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著——第十一讲 周邦彦
【特点】
一:
结北开南——不以感发取胜,以思力取胜,注重思索安排。
原因:
1.精通音乐,喜欢将繁杂难唱的曲调结合在一起。
2.声调拗折,声律的格式和口语吟诵的声音不相近。
3.以写赋的笔法写词,需要铺张、思索、安排。

二:
以自己的私人得失利害为主,感发生命的质量不够深厚博大,遭遇政治不幸后就委顺知命,望之如木鸡。
例1: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新党重新得势,被召回京,重游荆州。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山家“指自己,暗指像自己一样不被注意的人居然也可以回京。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美好事物中隐藏的危险信号。
“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叹息这船不是向东回到我的故乡钱塘,而是指向首都。
“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担心未来还会有政治上的波澜。

例2:
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被召回京后在汴京所写。

三:
为长调开拓另一种写法:富于传奇故事性的转折跳接写法。
例: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倒叙,环绕着离别,写出一个时间错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