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血腥芭蕾:巫灵教派

2020-09-17 02:50 作者:一条关白  | 我要投稿

巫灵教派(Wych Cults)

        在科摩罗的权力体系中,巫灵教派的威望仅次于阴谋团 ,这些黑暗灵族女性依靠着不断专精的杀戮技艺成为了谋杀领域的大师。每当一日接近尾声,巫灵教派竞技场会吸引着欢呼雀跃的人群观看这些悍妇的角斗,她们挥舞着各式各样奇异的武器,如可以伸展拼接的蛇腹剑等等。这些特殊武器一般由拉克雷(Lacerai)、海德拉(Hydrae)和伊拉克纳(Yraqnae)这样的专精巫灵使用。

        虽然有些人会专精某种武器,但巫灵绝无例外都是熟练的刀锋大师,能够用微小的匕首,夺取数倍于自己大小敌人的生命。同时她们还会使用各种战斗药剂,使自己的血腥芭蕾愈发优雅敏捷,身体在敌人直接旋转,切开喉咙、掏出心脏,伴随优雅舞步的是她们脸上那野蛮的笑面,因为死亡的痛苦填补了自己的精神渴望。


角色

        在科摩罗独特的生活中,背后捅刀是司空见惯的日常,为的只是看见对方痛苦万分的面容,供养自己日渐枯萎的灵魂。但是掌权的执政官却很明白,如果放任谋杀欲望不加限制,很快整个科摩罗的稳定将会土崩瓦解,因此一个专门发泄杀戮情感的组织应运而生,这就是赫卡蒂(Hekatarii)也就是俗称巫灵教派组织最初的由来。每个巫灵教派都是由数千人组成的角斗士团体,每晚都在竞技场中上演不可思议的血腥戏剧,这些角斗的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这些恶毒的观众可以作为饱腹的掠食者心满意足离去。这就是巫灵教派存在的意义,为她们的同胞提供了一场痛苦盛宴,确保在有限的时间里科摩罗住民们不会陷入无政府状态,当然这只对那些有钱入席角斗演出的人有效。

        每个巫灵教派都会有自己的竞技场,这既是她们财富与地位的展示,也是上演暴力的剧场,其他文明的圆形剧场与克鲁斯堡(Crucibael)或摩德阶梯( Moedh Stair)这样金碧辉煌的竞技场相比就如同草庐较之于皇宫,同样最灵敏柔韧的人类杂技演员在巫灵当中,与四肢迟钝的原始猿类无异。同时每座竞技场本身也有着自己的致命魅力与独特挑战,从旋转刀片到食肉野兽,再配以重力井、动力反转陷阱等极具创造性的危险器具,巫灵教派间相互竞争希望缔造出超越竞争对手的完美血腥游戏。当巫灵们为角斗不断精进时,饕餮客们则在这些有趣且致命的节目中高潮迭起,动脉运输的血液高速循环在身体的各个角落,身体前倾着观看紧张刺激的战斗,脸上全是一副如狼似虎的饥饿掠食者表情。不论是空中的血腥芭蕾,还是零重力大逃杀,亦或是精心挑选的万兽园,每日的角斗结束都会将整个竞技场染成鲜红。

        巫灵教派的主要成员都是女性,因为只有她们能够达到优雅与平衡的顶点,但这不代表男性在教派中绝迹。男性巫灵被用来确保教派不会为强壮的后代而发愁,尽管他们备受重视,但获得的地位却很低微,也因此巫灵教派的统领魅魔(Succubus)从来都是女性来担任,从黑暗之城开始之日便是如此,并将继续延续下去。所有的巫灵都极为重视自己的外表,在参加角斗时她们会精心打扮一番,就如同要面见情人一样。但不论什么教派,巫灵们的套装,即一套黑色竞技场紧身刃甲是不变的标配,而且盔甲的一部分会被削去露出自己惨白的皮肤,就如再向对手说向这攻击,而血伶人精炼战斗药剂是不可或缺的道具,用来提升她们的行动敏捷性。当战斗陷入寡不敌众的态势时,巫灵会空翻、旋转、翻滚灵活的避开敌人,再将刀锋刺入敌人的弱点,并进一步挖眼割喉。巫灵们使用的武器中,星镖手枪作为主要远程武器,配合钩网(Shardnets,如同罗马时代网斗士使用的渔网)、刺枪(Impalers)、九头蛇手套(Hydra Gauntlets)或匕首等近战武器,在突袭行动中,过载榴弹和等离子手雷也会作为标配携带。各个教派本身也有着不同的特色,有些会磨砺刀刃的技艺,而有些则靠毒药停止对方的心脏。每个巫灵小队中,会有一位被称为“海卡崔斯”(Hekatrix)的统领人,在早期资料中也被称为亚基人(Archite),成为海卡崔斯的巫灵会成为教派中的精锐力量,她们会组成名为海卡崔斯血腥新娘(Hekatrix Bloodbrides)的精英部队,统一由名为塞壬(Syren)的统领指挥。

