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案例课一(下)——找回自己的感受至关重要

2022-10-16 09:53 作者:我是瑞齐  | 我要投稿

亲子案例疗愈过程分享(下)

——案例课1

       继上篇的内容,我们继续进行余下内容的分享。


下篇疗愈核心:如何客观理解攻击性和过激行为?感知觉丧失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感知觉恢复很重要?如何恢复感知觉?如何化解恐惧?


接上篇

老师:好,小Y,你再谈谈你的妈妈对你的这种思想产生的连接和控制吧,咱俩做了这么久的咨询,因为你的胆小,你会经常感受父母的想法,把你的父母的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你把这个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就是你所受到的终极伤害。


小Y:嗯,我经常会感受我父母,然后不自觉得把他们没有表达出来的想法,变成我自己的内心想法。


老师:他们是如何影响你,你怎么身体力行的把你爸爸的感受和想法在你自己身上体现出来的,这个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Y:我会头疼啊,胸闷啊,然后会吃不下饭。这些症状会一直跟随着我,直到我把他们的想法执行出来,或者借用我的嘴去表达他们没有表达出来的想法。


并且当我感到特别痛苦害怕得时候,我会用激烈的吵架去向他们释放这种恐惧。我越是害怕得时候越会和他们争吵,还会砸东西。


图片


老师:感到恐惧了吗?你在帮你爸爸在释放恐惧和愤怒。
小Y:对,我控制不住得和我妈妈吵架,就像前几天我又在释放恐惧,就跟我妈妈吵架,气的我想瞬间把她给我煮的药砸她脸上。但是我就用最后一点儿理智控制住了自己。不然我可能就这么做了,如果去年的话,我可能真的就砸在地上稀巴烂了。
老师:嗯,因为你爸想打你妈是不是? 
小Y:我也不知道。而且特别是我爸不在家的时候,我会特别想欺负我妈,就想把她关起来,然后一顿咒骂。就像小时候她把我关进小黑屋一样,让我在无尽的黑暗中被恐惧淹没。每次我对妈妈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都觉得太可怕了,我都觉得自己疯了。当我愤怒到极点的时候,我还跟我妈说,“你去年脑子被撞了一下嘛,流血破了还缝了几针,去年脑子撞开了,还没补好吗?今年要再试一下吗?”然后我妈很害怕,第二天开始看都不敢看我,背对着我坐。 
老师:但其实呢?你对你妈妈真实的感受是什么? 
小Y:其实我妈妈是很恨我的。嗯,她很讨厌我。我也很恨很讨厌她。我妈妈非常爱打麻将,甚至我跟她说过无数遍,从小到大她打麻将给我造成的伤害有多大,但是她就是完全不收敛这个东西,白天打,晚上打,每天打。然后出去旅游也是组的麻将局。我越说这个东西,她越疯狂。
老师:嗯,所以这是你对你妈妈的一个愤怒。现在我想问问各位,小Y为什么会对她妈妈爆发很大的愤怒,谁能告诉我? 
同学1:我感觉一个是之前她妈妈伤害过她,她非常害怕她妈妈,第二个是她感受了她的父亲对她妈妈的这种愤怒和不满的情绪。
同学2:还有一种可能,她妈妈也害怕她,被她感受到了。还有就是她之前太满足妈妈,为了满足她妈妈而做了很多她不想做的事,她付出了太多,可她妈妈却连简单的少打麻将也不能为她做到,所以她很愤怒。 
边老师:嗯,还有呢,大家再想想看,还有另一种可怕的愤怒、恨,谁知道? 

图片


同学3:她妈妈对自己的讨厌吗?
老师:她妈妈对自己不讨厌,我说的是愤怒。还有吗? 
同学4:他爸爸走了以后,家里就剩下小Y了,她妈妈就更把关注力放在小Y的身上了。其实并不是小Y想要圈禁住妈妈,而是妈妈想要极力的把小Y圈在自己的身边。这让小Y十分的恐惧。
老师:对了。她妈妈对她可能有这个想法,另外还有对她恨的想法,想伤害她。
所以说呢,访客都是会经常感受到别人的想法的人。很多的时候,当访客说我要杀我爸爸,我要杀死别人时,很可能是对方有这样的念头,被访客感受到了,访客就来回应了
特别是严重的病人,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所以当我们访客说我要杀谁的时候,我要死的时候,这多半是他受了惊恐吓的原因,常见为他父母的想法和他自己的想法的混杂。
总结一下,过激行为的出现,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基本上以上几种就囊括下来了。小Y的前期治疗,已经帮助她能非常好的能感受到她真实的问题了。小Y,当我跟你说你妈妈要圈禁你的想法,甚至她很恨你的想法,你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小Y:你说她想圈禁我,我觉得你说的特别对。

