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整蛊类综艺节目的要素与环节

2018-03-03 12:13 作者:饭团です  | 我要投稿

顾名思义,整蛊类综艺节目的核心内容就是整蛊者对被整蛊者进行恶作剧和后者由此激发并做出反应[1]。这类节目明显与同情、怜悯等人道主义精神相悖,有的整人企划甚至会给观众带来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恶心感,但其收视率往往居高不下,企业也因此愿意在节目间隔中支付高昂的广告费用。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整蛊类综艺节目如此深受观众欢迎呢?

[1]被整蛊者做出的反应非常关键,由此形成了搞笑艺人中一个重要的分类,即反应艺人。正是有了出色的反应,才有了进一步的点评(包括吐槽、毒舌)。因此,反应技是培训所训练搞笑艺人的基本技能。


著名反应艺人出川哲朗(via 2017.12.31.《24小时不准笑》,B站视频号17973040)


综艺节目有诸多要素和环节,要探究整人节目的魅力,就必须先将这些要素和环节区分开来,分别研究它们是如何引人入胜的。本次的公众号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区分整蛊类综艺节目的要素与环节。


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来看,整蛊类综艺节目的要素有主持人[2]、助理主持人[3]、雏坛艺人[4]、节目嘉宾[5]、整蛊者、被整蛊者和现场工作人员(staff)等。从行为客体的角度来看,要素有录音棚及其相关设备、整蛊活动、综艺道具和服装等。

[2]主持人(司仪、司会、MC):如果由搞笑艺人组合或偶像组合担任,则主持人人数往往不止一个。

[3]助理主持人:主要进行报幕工作,通常由年轻貌美者担任。

[4]雏坛艺人:参加节目录制的搞笑艺人,主要任务是搞笑。(搞笑艺人的分类不是本文的重点)实际上雏坛艺人和节目嘉宾之间的区别非常模糊,实际情况也更加复杂,本文作如此区分仅仅是为了方便。

[5]节目嘉宾:参加节目录制的除搞笑艺人外的具有大众知名度的人士,通常包括演员、歌手、运动员、偶像、作家等,某些节目中甚至会出现政治家、律师等。


日本搞笑艺人big3之一,著名节目主持人明石家秋刀鱼(via 2015.11.22.《谁都不知道的明石家秋刀鱼SP》,B站视频号3986223)
左边是主持人升野英知(单独使用组合名“笨蛋主义”or“笨蛋旋律”),右边是助理主持人女模特maggy(via 2016.08.06.《Buzz Rhythm》,B站视频号5689186)
背对镜头的是主持人明石家秋刀鱼,正对镜头的是雏坛艺人与节目嘉宾。可以看到坐在雏坛上的人并非全部来自演艺圈。(via 2013.07.02.《跳舞吧!秋刀鱼殿下》,B站视频号2487066)
左边是参加综艺节目的日本政治家,右边是日本搞笑艺人big3之一的tamori(via 2014.12.23.《笑笑又何妨》,B站视频号8015264)


从进行流程上来看,整蛊类综艺节目可以分为如下环节:策划(企划)与设计、节目开场白、整蛊者进行整蛊活动、被整蛊者做出反应、其他人的点评(中文网络语境下的“吐槽”)以及后期制作。主持人和现场工作人员对整个节目的流程进行控制,前者还需要积极引导雏坛艺人和节目嘉宾说话,并对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尴尬场面进行预防和处理(即所谓“救场”)。


从整蛊活动是否是在节目录制现场进行来看,这类综艺节目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整蛊活动的视频已经录制完成,在演播厅进行播放,参与节目录制的主持人、助理主持人、雏坛艺人和节目嘉宾进行观看和点评。第二类是整蛊活动在演播厅进行。第三类是前两类的综合。


整蛊者往往是主持人、雏坛艺人或节目工作人员,被整蛊者往往是其他雏坛艺人、节目嘉宾或普通人。


被整蛊的女演员吉冈里帆(via 2017.02.02.《人类观察》,B站视频号9636896)
通过假装他人女友来整蛊一般群众的女演员吉冈里帆(via 2018.01.11.《人类观察》,B站视频号18265480)


这次的公众号文章就介绍到这儿,下一期将讨论整蛊类综艺节目满足了我们哪些心理需求。


(PS:标题图是搞笑艺人组合downtown成员滨田雅功,via 2017.12.31.《24小时不准笑》,B站视频号17973040)

搜索公众号:关白学者


整蛊类综艺节目的要素与环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