        在竞技场之外,每个巫灵教派都获得了一位强大阴谋团执政官的庇护,毕竟作为饕餮盛宴的赞助人,收益还是极为诱人的。不仅如此,巫灵教派本身也是强大的政治盟友,毕竟里面成员都是训练有素的杀手,仅仅渴望在战斗中证明自己的精湛技艺,所以阴谋团与教派的纽带确保了巫灵们不会为战斗药剂和奴隶的缺乏而发愁。一个慷慨的投资人可以在关键时刻不会被反咬一口,作为回报执政官们会现实空间突袭中,获得教派精锐海卡崔斯的支援。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回报执政官的投资或是填补俘虏,巫灵企图在任何地方与“劣等种族”的战斗中彰显武功,不论竞技场内外,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当遇到真正的异族强敌时,巫灵们会爆发出无以言表的兴奋。在突袭行动进行时,魅魔会作为巫灵们的指挥,伴随着空中杂技与驯养野兽攻击敌人。一个功成名就的魅魔,会有座战利品大厅,里面装饰着阿斯塔特英雄、兽人军阀和泰伦暴君的头颅。

        巫灵教派的管理也不仅限于竞技场,在巫灵教派据点的尖塔与武器节点之下,是她们专精杀戮技艺的各个学院与训练中心,在这些地方反重力半球与艰苦的“生活”是保持身体巅峰的秘诀。作为附属部门,教派还有着巨大的私有动物园,源源不断的填充来自各处的异形俘虏与危险野兽。

        有些时候,整个突袭行动本身便是一场巨型角斗表演,当巫灵们带着她们的野兽冲入敌阵迫使受害者为生命而战的时候,来自科摩罗的豪华飞艇在高空观察着这一切。在船上,富有的观众一边享用着蜜酒佳酿,一边为这场血腥表演报以掌声,有时还会为某些被看好的个体下注输赢。而在地表的巫灵们则负责掀起一次次暴力旋涡,她们在虚空鸦轰炸机与剃刀战斗机的掩护下纵身跃入敌阵,身着保障敏捷的轻便铠甲进行势不可挡的攻击,留下成堆的尸体。如果战事变得压倒性不利,或是没有足够受害者打牙祭时,巫灵才会如她们到来那般迅速撤退,只留下屠杀的痕迹。


著名巫灵教派

在科摩罗的尖塔之下,有数十个巫灵教派在活动,其中相对著名的如下所示:

荆棘召唤教派(Cult of the Beckoning Thorn),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拒绝之刃教派(Cult of the Blade Denied),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拒绝之刃教派徽记


刀锋之手教派(Cult of the Blade Hand),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诅咒之刃教派(Cult of the Cursed Blade),在科摩罗诅咒之刃并不指代一个武器实体,而是用于指代那些背弃主人的团队与个体。诅咒之刃教派多次为自己争得了这个名号,一个无知的执政官邀请该教派与会,无异于用匕首自行割喉。在诅咒之刃教派中,背信弃义是最至高的美德,因为这种行为本身便是一项高速物竞天择的过程,确保唯有最狡猾和强大的巫灵能存活下来。也因此,在她们的团队中流行着能够欺瞒与误导敌人的武器,该派的巫灵装饰着绿松石与黄金饰物,这些掩饰之下往往是一把匕首、一根毒针或是一对飞刀,有时还能看见她们挥舞着蛇腹剑。该教派的据点被称为尼赫克斯竞技场(Nhexus Arena),优雅的建筑之下却危机重重,在竞技场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触发陷阱,由钢琴丝弹射器、毒镖发射器、毒液注射器等等致命玩意组成的夺命聚宝盆,时刻准备着夺走竞技场表演者的性命,甚至有时连观众都无法幸免。当然看客不会在意这些,因为自身的危险更是竞技场节目无以复加的绝美调剂。

诅咒之刃教派

鞭笞之手教派(Cult of the Flayed Hand),鞭笞之手教派最著名的事迹莫过于在995.M41时与慈爱魅影(Wraith kind)阴谋团从一场WAAAGH中,援救从克拉肯进攻后损失惨重的方舟世界伊杨登。事后伊杨登的先知委员会询问他们为何施以援手,而对方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伊杨登上的通灵术十分有趣,不希望这项技艺随着方舟世界的毁灭而失传。

