答辩(他认为经典吧,否则他就不写了)。

“化”不过是教学生的手段,一个教学方法。

他要教的内容是“知”。

教案是:(学生基础:毫无基础、给他们讲讲故事。)

这堂课,一开始,就将一个故事,引入本课程内容。(大鲲化鹏,硕大无比,飞往天池)

注:教学设计,典故中有大鹏、有大鲲,就是没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把他们串起来,刚好可以讲一个故事。

课堂最佳地点:一个放了水的湿地公园,后生们看着绿油油的绿地,不免心情别样舒畅,你看那花那草,那还有人放风筝,鸟儿飞来飞去抓虫、鱼……各自玩乐聊天。

庄先生,你不不漏两把刷子,你带的后生们岂不是都在走神???

庄先生缓缓讲:别沉迷在眼前的小鸟小鱼了:北方有大海,里面有大鲲,老大了。能变成大鹏,老大了,要是飞起来,我们这小片,直接黑灯。它要飞起来,就去南天池了。

有一本古籍《齐谐》,说它从水面飞起来,要扑腾三千里,然后不够劲,还要盘旋上行九万里……你们想想,它看到这大地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想不想飞起来?众生点头、翘首盼望。

庄生从不让他们失望:喏,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物理课时间

秃秀后生说:那么辛苦,还要飞去南边干嘛?

庄生说:对啊,蜩与学鸠也问大鹏:咱设定目标,直奔主旨,拼命干就完了,干一次不行,就再奔一次……真不行就算了,咱也不亏。

不过话说回头:逛街不用带零食,探险仍需压缩饼干……小虫子哪知精髓。知,有小大,如同年有小大。以年对比,可知知之博大?

再给你们说,皇帝照样也有这样的疑问:汤之问棘也是这样的问题……咱飞飞、也能看尽这湿地公园全貌,大鹏飞尽天下干嘛?  

这哪个大,哪个小,你们来仔细探究一下(知之大小)……

总结一下:“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听不懂? 再讲一个故事:不越俎代庖……或者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或者说“尧让天下于许由”

小生举手说:报告老师,后生班的学生,只记得越俎代庖,别的都没记住。你说一下他们……

庄生未做动作,指着远处: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知否,知否?

后生不由自主说:应是绿肥红瘦……

庄生:给你们讲个故事,有神人肩吾,告诉仙人连叔……说有骗子说仙山的人老神了,啥都遨游天地、神通广大。连叔说,你没见过世面,像个盲聋身去讨论声色,少和外人说,免得丢人。仙山的人,如实都是懂“知”的真谛,普天之下啥触及他们?你看手握知识的那些人,是不是能坐飞机飞上天,是不是用弄点激素丰产丰收???知识的力量!

就算天之骄子,去了仙山,也会为自己的无知而惭愧。

后秀生问:他们知道那么多,又不在人间世呆着,知道那么多有什么用? 众生应合:是啊,鲲鹏从一个池子飞到另一个池子,虽是看尽了天下,不还是在池子里吗,有什么用?

庄生:惠子也问过这个问题……他说懂得太多大道理,就如大瓢,太大了咋使都不顺手,最后只能当柴烧……我说他咬文嚼字你在行,运用道理傻得咧……给你讲讲“冬天洗衣不龟手之药,拯救一个国家的故事” 莫学OO,多学XX……

秀儿,又问:知道了一堆了没用的知识、道理,可是在现实中,却是处处用不上啊?没啥鸟用吧?还不如多学教点有用的东西,唱歌、编草鞋之类的?

庄生:惠子也问过这回事:除了大瓢,他还有大树,他家奇葩多。树是七歪八臭,真个儿不管用,留着何用?

 我给他介绍了狸狌,他最爱的猎物之一,那玩意难补吧?他说是的,机灵死了。庄生:再机灵,也不过人设计的陷阱,还不是被逮到,机灵死了……(劝你少吃龙凤虎)

你最爱的偶像:滇边大公牛,纯勇雄壮,血气阳刚!多少男人的偶像,不过它能逮老鼠吗?(不如狸猫)

你真觉得你那些杂七杂八的知识无用吗?尝试一下,把那大树放在郊游人多之处,众人都觉得没用,不会动他念头,而你可以在下面聊天、喝茶,抑或兼职卖点草鞋,他不香吗?

(三品官员,卖草鞋?)

庄子一脸平静,如同在问:你懂了么?也似在说:你懂不懂,没关系,下课。

我,不懂。


庄子《逍遥游》到底说了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