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碧蓝帝国-帝国与欧罗巴(1)“一个令人胆寒的未来”
“国家的建立于国民,而国民则存活于国家,一个不完整的,不健康的,没有经济繁荣,军事胜利,广泛国民荣誉的国家,存在的必要便宛如冬日飘雪,可能会堆积,因而变得醇厚,但绝不会长久。
我一直爱着罗西亚,就像爱着我的母亲一样,莫斯科是我们的首都,是每个罗西亚人的根基,也是新国家的起始。
.............”
~这是1956(帝27)新俄罗斯“国爱节”(7月18日)这一天,新俄罗斯“捍宗者”伯格罗丹·耶维奇·武契罗夫上将发表的战争演讲......

“捍宗者”武契罗夫上将,“新罗西亚国”海外军政府现任最高领袖,现年53岁,1903年生于俄罗斯第一帝国的斯摩棱斯克。
作为坚定的俄罗斯“民族国家”与“东正大宗”主义的捍卫者,他极端反对“苏联”以及现今的“新苏维埃联合共和国”。
在第一帝俄服役时,世界联合时代对塞壬作战异常勇猛,在当年的“碧蓝航线”联合组织中被尊为“猎虎者”一般的存在。
震惊世界的“碧蓝帝国-艾博德帝国”全面战争时代,他就非常不赞成欧洲政府和神圣碧蓝帝国成为敌人,对待舰娘这个特殊群体的时候,他温柔和爱,称舰娘为“卫士般的姑娘们”。
苏联建立后,他弃乡而去,在先是在英国安家了两年,而后又前往神圣碧蓝帝国,在神圣碧蓝帝国,他敬佩于年轻的热多姆大帝,尊敬这个曾经一手打翻整个世界的帝国,极力主张“碧蓝国-俄罗斯”组成世代友邦。
帝国21年8月27日,这位极具特色且令人钦佩的军人在皇帝的推荐下,以帝国陆军上校衔的身份进入圣·奥罗维尔帝国陆军军事大学战争经济学专业以“派遣交换生”的身份学习了三年,直到帝国24年毕业。

(敬礼~)“Господин адмирал.(上将先生!)”
听到有人在叫自己,武契罗夫上将放下地图。
“Ааа! Давыдов.(啊!达维多夫)怎么样,如果我们要借道基辅王国和明斯克王国的话,他们答应吗?!”
(笑)“我来就是要告诉您好消息的。”
说着,达维多夫少将拿起一根教鞭站在东欧大地图旁边.......
“总司令,基辅国王允许我们军队的路径是,木良别罗斯科-日托米尔-第聂伯河-基辅-切尔尼西-苏梅。”
一边听着达维多夫讲,上将一边顺着基辅国家地图模拟线路。
“这么远~就算借用基辅的铁路运输和空运,也得要10天才能部署我们第聂伯军团全部的战斗力.......那明斯克那边呢?”
“布列斯特-明斯克南(阿捷列夫)-戈梅利南(瓦列托夫)。”
同样,依然是在顺着少将所说来模拟地图线路
“这个可以用,最多不会超过四天。”
“Ладно.(好吧~)电告卡图佐夫将军,让他把第聂伯军团拆开,然后分开分别借用基辅王国东西两部分的运力,三天内必须到达瓦尔科夫,之后合兵一处,进军苏梅边界!”
“至于罗西亚军团,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不能耽搁一天,23号全部军队必须到位,我亲自在戈梅利!”
面对严酷却具有魅力的将令,达维多夫军备长先立正,整理着装,再向将军敬礼....
“Пусть Родина защитит нашу армию!
(愿祖国庇佑着我军!)”

