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雀斑公主】给我的一些感触
龙与雀斑公主。
很好地传达到了,这部作品要告诉观众的都很好地传达到了。
这不是一个关于斗争的故事,这是一个走出困苦的故事。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走出困苦后,接受它,并和喜悦一切作为生命的一部分的历程。就像U世界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让人们“改造世界”,通过另一个自己去重新认识另一个世界, 那个虚拟的世界似乎比现实更加精彩,更加轻松,但人们正是要在这样的世界里认识到自己原本的生活里蕴藏的那种伟大的力量,包容一切痛苦和快乐的真实性,以及其中具有的不管的需要努力抗争还是安然度过的点点滴滴。
这也是一个讲述了共鸣的故事。铃的歌声起初只作为娱乐品流传,但结尾的那首歌却包含了她积极迎接这个世界的决心,也只有那样才鼓舞了数十亿听众。大家放出的光芒不是给铃或贝儿的,而就是他们自己的力量。同样,铃最后“唱吧”的呼吁也并不是让人们沉浸在她的歌声里,而是让人们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力量,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追求。即使是不公也好,愤怒也好,孤独也好,痛苦也好,都将作为这个世界的色彩组成完整的生命力,这是每个人眼中都存在的世界,每个世界又都不一样,但它们一定是包容的,一定是凝聚了强大的热情的,不管那热情最终以怎样的或水或火一般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抵抗孤独的方法,意识到生命中并存的那些大部分矛盾的东西,知道一切困苦都需要用积极的热情来消解。铃在电影的最后也终于重拾那个积极的自己来解决问题,“龙”的问题、忍的问题、瑠果的问题、父亲的问题。对她来说,这都是自己的问题,是获得自信所必经的磨难。她就是这样抵抗孤独的,每个人都是这样抵抗孤独的。
再有,就是创造U世界的所谓“声音”。“声音”似乎并没有在电影中出现,但实则那些喧嚣的人潮就足以代表所谓的“声音”,那些影片中时常插入的虚拟世界里的讨论和影像等就是“声音”。那是一个庞大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浪潮,充实着不安、激愤、狂热,以及全世界人类不可避免的躁动。那是一个亟待对抗的世界,是压制真正的个人追求世界美好的积极情感的力量,而它最终被铃打破了,自她卸下伪装开始,所有寂寞而躁动的灵魂在她的歌声里实现了“回到原本世界”的意识,并不是要回到没有U世界的现实,而是回到那个他们抛弃的令人不安的世界。也许,这就是U世界所谓的“被创造”,正是有了因为不安的“声音”,才有了一个解放这种不安灵魂的虚拟世界,最终的目的也是将“声音”解放,这时一个自我实现的轮回。
以及,那些接连插入的互联网画面,那些不负责任的声音,让我想到现在对于作品的种种评论。总有人对作品持有评论家的姿态,去从一个作品的叙事、节奏、分镜、演出、人物塑造、画面等等方面去评判好坏以及好坏的程度,但在我看来,人们其实是陷入这种自我陶醉的怪圈,似乎以为用自己所谓理性的评判证明了自己的高质量的正确的眼光,证明了自己高雅的审美情趣,但这样只是在毁掉对一个作品的纯真的欣赏。人们纠结于一部作品各方面的指标,找毛病、挖背景、深解读云云,无形中丧失了纯真的喜爱。这种评价的行为当然有道理,甚至对于行业来说也是重要的推动力,但在个人的艺术欣赏层面则是十分吃亏的,现实竟然有人看一部剧情较为“正经”的作品里讲无厘头日常的部分不是觉得轻松愉快,反倒是思考这对于叙事节奏的影响,想着这样会不会危害作品叙事的完整性,在我看到这实在太过荒谬,这种没必要的自我纠结在毁掉人们欣赏一部作品时的最本真的心情。任何作品都会有人喜欢的地方,只要那些被喜欢的瞬间存在着,这部作品就是有意义的,对有些人就是足够好的。而且归根结底,你看作品也不是就为了写影评的吧?
感受作品的魅力不应该是最值得期待的么?所以并没有什么影评,有的只是观后感,而《龙与雀斑公主》给我的观后感就是:包容生活,感受美好。值得为之奋斗的瞬间是因自己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