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亮:如何应对不舒服感?
问:如何应对不舒服感? 答:如果你能对不舒服的感觉也舒服,那么,你就无法区分舒服和不舒服了。请直接品尝这种既是不舒服也不是不舒服的感觉,那这是什么味道呢? 简单地看到升起的不舒服感,无需去分析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你越多地察觉这些感受,你就越能对这种看似不舒服的感觉舒服起来。很快,你将无法描述自己到底是舒服还是不舒服。 什么是福?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福是否没有痛苦或不舒服的感觉?福是一种只有极乐而没有一丝不乐的境界吗?都不是!当你对感受到任何类型的感受都不在乎了,那就是福。 受苦的根源在于追求快乐和消除不快乐。一旦你不能确定自己处于什么状态,快乐吗?不快乐吗?你不能再肯定了,然后,你开始尝到福的滋味。考虑一下这点吧。 问:我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无法将建筑物降级还原为光能。 答:我想你误解了。你无需还原或更改。我只建议你看看建筑物是否真的就是实体建筑物。电影屏幕上的建筑物是实在的建筑物吗?还是……? 当你感到卡住时,你是卡在心智做出的一些假设上了。这是一个注意的机会。心智总给出一些你认为理所当然的隐形假设。一旦你发现心智本身是空的,就不可能被卡住了。 这是一个非常顽固的错觉: 你总是想象你在下面,而THAT高高在上。不是这回事!当你看到某样东西时,就是THAT在看。当你做某事时,就是THAT在做。当你听到某事时,那就是THAT在听。当你触摸某物时,就是THAT在触摸... 很多人想象他们可以学习一些魔术来显化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或愿望。这个技巧可以给他们力量。“显化”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种幻觉。什么都没有显化,因为这里没有“东西”。 THAT就是THAT。THAT 永远不会产生除 THAT 本身之外的任何 “东西”。所谓的“事物”或“事件”不是 THAT 的产物。它们不是真正的事物或事件,而是THAT本身的能量模式。“显化”这个概念是具有误导性的。 你这样试试看:看整个故事就跟梦中的故事一样。看整个经验就跟梦中的同一个经验一样。这根本不需要去理解。你能合理解释昨晚那个梦中的故事吗?你不能!你需要用理智去理解吗?你不需要! 请不要浪费时间试图理解或合理化经验中的事物或事件或故事情节或经验中的逻辑。简单地把经验看成如梦似幻就可以了,然后你就可以轻松地超越所有这些,而不会被任何东西或情况所困了。 “理解” 是一种典型的心智冲动。绕过 “理解”,直接注意你的体验,而不需要去理解它。然后,秘密将会自动或自发地透露给你。你不需要理解THAT。相反,让 THAT 直接告诉你它的秘密。 问:你经常用梦来比喻。那些不做梦的人该怎么办? 答:你确定当下这个故事不是梦幻般的故事吗?让那些不做梦的人担心他们的问题。你专注于注意自己的经验就够了 。不要浪费时间解决别人的问题! 问:THAT知道THAT存在吗? 答:有趣的问题!THAT是无限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当你知道你存在时,THAT就知道THAT存在了。THAT就是你。 你不能将 THAT 定义为存在。你不能将 THAT 定义为不存在。换句话说,THAT是超越在和不在的。当经验的效应看似地出现时,存在感就会被感受到。 陈明亮 Peace o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