7月15号,上将的战争宣言的前三天。已经在华沙的热多姆大帝的官邸
“Sire,您真的觉得武契罗夫的军队能威胁到苏军吗?.......”
“Non,Non,科兰特,叛军威胁正规国家军队胜利希望自然不大,但如果有统一国家这个目标作为最高信念和以我们帝国作为他们的援助的话........”
“(点点头).......”
皇帝和科兰特一边说一边研究的时候,贝西埃尔中将走了进来......
“Sire!”
“啊!贝西埃尔~路易呢?”
“Sire,路易殿下现在在整顿俄国叛军的记录,殿下认为罗西亚叛军兵源成分复杂。怕这群乌合之众的反苏立场不坚定,最后在战场上临时溃逃......”
“所以.....我才派我亲弟弟当他们的总参谋长啊........”
“......陛下....路易殿下其实....想向您请求”
“别磨磨蹭蹭的,说!”
“基辅的第42军团的指挥权。”
“??!基辅的第42军团?”
“啊~波托舍夫的军队~”
“没错,陛下,因为至少,四十二军团的兵源全都来自于帝国本土的俄族人,比较可靠。”
“可以是可以,但是告诉路易,他必须处理好这两个人的关系,武契罗夫和波托舍夫.......他们俩唯一能在一起健谈的恐怕只有关于每天每顿餐饭的花样了......”
“好的,陛下!(敬礼)”
得到皇帝的同意后,贝西埃尔中将退了出去,而皇帝却透露出一丝不确定的恍惚感.....
“科兰特,准备给武契罗夫写封信~”
“Oui,sire~”
“.........算了~走,我亲自去一趟。”
“......可,陛下....一会您还要会见但泽亲王和克拉科夫市长.......”
“那就改天再见。”
“Oui!,sire”

一列印着帝国国徽的火车,从波兰的克拉科夫冒着滚滚浓烟一路驶向华沙.......
虽然标准路程有300公里,但作为这列火车的特权,经过一系列转进最终只用了240公里左右便驶入华沙市内.......

而几乎就在同一时期,“新罗西亚国家军队”在接触神圣碧蓝帝国来获得独立和进行战争的能力的同时,苏联国内也并不太平........
7月20日,行动开始的前三天,苦于饥荒,国家军事失败以及对苏联的现状极为不满的北俄罗斯宣布独立......
一个拥有50万平方公里国土,2870万国民,以及全苏联13.75%的国民产值的,名为“诺夫哥尼亚俄罗斯民族国”的新国家于本日通告全俄本国本军的独立目的.......
而在次日,以巴库为首都,以同样的目的,同样的不满,甚至是对苏联高层的恨意更上一层楼的“大高加索联合王国”同样,以4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1380万国民的国家体量,通告了全俄宣布独立.........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高加索王国”和“诺夫哥尼亚民族国”相继宣告独立并对苏联国家宣战后,7月23日,一个以喀山为首都,深居苏联腹地,含国土65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的“大斯拉夫国独立政府”成为了第三个后继者,再次通告全俄,本国本军的独立与战争行为。

俄族人是悲情的,苏联也是悲剧的,从俄罗斯第一第二帝国,到新旧苏联国家,短短45年间,这片冰寒宽广的土地上竟然连续因为各种原因换了四次国家政府的存在形式.......
而这次大规模的叛乱则是俄罗斯建国成型以来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混乱.......

最终,7月25日,神圣碧蓝帝国所支持,隶属所谓“新罗西亚统一民族政府”这支满编60万人,装备精良且配有完善航空及重型陆战装备的浩瀚大军,越过俄明,俄基两条边境线,分两路,以尖刀般凌厉的势头向莫斯科以钳形攻势的方式攻去.........
8月2日,四国首脑,
诺夫哥尼亚共和国“总统”兼“武装总司令”-巴叶诺维奇·谢苗耶夫
大高加索“皇帝”,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国王”
-萨勒赫·布耶维奇耶夫,“萨赫勒一世”
大斯拉夫国独立政府“执政主席”兼“独立军总司令”
-布列赫尔·古拉耶奇·萨赫罗夫
以及已经人尽皆知的武契罗夫元帅。
在碧蓝帝国皇帝热多姆一世的邀请下,齐聚明斯克王国首都明斯克.......
经过短暂,迅速,且高效的交涉以及三位领导人迫切的祖国统一之心的作用下,由神圣碧蓝帝国皇帝牵头的
《新·斯拉夫民族国家议定书》宣布落成,虽然是典型的卖国文书,但确确实实从一个侧面为俄罗斯的再次统一提供了样板和条件。
并且条约宣布,“新俄四国”对苏作战期间,最先夺得莫斯科及其军政控制全权的政府,将在神圣碧蓝帝国皇帝,与世界各主要大国首脑的见证下成为新的,和平的,且受人尊敬的“全罗西亚的,及其人民的,且是唯一的合法统治政府”

8月19日,这场堪称比赛一般的斯拉夫民族混战终于迎来了第一场大型战役
8月18日上午,新罗西亚军北方主力的罗西亚军团正面遭遇苏军阿梅洛耶夫将军指挥的西南方面军的第8,13,27,64,88五个军额外又四个独立机械旅的兵力,双方在距离斯摩棱斯克以南158公里的梅列里纳就地开练.......

