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一鸽再咕”,依旧“芜湖起飞”。——Go,Ingenuity!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首飞了,是在美东时间2021年4月19日顺利完成了它的第一次飞行。
说起来机智号的首飞经历,真的只能说,一言难尽——毕竟不知是不是“和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还是和哈勃望远镜学来的”,首飞时间正如标题中所说,一鸽再咕。先是预计4月8日首飞,然后推迟到了4月11日,接着又推迟到了4月14日,最后推迟到了4月19日(都是美东时间)才首飞。但不管怎样,没有接着继续鸽,芜湖起飞了。这标志着人类有能力在一颗地外天体上操控一架无人机的飞行。
思绪拉回到去年的那一刻,那是美东时间2020年7月3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那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一架巨大的Atlas-V541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升空,搭载着毅力号火星车与机智号火星直升机。之后,经过几个月的太空飞行,它们抵达了终点——火星。并且完成了教科书般的一次完美软着陆。
着陆后的这段时间,毅力号火星车的任务一直都很顺利,也拍下了不少高清照片,于美东时间3月28日释放了机智号火星直升机。记得当时看到消息时,内心十分激动,而在“短暂”的推迟之后,现在看到了首飞的消息,我内心也有许多想法。

就我个人看来,这次机智号直升机在火星上的首飞,意义完全不亚于1903年12月莱特兄弟驾驶人类首架动力飞行的飞机在地球上首飞。意义也可以和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进入太空、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相提并论。
毕竟,这是人类开创了一个行星探索的新篇章。

在过去的行星探索任务中,最先进的技术也就只是Rover(行星车)。而这次,机智号的首飞意味着有了helicopter(直升机)这种更先进的探索手段。或许正如当年莱特兄弟驾驶的飞机只飞了一小会儿一样,这次的机智号直升机也只是悬停了十几秒。但是,这毕竟是人类的首次尝试。正如如今的航空业发展得如此完善一样,有谁知道未来在其他有大气层的天体上部署动力飞行飞机的技术会怎样呢?
当然,也正是因为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开创了“地外天体航空学”,NASA给这架直升机弄了个彩蛋:在这个人类首个部署在地外天体上的直升机的太阳能电池板下方捆绑了一个小布包,那里面是1903年12月17日地球上莱特兄弟首次进行动力飞行的飞机上的一小块碎片。
只愿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开创的“地外天体航空学”能像莱特兄弟开创的已经成熟的地球上的航空业一样,迅速发展起来。

而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一样,机智号直升机的意义不仅不亚于1903年12月人类首架飞机的首飞,也完全可以和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完成首次载人登月相提并论。
而我会有这样的想法的一个原因便是,机智号出现的原因和阿波罗11号登月有相同的原因:如果说当初NASA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因为美苏争霸,那么这次机智号直升机的首飞便是因为日趋复杂的中美关系与中国航天的迅速发展。
在2020年7月和NASA毅力号火星车与机智号直升机一同前往火星的,还有中国航天的天问一号。而美国人知道中国这次要一次性完成火星的绕落巡三个步骤,所以他急了,他真的急了。或许为了彰显他们“远超他国的火星探索技术”,美国人就想出来在火星上部署直升机这一操作。
所以可见,不仅是载人登月是大国竞争的产物,在其他有大气层的天体上部署直升机也是。
机智号起飞前也和阿波罗11号登月有类似经历:
正如我在前文中说道,机智号首飞前“一鸽再咕”。而推迟的原因便是“数据异常”、“软件问题”等等。而阿波罗11号在登月前的几分钟,错过了原定登月地,所幸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两人顺利解决问题,在还剩20秒的燃料时顺利软着陆月球。这类似的经历便是都遇到了惊险的意外。同时,这两次分别是人类首次登陆一颗地外天体和首次在一颗地外天体上操控直升机飞行,反应出来的都是人类第一次尝试新的太空探索方案的经验不足与技术欠佳。不得不说,时至今日,探索宇宙依旧是难逃意外啊!不过,人类又何尝不是凭借着“机智”一次次化险为夷的呢?
不止如此。
如果说当年的阿波罗登月给冷战阴影中的人类带来了合作的决心与对科技的信心,那么这次机智号直升机在火星上的首飞,给人类带来的则是21世纪中世界发生大型转变的未来走向。在当年的阿波罗时代,载人登月激起了美国国民的信心,当然,也激起了全人类的探索勇气。在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著作《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一书中所写到:上世纪六十年的末和七十年代初,有人说过“既然我们都能去月球,还有什么做不到?”那么我想,对于如今的机智号首飞,我们是否可以说“既然我们能在其他行星上芜湖起飞,那还有什么事做不到?”确实,在大流行病在全球蔓延、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机智号的首飞无疑在告诉我们:我们仍应对自己的科技怀有信心。这一飞,会给多少人以鼓舞?这一飞,见证历史!
同时,卡尔·萨根在《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中还写道,先驱者号、旅行者号、水手号、海盗号、伽利略号、麦哲伦号、卡西尼号等一系列行星探测器都是“阿波罗的礼物”。我也在想,机智号带给我们的”礼物“会是什么呢?那么,就是我在前文中所写,”地外天体航空学“应该就是这个礼物。毕竟,下一个直升机探测天体探测计划已经被安排上了。NASA将于2027年发射“蜻蜓号直升机”并于2034年抵达土卫六——土星的最大卫星,并开展对这颗有浓密大气层的卫星展开探测。另外,如果我们想得到部署直升机,那么其他地球上的交通工具又何尝不能安排上呢?我们又何尝不能在土卫六的液态甲烷湖中安排无人快艇,在木卫二、土卫二的地下海洋中部署无人潜水艇,在金星的稠密大气中部署热气球呢?或许,在未来的数十年内,这些都做得到,那么,我们不会忘记:它们是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带来的了“礼物”。
另外,在首飞的今天,我想对卡尔·萨根先生的在天之灵说一些话:您之前说过,想在火星上操控车辆,去山的那边看看。也想听一听火星上的声音。那么,在这里我想告诉您,人类在火星上不仅部署了火星车(第一辆火星车为1997-7-4成功软着陆的“火星探路者号”,其着陆器就被命名为“卡尔·萨根纪念站”),而且也已经录制了火星上的声音(由“毅力号火星车”于2021年2月下旬录制)。同时,出乎您的意料的是,人类已经可以在火星上操控直升机飞行了。当然,我在上文中对人类未来行星探索做了一些猜测。或许未来我们会发现:这些预测都太保守了。毕竟,萨根先生都没能猜到人类会有机智号火星直升机,我又怎能完全得预测完人类未来的探索走向呢?
最后,在机智号直升机芜湖起飞的现在,请允许我做一些总结。
愿人类怀有“天问”的精神,永葆“好奇”之心。愿“勇气”和“毅力”带领“机智”的“旅行者”们去抓住一切“机遇”,去“洞察”遥远的“新视野”。愿“先驱者”们带给我们的“希望”和“黎明”能像“凤凰”一样涅槃重生!
Dare might things,Ad A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