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图160VS B-1B,你们知道它们有哪些不同吗?

2020-10-17 09:57 作者:冰封之龙  | 我要投稿


图160
B-1B

在世界现役重型轰炸机里,美国的B-1B和俄罗斯图160看起来就像一对双胞胎。粗略一看,它们有着很多的共性,如可变后掠翼、4台加力涡扇发动机、延长的机尾等等。但是,你们知道它们有哪些核心的差异吗?

作战目的不同:

美国在1957年,针对B-52突防能力不足的缺陷,美国开始研究高空突防的重型轰炸机,以北美航空为主要承包商。一开始,美国选中了XB-70瓦尔基里,但由于XB-70双三难度过大,美国在1961年放弃了该计划,但随之爆发的越南战争证明,美军仍然需要一款重型超低空轰炸机,载弹量要远高于F-111和F-105,为此北美航空再次开展计划,就是B-1A轰炸机。不过,由于低空防空网日益完善,导弹最低射高从S-75的500米压缩到了15米,超低空突防已经难以规避低空防空导弹的射击,同时B-1A机身强度不够,无法胜任超低空超音速突防,所以B-1A计划告吹。后来,由于里根政府将采购B-1作为竞选诺言,因此B-1A计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转为B-1B计划,最大速度下降到1.25马赫,但是最大海平面限速从0.8马赫提升到了0.95马赫。在美俄签订第二阶段削减核武器条约后,B-1B解除了核轰炸能力,改装对地对海导弹搭载能力。所以,B-1B主要的目的是超低空战术轰炸机,以无制导炸弹为主,未来也会朝向对海战机。从这一点上,B-1B更加接近俄罗斯TU-22M3逆火轰炸机。

B-1B投放LRASM导弹

美国开始研发XB-70后,苏联第一时间开始了相应的飞机的开发。由于苏联技术原因,1972年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的T-4试验机才开始研发,并在完成10次试飞(共20小时)而未飞到3马赫设计速度下退役。在此之后,苏联如同美国一样放弃了双三飞机开发,转向B-1A思路的变后掠翼飞机开发,并选择了米亚雷舍夫设计局的M-18变后掠翼飞机作为母型。不过,考虑到米亚雷舍夫设计局缺乏重型轰炸机设计能力(其研发的米-4轰炸机并不成功,后来转做加油机),因此苏联政府将其交给图波列夫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起初并不喜欢在他人基础上修修补补,但由于苏联政府强行要求他们在既有的基础上开发,所以图波列夫也接下了这个任务。最后制造的图160飞机比B-1B还要巨大,同时最大速度达到了高空2马赫,凭借NK321加力涡扇发动机可以在高空以1.5马赫速实现2000公里的战斗半径(全程7500公里)。虽然最大起飞重量和最大速度都大于B-1,但是由于此时美苏两国的防空系统已经相当完善,图160服役之初就以KH-55远程空地导弹作为主武器,后来又改装了更强大的KH555巡航导弹,因此图160是典型的战略轰炸机,和美国B-52更为接近。

机载航电系统不同:

B-1配备的AN/APQ-140相控阵雷达是世界上第一款机载相控阵雷达

由于B-1考虑到超低空突袭,因此B-1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精确的地形匹配系统,其核心设备就是世界上第一部机载相控阵雷达——AN/APQ-140。

该雷达在1969年由雷声公司开发,采用反射式馈电系统(接近于S-300PMU2的64n6大鸟,而非目前常见的波导管馈电),单一发射机位于阵面前端,阵面配备了3400个移相器,属于无源相控阵雷达,工作时由顶部的发射机将雷达波发射到反射面,由移相器调整后形成扫描电子波束,实现对地面的快速扫描和雷达成像。不过由于该雷达很重,后来到了B-1B则改用了传统波导馈电的AN/APQ164无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发射系统源自于美国F-16战斗机和P-3C海上巡逻机的APG-66雷达(本来和平典范项目歼8-2也计划搭载它)。

AN/APQ-164

APQ-164雷达性能极好,可以让B-1B在崎岖的丘陵地带以不足50米进行超低空巡航,而且由于和F-16,P3C的雷达同源,还具备改装为引导空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的相控阵雷达的潜力——B-1B搭载AIM-120和LRASM的计划就是因为这款雷达而产生的。

