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边缘人的安魂诗

2022-12-29 10:38 作者:Nodens-kthanid  | 我要投稿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赛博朋克“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热潮席卷文化产业,热度持续至今。而《边缘行者》正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赛博朋克故事:他用一个灯红酒绿、高科技的外壳,讲述了一段温情的悲剧。但是,如果我们只局限于赛博朋克给我带来的感官刺激与感动,未免错失了深入了解现实整个社会的一次机会。赛博朋克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他的独特性,泯然众人。 对于我来说,看完后的第一观感不是激昂的,而是一种无力与悲伤感,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一部分是因为叙事本身是悲剧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赛博朋克在发达的文化产业中,在各种游戏、动画、小说的改编中,已无形中成为了一个大众的迪士尼乐园,而它塑造的那个不值得向往的反乌托邦世界正在被渐渐遗忘。由于其商业性质,他们的娱乐性、商品性正在消解其更为重要的历史性。

这应该是我们要去警惕的。至少在我们读完这些关于人性、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后,从他们的反抗与坚守中认识到——我们一定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具体到《边缘行者》,我们应该从大卫死亡的壮烈与崇高中意识到:大卫的死,是送给赛博朋克,诸位边缘人的安魂诗,浪漫却又包含着死亡;我们不仅要看到大卫一行人的反抗与坚持,更要看到他们本身所反映出来的,底层百姓与社会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的问题。

既然要展开赛博朋克的故事,我们不得不展开对赛博朋克世界观的阐释,从当中理解故事与人物。 赛博朋克,在我们眼里的第一印象就是“高科技,低生活”。深入来说,整个世界的特征体现为:

1、跨国界乃至去国界的全球企业精英阶层的高度集中,以及社会对其的权力崇拜。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精英阶层来说,是诸如军用科技、荒坂公司这种凌驾于国家以上的超级跨国公司;对底层人来说,是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众多家庭都想让孩子在学业上孤注一掷,从底层劳动力摇身成为公司白领,以此实现阶层的跃升,并以此为感动、骄傲——也就是争着成为人上人。

2、夸张的义体假肢增殖及其反映出的商品拜物教价值。

故事中,几乎每个人都装有义体,大卫和亚当重锤更是夸张。这就让他们离不开金钱,金钱成为了唯一令人普遍安心的纽带。同时在物质的增长下,人们的娱乐进行了极致的加工,各种逼真多样的超梦,可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欲望。

3、人类彻底的商品化与去生产化

这一点在后文详细讲解。 赛博朋克及其理论诞生于二战后那一段时期。经济繁荣、福利国家、矛盾调和,似乎人们都已经过上了想要的幸福生活,甚至不乏一些砖家提出了“历史的终结”,认为当下的社会形态就是最完美的。然而,毫无例外地,这一次的繁荣果然是zbzy下循环中的一部分。越南战争、劳资冲突、游行示威,以及如约而至的经济危机,再一次狠狠打了布尔乔亚们的脸。但是,这一次的波动中让他们认识到,普罗列塔利亚的劳动终究是不稳定的,不可信任的。所以,他们开始致力于消灭经济工业中的社会矛盾,即彻底扼杀普罗列塔利亚的价值与能力,以及反抗的可能。

于是,控制论诞生了,它服务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控制论首先要求科学技术上的统一性,融合为一个全球范围的单一精英共同体,集中表现为各种跨国企业;同时认为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信息化正在全球范围内和社会的各种领域中进行,财富的增长正日益依赖于数据的交流。在此之下,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地位会低于控制论理论的地位,因为掌握了控制论,往往能找到其相应的替代品。所以,工业的生产正大规模地由机械化、自动化替代。工人们也将失去自己的岗位,从而失去本身的价值与能力,这就是去生产化;他们的生存来源,只能通过充当雇佣兵、犯罪、肉体来获得,而在其中,装配义肢便是最直观的体现,义肢让他们拥有适应“新工作”的力量,同时制造了新的、源源不断的消费需求,人将更加彻底地成为一种商品,这就是商品化。那些不能适应的大部分底层人,将以各种形式被淘汰。并且,那些精英阶层也真的认为,他们描绘的蓝图,真是一种多样化的、充满活力的、创造性的世界,自己便成为其坚定的传教士。如果这种极具精英主义,漠视社会主流人民价值的野望实现,赛博朋克的时代就会真正降临。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赛博朋克世界的实质是,社会底层劳动力将被彻底踢除,劳动力与资本的分离会比以往更夸张的分离,从而实现生产的去工人化。国家福利与权力会完全取决于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顶尖人才的决定,底层劳动者将彻底失去话语权。工业化被信息化取代,组织机构被智能机器取代,人类被小部分精英取代。而至于底层劳动者的身份,可能极少数人可以通过高水平教育、抽象智力技能的选拔来实现阶层的跃升,但大部分人会被淘汰,成为社会的蟑螂。

那么,赛博朋克的具体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的生活将充斥着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同质化的文化符号。我们所接触的各种娱乐形式都是高度一致的,极其套路化、商业化的,比如特效光鲜亮丽、但看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局的电影,比如低级的、直接的、直冲人星宇来的星文化。这种生活固然是枯燥、僵化的,但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因为只有足够同质、简单,才能被最疲劳、空乏的人口最直接地接受,简单能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安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本就失去生产意义的人们的商品价值,更彻底地榨取他们的消费能力。 进一步来说,我们的生活陷入了一种拟像论,即一种文化符号不再强调其真实的象征意义,而重视其形式本身,不是在生产意义,而是在消解意义,来换取一种能够无限增殖的经济能力。我们的娱乐是这样的:一部文化作品,他们的价值内核往往不再重要,甚至完全匮乏,只要它外表足够商业化,满足大众的消费欲望就能流行。我们的整个生活,或者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信条也是这样的。在如此“发达”的社会中,宣扬个人自由、奋斗、个体异化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将支配人的思想,却鲜有人知道其早已偷换了本质的概念。