图片


老师:如果你不听话,你妈妈会怎样呢? 
小Y:这就让我想到她小时候做过很多惩罚我的事情,在我不听她控制的时候,我妈妈会很严厉得惩罚我。我觉得一个母亲能够对自己的女儿做出那种惩罚,难道不是恨、而是爱吗?
同学1:边老师,我觉得就小Y妈妈有一点非常的可怕,就是小Y他爸爸在家的时候,小Y妈妈的这个想法,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够呈现出来的。因为她爸爸在家,小Y妈妈非常害怕她爸爸。但是爸爸一走的时候,小Y妈妈那副张牙舞爪的样子就呈现出来了。这种人前人后两种面貌,是很畸形,很变态的。
小Y:对对对!感觉我爸爸一走,她就是另外一副嘴脸,就是好像跟我叫嚣一样。但是只要我爸爸在场,不管是我们在车里还是在家里,我不管怎么辱骂我妈妈,我爸爸都是好声好气、转移话题,他绝对不会说我不对。
甚至我有的时候特别愤怒,辱骂我妈妈的时候,我爸爸会劝说我,其实妈妈对你没有坏心的,你不要这样想什么之类的。我妈妈这时是不敢发声的,她会装成一个非常温顺的、很听话的样子,在那做一些家务事,但她内心根本不是表现出来的温顺状态。 

图片


同学3:完全是两副面孔,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小Y妈妈在爸爸在与不在的时候,变化会这么大?
老师:你们当中几乎所有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因为很多的时候女儿对爸爸来说就是小情人,有的妈妈是会妒忌的。
众同学:对,我觉得也是……
老师:所以这个很奇妙啊,大家自己去体会吧。好,那么基本上小Y这个部分,我都帮她看到所有的恐惧了。
那么接下来怎么化解呢?


化解的方法,第一步,就是你要看见恐惧,知道自己到底怕什么,把它表达出来。
第二个就是,要看到父母是怎么把小Y伤害成这样一个无比惊恐的人的。因为小Y一年级的时候,感知能力已经开始丧失了,所以她最早的伤害应该在这之前。小Y妈妈的恐惧和要求,对她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些可能还要追溯到更大的更早的伤害
我今天帮小Y把这段的经历化解一下心结,现在打开的很彻底,应该再不会有问题了。

图片


另外关于为什么不信任别人,那是因为她不信任自己的感受。人只有信任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才可以信任别人
所以对于相信别人这个话题,跟人没有关系,跟怕人也没有关系的。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在人群当中很受影响,所以怕人是必然的。
所以,所有访客的共同课题,都是在咨询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自己的感受,是无法信任自己,更无法信任别人的。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了吗?
所以说,恢复感知觉是我们这流派的最大特点。因为一个人没有感受,没有自我的话,谈何自信呢?而没有自信的人,怎么会不生病,又怎么会有爱?
这是所有访客共同面对着的根源性的问题。小Y这个案例,其实是我们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事。我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一件小事,能对感知觉系统有个深刻的认识。如果这个东西找不回来的话,人生可以说处处是误解,处处是陷阱,处处是无奈。 


好,小Y你现在感受是什么样的?
小Y:我现在的感受就是,我不再觉得自己有那么多负罪感,不再觉得都是自己的错了。
老师:好极了。不觉得自己傻了对不对,你的傻就是错和负罪感,明白了? 
同学1:老师,我觉得她的童年活得很拉扯。就是她一直被她爸爸当枪使,她爸爸走了以后,她妈妈还对她开枪。 

图片


小Y:对,就各种折磨我。而且小时候我因为一些事哭的话,我妈看到是绝对不允许的。她会把我关进厕所间,黑漆漆不允许我出来。我觉得这个女人简直太可怕了。
老师:好,今天用了50分钟不到的时间,已经把小Y的记忆都开发起来了,现在打开的是你的整个情绪系统。你会发现关进小黑屋过程当中隐藏的是你的诸多痛苦。但是你一直把痛苦给压抑在心里,你不敢把它表达出来。估计这次做完之后,这些痛苦都会出来,我们下次咨询再继续解决。
今天同学们人多力量大,打开的也快。真正的效果就是在这过程中,你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被注入能量,这个能量才能帮助你们自己和帮助你们未来服务的访客,这才是关键。好了,我最后想问各位上完这堂课的感受如何? 
众同学:简直解燃眉之急的感觉,而且我发现听小Y的分享,能看我自己的原生家庭的伤害,对我自己有疗愈的作用
另外就是您在分享她的案例的时候,你在给我们演示你是怎么样去治愈她、怎么样去引导她的,我们又可以从你的身上学习,这样子的咨询方式,我觉得太好了!
我在看到小Y的那个伤害以后,你说小Y很痛苦,其实我也感受到了我自己的痛苦,我也可以回去想一想了。

总结

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在咨询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感受。如果人没有自己的感受,是无法信任自己的感受的,也就无法真正信任自己,更无法信任别人。


恢复感知觉是我们第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一个人没有感受的话,没有自我,没有自我的话,谈何自信?所以没有自信的人怎么会不生病,怎么会有爱?


这根源性的问题,一直被很容易在心理疗愈过程中被忽略。所以恢复感知觉是我们每个人要面对的首要课题。


图片

疗愈方法

老师用询问感受的方式引导小Y说出当时自己在经历事件时未能觉察的真实感受,并且引导访客表达出了那些没有被看到的情绪(愤怒、讨厌、恨、害怕)。


通过引导访客不断得回忆出当时的场景,慢慢去找到自己真正的感受,修复原本的感知觉系统。


有了真实的感受,才会让我们真正从内心认可自己并且坚定的相信自己。


访客不再被他人影响后,就会逐渐敢于面对生活中的人事物了。


案例课一(下)——找回自己的感受至关重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