为了实现超低空时的可控性,B-1B在机头加装了一小片鸭翼,这也是世界上罕有的变后掠翼+水平尾翼+鸭翼的三翼面飞机,或许也是世界上第一架三翼面飞机(苏联第一架三翼面的飞机是苏33)。

B-1B配备鸭翼和相控阵雷达,以增强超低空突袭的控制性

图160基本上属于一架高空战略轰炸机,里面配备了引导KH55等远程巡航导弹所必需的的卫星通讯系统和高精度飞航陀螺仪,不过也有用于超低空飞行的对地雷达,除此之外图160还有自己的卫生间(苏联/俄罗斯很喜好在远程攻击机装备卫生间)。除此之外,图160还是苏联第一款拥有比较完善的电子战自卫系统的战机,它尾部撤销了航炮,完全依赖电子系统给自己提供保护。

TU-160和B-1B都采用战斗机手不离杆系统

机载动力系统不同:

B-1B考虑到低速超音速突防,采用的引擎是4台GE F101-GE-102发动机,该发动机是从CF6客机引擎核心机缩小转化而来(更确切地说是LM2500燃气轮机),该引擎军用推力77.4kn,加力推进136.9kn。该引擎之后衍生出CFM-56,CFM-56就是中国涡扇10太行发动机和美国F-15 GE F110的核心机源头。

F101 -GE-102
CFM56
LM2500
F-110发动机
WS-10太行发动机

因此以上4种发动机都能追溯到B-1的F-101发动机。

苏联图160考虑到2马赫高速巡航,所以采用了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NK-321发动机。该引擎是三转子发动机(类似于英国RB211发动机),军推137kn,加力推力245kn,也就是说它不开加力的推力就和B-1B的 F-101相同。因此这才能够驱动275吨的图160飞到2马赫。该发动机是现役最强大的涡扇发动机(但不是历史上最大的,图144客机用过最大推力378.4Kn的NK144发动机,但可靠性极低)。

NK321发动机是世界上现役推力最大的加力涡扇发动机

NK32系列发动机是著名的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产品,该设计局虽然不像设计战斗机引擎的留利卡-土星(AL-31)和克里莫夫设计局(RD-33)出名,但是它开发过多种经典引擎,也是图波列夫飞机的主要供应商。

图波列夫另一经典作品TU-22M3使用了库兹涅佐夫设计局NK25引擎,该引擎最大推力基本和NK321相同
NK-8和D-30K154都是图波列夫的图154客机选装引擎
图波列夫 图95轰炸机采用NK-12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这也是历史上最强大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该发动机一个变形NK-14是唯一的核动力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鲜为人知的是,库兹涅佐夫还涉猎过火箭发动机,而这个发动机大家都不会陌生:N1火箭的NK33发动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压补燃煤油机。

NK-33火箭发动机

所以,和侧重亚音速的B-1不同,图160是为了超音速巡航而生,因此双方选择的发动机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隐形技术方面:

只有B-1B拥有隐形涂料。在1980年代,美国对世界空军和防空体系系统性研判得出,未来飞机必须要有足够的隐形能力才能够在未来幸存下来。因此B-1B也成为了美国第一代“准隐形”轰炸机。

B-1B全机身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使用全身隐身涂层

B-1B继承了SR-71黑鸟的隐形技术,采用复合材料机身,隐身涂料和光滑飞机外形来降低雷达波正面反射的能量。在使用这些技术后,B-1B超过140吨的机身仍然可以把RCS控制在一架30吨的F/A-18E超级大黄蜂的水平,也就是正面反射面积约1-3平方米,相比B-52和图160的100平方米低了两个数量级,这意味着它的被雷达发现距离仅有B-52和图160的四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苏联米格31,A-50预警机能够在400公里探测到B-52,那么只能在100公里探测到B-1B飞机。

结语:外观相似的飞机可能本质上并不相同

从B-1B和图160相似的外观,和相差颇大的数据可以看到,B-1B虽然一开始被当做战略轰炸机设计,但是后续发展和定位更接近于苏联TU-22M3这样的战术超音速轰炸机;图160虽然是追随B-1A开发,但是最终定位仍然是接替TU95的战略轰炸机,两者定位和性能完全不同。这也提醒军迷朋友,不要以外观的第一眼印象轻易判断它们的功用和定位,也不要贸然推测它们的性能水平。

图160VS B-1B,你们知道它们有哪些不同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