8月20日早,两军主要阵地的霍兰-卡奇斯基一线上,路易亲王和克兰多夫少将站在塞特罗夫A2改(对标is2-1944)坦克上,用望远镜看着对面苏军的阵地
“额嗯~~这么松松垮垮的阵地,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一边扫视苏军的阵地,路易亲王一边和克兰多夫少将讲到。
“如果从现在到莫斯科遇见的苏联军队都这幅德行,那莫斯科已经在远处向你们罗西亚军招手了......”
年轻的克兰多夫少将面对神圣碧蓝帝国的帝国大亲王殿下颤颤巍巍.......
过去,他光是听到热多姆兄弟的名字,便一阵心凉,现在见到其中一个本人,更是不敢放肆一点.....
“嗯?(放下望远镜)你很紧张吗??”
“不,不,殿下,不紧张.......”
“不紧张.....你帽子都歪了,还不紧张......没关系,第一次和自家人打仗的话很正常。去吧,用你的卡德罗莎突破这里。我请你喝酒~”
“遵命! 路易大亲王阁下~”
“哎~等等,你们就不必叫这个称号,看军衔(拍了一下肩章),我是帝国中将,就中将就好~”
“遵命! 中将司令阁下~”
看着慌慌忙忙的克兰多夫,路易一阵苦笑
“这也是少将?.....要是照这样,帝国得有上万个少将了~........”

一阵凌厉的“卡德罗莎攻势”饥劳成疾的苏军其实根本就无力抵抗.......只用了30分钟,正面第一道防线的8000多苏军就败下阵来开始毫无秩序的溃逃........
苏军的无秩序同时也就造成了罗西亚军队占领其阵地的漫不经心......整场战斗的水平就和小学生春游一样走来走去.......

面对罗西亚,诺夫哥尼亚,高加索,以及喀山四支军队九个方向的战线
苏联高层最终还是选择了将之前凄惨的败给热多姆一世,但的确在军事上有造诣的沃龙佐夫大将和奥菲洛夫上将从预备役中捞了上来,重新启用这二人为苏军的总司令和总参谋长......
8月28日,沃龙佐夫大将和奥菲洛夫上将正式就职,并且在当日,便直接官升一级。
而在29日,由卡图佐夫中将和贝西埃尔少将共同指挥的罗西亚军“第聂伯军团”以劣势14.7万人力战苏军奥尔格因“巴甫洛夫”军团20万大军并在木良斯科取得决定性胜利后......
苏联本来在别列纳科小胜高加索军队的果实顷刻化为泡影,南方门户大开.........
这时,北方和南方已经逼近到距离莫斯科还有470和620公里的距离的时刻,奥菲洛夫大将却受沃龙佐夫元帅的命令,出国访问东煌社会共和国了............

(卡德罗莎;
全称叫“卡德罗莎MS22自动行驶火箭炮”
是帝国22年,碧蓝帝国和苏联极其有限的军售里,帝国MSN军备武装集团按苏军“喀秋莎”火箭炮为蓝本,重新以帝国本土的M3半履带车为底座设计的一款自行火箭炮.....
相对于喀秋莎,卡德罗莎的全地形适应能力更好,但火箭架装载量则被迫减少到了25发,不过由于其使用的光辉02型火箭弹的爆炸威力和射程都比原本的喀秋莎分别高30%和15%,所以也就没什么太在意的了.......
所有生产的1375台悉数被卖给罗西亚独立军,而且注意,光辉02火箭弹由于装药过大和其发射药及弹体有点不成比例,所以是有炸膛的风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