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影视学专业知识考研真题解析
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1.考点难点归纳。在全面参考十几本经典教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8个章节的重要考点,内容浓缩了各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本书收集整理了中传、北师等名校近6年的考研真题与海量习题,按照考查范围将其分列于各章中,在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的基础上对所有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立即阅读下载 http://skw.100xuexi.com/Ebook/54005.html
第1章 电影的基本概念
1.1 核心笔记
一、电影的概念
(一)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上,电影是一种包括透视成像、视觉暂留与视听融和的技术活动。即根据人体的“视觉暂留”的科学原理,运用拍摄影像、记录声音等手段,以胶片为载体记录现实事物,将所摄录的事物(连同其声音)在银幕上还原为极其逼真的活动影像,并以此表现、传达一定的内容与情感。
(二)美学层面
美学层面上,电影是指以电影技术为手段,在特定的放映时间里通过画面、声音媒介在银幕空间上创造形象、再现生活并表情达意的综合性艺术活动。电影含有并传达着特定的内容与情感。
二、电影的性质
(一)物质基础
电影的物质基础包括三个层次:透视成像、视觉暂留和视听融合。
1.透视成像
透视成像是对人眼的视觉透视功能的模仿,照相机通过镜头、光圈以及感光胶片使其拍下的景物在人眼中产生透视效果,实现三度空间的物质现实再现于二维平面的效果,它是照相术的物质成像原理。
2.视觉暂留
视觉暂留指人类视觉器官的暂留机制联想惯性,即当人眼先后看到的两种影像间相隔不足0.1秒,人眼就会由影像的重叠而产生运动幻觉。人们正是依据这种惯性原理发明了摄影机并创造出银幕视觉的运动感。
3.视听融合
视听融合是指电影能纪录影像和声音,同时包括了人的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视、听感觉。电影通过接收、融合现代科技成果,捕捉声波运动的轨迹和影像并加以录制、还原,还能够传达抽象逻辑思维的和表现出特定情绪和感受。
(二)心理基础
心理基础主要指电影接受者的心理基础,诉诸于接受者的视知觉中,包括物像再现和运动感两方面。
1.物像再现
知觉是大脑在接受现实物体形象的刺激后,经识别、认定并回想、再现而生成的关于客体的完整而相似的感知与理解。物像刺激和影像生成之间存在三个阶段:首先,眼睛受到外物的刺激。其次,这些刺激被统合、建构成为知觉。最后,形成可供参照的稳定的影像。电影即是对这一过程的模拟与复制。
2.运动感
运动感是电影影像感知的最基本的,也是全新的艺术知觉形式。在视觉暂留的基础上,观众主体根据感官支配原则对感觉材料加以创造性的组织和接受,自己反映出物体的运动。在这一过程中,观众的注意力、记忆力等心理元素都与一定的电影形式相对应,从而构成电影处理时间和内在经验的方式,以及内在心理基础。
(三)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电影吸收、融合了传统艺术中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等多种门类的不同元素于一身,同时诉诸于人的视觉与听觉的属性,它具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点与属性。电影因而获得了多种手段、不同方式的强大的表现力。
(四)产业性
工业是电影产生的首要背景和先决条件,在工业背景下,电影是一种产业形式。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需要,电影的存在依赖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系统的完善与发展。
电影产业主要涉及电影企业与电影产业结构两个方面。
1.电影企业
电影企业是20世纪初电影发明之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运行的电影经营活动,为电影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条件。经历过早期手工业式电影生产、电影托拉斯以及制片厂体系等几个时期。电影企业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即制作型企业、发行企业和放映企业。
2.电影产业结构
电影产业结构是由功能相同的一批企业所组成的、在特定市场结构下的完整的系统结构。它由电影早期的工业背景与技术特点所决定,包含影片的生产、发行和放映等具有互补性和合作性各个企业单位。因为电影产品特殊的供需特点,电影产业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策略。
(五)艺术性
1.电影是一种通过工业化、产业化的方式手段,通过画面、声音媒介,在特定的放映时间里在银幕空间上创造形象、再现生活并表情达意的综合性艺术活动。
2.在发展过程中,电影逐渐摆脱了初生时作为机械复现的活动照相和仅供娱乐的杂耍方式的性质与形态,成为具有特殊艺术手段以及新的艺术可能性的独立艺术形式。
(六)科技性
科技性是电影的基本特性之一。电影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电影艺术空间的发展也依赖技术的不断进步。
完整版下载: http://skw.100xuexi.com/Ebook/5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