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小贴士(二十六) 市场效率(三)

2020-07-12 21:38 作者:大桥_流水  | 我要投稿

随着本期经济学小贴士的发出,中考也拉开了序幕。。。

咳咳,上述不是重点……本期就是市场效率篇的重中之重了,各位一定要仔细阅读,多加揣摩,一遍不行就读两遍,两遍不行就读三遍,实在不行大桥君也无发可说了。。。

社徽镇楼


市场均衡的评价

市场均衡时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  图源: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市场均衡时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

上图表示当市场达到供求均衡时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你们应该还记得,消费者剩余等于价格以上和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而生产者剩余等于价格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因此,供给和需求曲线到均衡点之间的总面积代表这种市场的总剩余。

这种均衡的资源配置有效率吗?它使总剩余实现了最大化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要记住当市场均衡时,决定价格的是参与市场的买者与卖者。那些对物品评价大于价格(由需求曲线上的EB段表示)的买者选择购买物品;那些对物品评价小于价格(由需求曲线上的CE段表示)的买者选择不购买物品。同样,那些成本低于价格(由供给曲线CE段表示)的卖者选择生产并销售物品那些成本大于价格(由供给曲线上CD段表示)的卖者选择不生产和销售物品。

这些观察可以得出两个关于市场结果的观点:

1.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由他们的支付意愿来表示。

2.自由市场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给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因此,在生产与销售量达到市场均衡的情况下,社会计划者不能通过改善买者之间的消费配置或卖者之间的生产配置来增加社会福利。

但是,社会计划者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物品量来增加经济福利吗?回答是否定的,这正如关于市场结果的第三种观点中所表示的:

均衡数量的效率  图源: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3.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

为了说明为什么这是正确的,看一看上图;你们应该还记得,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评价,而供给曲线反映了卖者的成本。在低于均衡水平的数量时,买者的评价大于卖者的成本。在这个范围内,增加产量会增加总剩余,而且,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产量达到均衡水平时为止;但是,超过均衡数量时,买者的评价小于卖者的成本。因此,产量大于均衡数量会减少总剩余。

 

这三个关于市场结果的观点告诉我们,供求均衡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化。换句话说,均衡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仁慈的社会计划者的工作是非常简单的:他可以让市场自己找出结果。这个结论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提倡自由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稿件鸣谢:

@大桥_流水

@少年阿陈




经济学小贴士(二十六) 市场效率(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