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狄斯·托勒密,《地理学指南》,描、述、描述
伽利略34、克罗狄斯·托勒密,《地理学指南》,描、述、描述
《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所著意大利文的天文学和物理学著作,其全名为《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DialogueConcerningtheTwoChiefWorldSystems-PtolemaicandCopernican),亦简称为《两大世界体系》或《对话》,1632年3月在佛罗伦萨出版。
克罗狄斯·托勒密(古希腊语:ΚλαύδιοςΠτολεμαῖος;拉丁语:ClaudiusPtolemaeus,约90年—168年):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占星家,“地心说”的集大成者。
托勒密约公元90年出生于埃及的托勒马达伊,曾在亚历山大城居住和工作,168年去世。
父母都是希腊人。
公元127年,年轻的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且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
…亚历山大城:见《欧几里得150》…
(…《欧几里得》:小说名…)
托勒密曾长期住在亚历山大城,直到151年。
托勒密一生著述很多,《天文学大成》(13卷)是根据喜帕恰(qià)斯的研究成果写成的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学百科全书,主要论述宇宙的地心体系,认为地球居于中心,日、月、行星和恒星围绕着它运行。此书在中世纪被尊为天文学的标准著作,直到16世纪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地心说才被推翻。
…喜帕恰斯:见《欧几里得102》…
…研、究、研究:见《欧几里得42》…
…体、系、体系:见《欧几里得27》…
另一部重要著作《地理学指南》(8卷)是古希腊有关数理地理知识的总结,主要以马里纳斯的工作为基础,参考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资料撰(zhuàn)成。
…知、识、知识:见《欧几里得5、6》…
…马里纳斯:提尔的马里纳斯,Marinus of Tyre,公元70年~130年,是最早了解如何绘制海图的人,即供水手们使用的特殊地图。
马里纳斯可能是希腊人,但他出生在腓(féi)尼基的一个著名的港口提尔。马里纳斯看过厄拉多塞和喜帕恰斯的著作,并在海图上使用了经纬线。其中本初子午线(第一条经线)经过罗得岛,当时此地是东地中海的重要航海中心。
托勒密的《地理学》八卷,在相当程度上是以马里纳斯的工作为基础的。还有人猜测马里纳斯是托勒密的老师…
[…提尔:见《欧几里得19》…
…厄拉多塞:(Eratosthenes,公元前276--前196)古希腊天文学家。他是阿基米德的朋友,也和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一个具有广泛兴趣的人。他不仅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而且还是地理学家、历史学家,甚至还涉猎文学评论…
…罗德岛(希腊第四大岛):希腊最大的旅游中心,也是爱琴地区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更是欧洲日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罗德岛地处爱琴海东南部,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其中心距离雅典约430公里,距离土耳其东岸约17公里…
…基、础、基础:见《欧几里得37》…]

…撰:形声。从手,巽(xùn)声。本义:写作,纂(zuǎn)集成整体…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形声字: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字…]
…
《地理学指南》第1卷为一般理论概述,阐述了他的地理学体系,修正了马里纳斯的制图方法。第2卷至第7卷列有欧、亚、非三大洲8100处地点位置的一览表,并采用喜帕恰斯所建立的纬度和经度网,把圆周分为360份,给每个地点都注明经纬度坐标。第8卷由27幅世界地图和26幅局部区域图组成,以后曾多次刊印,称为《托勒密地图》。
…理、论、理论:见《欧几里得5》…
…阐、述、阐述:见《欧几里得153》…
…体、系、体系:见《欧几里得27》…
托勒密认为地理学是对地球整个已知地区及与之有关的一切事物作线性描述,即绘制图形,并用地名和测量一览表代替地理描述。
…线:见《欧几里得175》…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描:形声。从手,苗声。本义:依样摹(mó)写或绘画。
基本字义
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例:~写。~述。~红。~画。~状。~摹…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基、本、基本:见《欧几里得2》…]
…述:见《欧几里得153》…
…描述(百度百科):描写叙述,对事物进行形象化的阐述。例:难以描述…
…描述(百度汉语)2:形象地叙述;描写叙述:他生动地~了那件事的经过。作品朴实地~了农民的生活…
托勒密在《地理学指南》中采用了波西东尼斯错误的地球周长数字,又在绘制陆地向东延伸中增加了误差。把有人居住的世界想象为一片连续不断的陆块,中间包围着一些海盆,并在地图上表明:印度洋的南面还存在一块未知的南方大陆(见古希腊罗马地理学)。

“《对话》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都是人类在宇宙观认识史上的历史界标,是近代科学革命的起点。它的平民性文风及其生动的哲学论述,在欧洲一直被认为是文学和哲学的杰作。
A.爱因斯坦在1953年出版的《对话》英译本“序”中说:“伽利略的《对话》对于每一个对西方文化史及其在经济和政治发展上的影响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知识宝库。”
请看下集《伽利略35、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