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强与叛逆人士,的区别》
(小杂感,不一定对,请大家批评着看) 人对事物的认识,一定于实践中有了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与实证中验证理性认识,改正理性认识。 而只在旁边观察着,不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改造事物是不行的。 因而,动手能力强的人。比方说喜欢昆虫吧,他让昆虫扒在了手上,昆虫的口器咬他一下,因为不疼,所以得知昆虫的口器小的话,就咬不疼人。而且知道昆虫的腿紧扒在人的皮肤上,就算将手倒过来,昆虫也不会掉下去。如果他再认真的去研究一下,探究这背后的原因,真正理性感知所得到的种种材料整合起来,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能得到理性认知,再于实践中验证这种理性认知,不断的改正它,丰富它。大概也许就能成为昆虫学家吧。 然而,这是需要实践,或者说极强的动手能力的,拥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并且不固执,能够修正自己看法的人,一般都有出众之处。 但是呢,比方说好奇抽烟是什么感觉?就学抽烟的人,算不算极强的执行力呢? 我认为不是,要么他是因为教育的缺失,不知吸烟之危害,所以去吸。亦或是,被反复宣传过吸烟的危害,但稍作权衡之后,仍然被那些流行文化(电影里面抽烟很帅,这种形象)所迷惑,选择了去抽烟。 后一种人,大多数是抽了烟,并且还拉着别人抽烟,还洋洋得意。现在抽烟单纯,因为有烟瘾,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抽。(也有极少的因好奇抽了烟身体状况不断恶化,又花钱感到后悔,想戒掉这种恶习)(这种情况,也是从感性认知中经过思考,做出了合乎规律的理性认知,这是正确的认知,可以用于实践。) 而第一种人,被反复宣传过吸烟的危害,仍然去吸,吸烟身体恶化之后,仍然不思考去戒(烟瘾确实很难戒,但他们完全不为此焦虑。认为这是不便效仿,会稍稍令他们感到不舒服,但是完全可以原谅,并且有的时候一切词得以与其他人有所区别的一个习惯)(事实上,他们是否认为这“不便效仿”也是存疑的) 因为这种人必然心智上带着缺失,因为他都不能从他生活中所能得到感受,他身体给他的反馈,来总结出能够指导生活的理论。就沉浸在主观世界里。仔细想想,十多岁抽烟的人,是不是一般也喜欢耍帅,很喜欢表现自己?如果一直将延续下去,继续不对生活做任何总结。他们以后会怎样教育孩子,在妻子面前,孩子面前,是否让他们大吸二手烟?大家生活中恐怕不是没有见过! 当然,这里我们还要谈第二点。其共性和特性的区别。自然也不能把吸烟的人都等量代换,他们之间有许多细细的分别,有的人是知道烟味让别人闻了不好过,而且不愿意让别人吸二手烟,并且自己也为吸烟而焦虑,当初因为好奇去抽了,后来是想改正的。戒了烟,从吸烟队伍里脱离出来的也不是没有。因为存在这种分化,谁只要是连生活中存在这种分化都看不出来,把吸烟的人都等量代换,那自然也是不对的。 能谈的还很多,但是就不急于一天写完了 不对之处望大家海涵,指出批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