在《边缘行者》中,我们可以看到种种反抗、疯狂的力量。他们,赛博朋克,边缘人,往往都有意无意地寻求着一种极端:dupin、义体、星享乐、犯罪。他们破坏着自己、破坏着社会,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才能从社会异化的痛苦中逃离出来,寻求最后的自我与自由。然而,毫无疑问地,这种反抗是毫无意义的,不会有任何根本性质的东西因此而被颠覆。因为整个zbzy的经济秩序就是无秩序,也就不会存在一个所谓的“秩序的崩溃”,微观上的、局部的混乱只会进一步加固这道锁——布尔乔亚们甚至会对赛博朋克的疯狂而高兴,他们既没有触碰到自己的蛋糕,在疯癫中也消解了自己的反抗情绪,没等主动分出一些残羹冷炙,被压迫者自己就达成了“与社会的和解”,何乐而不为呢?就算有些人闹过了头,整个社会的经济、军事,最后的压倒性力量全攥在他们手中,想捏死作乱者不过眨眼之间。 对于大卫一行人,他们不仅同其他赛博朋克进行着“抗争”,他们也积极寻找着自己的出路。这也是他们身为传统的、典型的赛博朋克的象征。他们自称为“边缘人”,但其信仰与价值一点儿也不边缘,正是大众的思想主流。他们的人生期许,无非两种:

一、认为个人可以通过奋斗、自我剥削来逆天改命,完全打破劫机,成为社会精英,并以此为傲。 大卫和他的母亲正是如此。从大卫的种种行为就能看出,虽然他看起来叛逆、不羁,实际上是一个很传统的人。虽然他没有表现出对上层生活有多么向往,但他内心是认同母亲的教育观点的——当一个赛博朋克世界的良民,当一个积极参与者。因此,大卫很长时间还在上学,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这其实和我们当中的大多数青少年很像,谁都讨厌现在的这一套,但真要做起来要多卷有多卷,表面上嘲讽着zhidu的问题,行为上是完全顺从的。这是因为,大卫和我们都毫无理由地相信了,这个社会下的主流价值是有希望的,先天给我们灌输的那套观念总体上还是对的,我们认为顺着社会大趋势奋斗是可以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可当我们冷静下来看待,我们下意识所坚持的,是一种妥协。如果我们的想法是对的,那么先我们一步走上这条道路的人有多少,比我们还要努力的人又有多少?到头来混出头的又有多少?很明显,这不过是布尔乔亚抛出可以忽略不计的社会资源,来吸引汪洋大众正想啃食。而且,这条路的尽头,那个我们描绘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大卫无非会成为荒坂公司的白领,从一只流浪狗变成了一种家养狗,生活压力并不会减少,物质生活虽然变好了,但依旧是整个社会秩序主导下的,消费、纵欲为主的娱乐。难道我们不知道这些事实吗?不,我们都知道,没有谁比自己更清楚,只是我们都在欺骗自己,明明看出了谬误,却仍然固执地去相信。我们同大卫一样,无一例外地做出了妥协,放弃了彻底的抗争,而追求一种生活的安稳。

二、认为可以长期游离于社会边缘,经过种种手段从而达到一种,可以和整个工业信息社会和谐共处的,田园诗歌的生活。 露西登上月球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了梦幻的、恍如隔世的宁静与美丽。在社会的剥削与异化下,许多人也在追求着自己的月球。我们往往都抱着一个同曼恩他们一样的幻想:干完这一票我就能解放了。忍受住当下的苟且,我所向往的美好就要到来了。但没有一个人能实现了这个梦想,虽然露西真的登上了月球,但她不可能一直待在上面安享余生,往后的生活仍会和曾经一样,太阳照常升起。实际上,那些声称在社会的物欲横流中“保持自我”、达到“诗意的栖居”的,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这种可行性。这种想法实质上,是无法和社会持续斗争,从而进行一场谈判,追求一种和解。认为靠这种和平的手段,会比曾经激进的手段结果要好。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谈判是要筹码的,是要枪杆子的。谈判双方只有实力达到平衡,一方才有可能获取自己的权益。如果双方差距悬殊,谈判协议就是一纸空文,只会成为单方面的倾轧。 谈?你拿什么谈? 我们没法去否认整个社会的工业化、信息化潮流,没有一个人是割裂的孤岛,每一个人之间都互相连通。因此,那个田园诗歌的生活只能是一种幻想,月球只能被高高挂在天上,因为我们当下的生活和那完全是两种风景。

所以,我们赞美大卫一行人的坚持、斗争与理想。当大卫在亚当重锤下绽放成红花时,这是送给我们的,同他们一样的理想主义者的安魂诗。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这既是赞歌,也是葬歌。谁杀了大卫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没有亚当,大卫也会因为义体过载而死,他追求的生活永远不会到来。他彻底被这个社会杀死了。我们要成为大卫,但不能再穿上曼恩的装甲,我们应该在理想下,选择更加现实可行的斗争方式—— 诚如马克思所说,不受剥削、异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改造能力的劳动,才是人成为人的哲学基础。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边缘人的安魂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