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教授:“六经皆史”:中国人的人文底蕴

如何看待《六经》皆史?
章学诚认为“《六经》皆史”。他说:“《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内容:《六经》不是神秘教条,而是关于古代圣王得位行道、施行政治教化的记录,是后人藉以研究古代政教、典章制度的历史书。古人之书,并非私人著作,而是史官对帝王言行的记载;是“史”而非“经”。至于被尊奉为“经”,为后来儒家所为。故《六经》皆史不是章学诚随意编造,而是有历史依据的。
意义: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首先表明尊“史”:虽不抑“经”,但实尊“史”(好古,喜欢研究中国古代史,以便借鉴于古)。他认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因为和严复《天演论》思想异曲同工,故借用严复思想来描述他的观点),现实的中国是古代的中国的继续和发展。反对李斯焚诗书以愚民并以商承夏制来宣扬世道发展。重视现实问题研究(经世致用原则)。
总结:《六经》皆史:历史依据、思想依据(中国发展、世道发展、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