悲怆教派(Cult of Grief),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穿刺教派(Cult of the Impaled),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腻烦刀锋教派(Cult of the Jaded Blade),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致命之刃教派(Cult of the Lethal Blad),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凶犯教派(Cult of Murder),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猩红悲怆教派(Cult of the Red Grief),所有的巫灵教派都相信,最好的防御便是当敌人武器落下时自己早已远离落地点,但猩红悲怆的巫灵却将这点做到极致。她们的突袭行动会雇佣整支掠夺者舰队,在各式飞行器的掩护下乘坐运输机接近敌人。在靠近后她们会直接以极快的速度收割附近的敌人,再完成屠杀后才返回船只,依靠着精准敏捷的身法运输机甚至不需要减速便可以回收巫灵们,换句话说整个行动只有巫灵们需要屈尊触地,为的只有给予给尚未反应的敌人施以致命一击。猩红悲怆教派的据点深坑(Pit)是一座冷血的建筑,拥有一座水晶画廊记录着各种跌落后被钢丝线肢解的作呕景象,整个主舞台没有底板,场地底端与四周有用钢琴线编织成的死亡之网,只有反重力平台是唯一的落脚点。有时地狱行者(Hellion)会借用这里当做决斗场,而这种搏斗通常很短暂,那些学艺不精者很快便会直接被肢解或斩首。

猩红悲怆教派

争斗教派(Cult of Strife),争斗教派是整座科摩罗中最具影响力的巫灵教派,这主要得益于她们的魅魔,著名的莱利斯·赫斯佩拉(Lelith Hesperax)。该教派登上顶峰的并非背信弃义的政治手腕,而是坚信速度强于力量的信条,将血液溅射精进为一种艺术。教派号称拥有数十位银河系中最强大的杂技战士,但只有莱利斯才配得上皇冠明珠的称号,她的魅力吸引着竞技场每晚高朋满座,无数人一掷千金只为目睹她的优美技艺。这也是最致命的地方,莱利斯的所有战斗技巧都只能用天才来形容,动作优雅而魅力,举手投足间性感动人,甚至她从不使用巫灵们司空见惯的战斗药剂,许多争斗教派拥护者认为,莱利斯只需要一块铁片便能轻松收下对方首级。诚然,莱利斯擅长各种武器,但最爱用的还是一对重量均衡的简单短刀。作为榜样,争斗教派的巫灵们也很少会使用战斗药剂,因为使用药剂会阻碍她们充分感受战斗中的激烈情感。莱利斯众多的拥护者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霸主维克特,长期以来黑心阴谋团一直与争斗教派形成着一种共存的纽带关系,这一联系的存在理由并不重要,因为钢铁同盟带来的力量才是科摩罗唯一的硬通货。也正是得益于无数赞助人的慷慨解囊,争斗教派据点克鲁斯堡是整个科摩罗中最奢华的竞技场,从城市大小的激光分割区到巨大的黑纹活玉画廊,无不彰显着克鲁斯堡作为科摩罗最壮丽景观之一的地位。有人曾听维克特说过,莱利斯是幽都最昂贵的宝藏,一颗绝不会在脏乱中展示的华美翡翠。黑心与争斗的盟约让双方获益匪浅,所以即便是最暴躁冲动的魅魔在对争斗教派下手前也会掂量一下,是否会能够担负得起惹怒维克特的代价。

争斗教派徽记
争斗教派徽记变体
莱利斯·赫斯佩拉


第七之灾教派(Cult of the Seventh Woe),在MK41末期,第七之灾教派通过一系列现实突袭行动,依靠带回一种从未见过的几丁质怪物,从科摩罗中崛起。之后第七之灾成为著名的生物武器专家,针对被人类成为暴君虫的泰伦虫族怪物。她们引导了一支有着暴君虫的虫巢舰队冲向帝国世界尤利迪斯二号(Eurydix Secundus),当帝国军队开始反击时,教派也顺势加入战场让战争烈度升级,逼迫虫巢舰队投入强大的暴君虫进入实战。最后当教派消失于网道之前,许多异形怪物被她们用符文困住带回了科摩罗,而不幸的尤利迪斯二号成为了大吞噬者的美餐。第七之灾教派也因她们与丑角剧团的血腥较艺而闻名,这场每隔十七年开幕一次的决斗大会名为炫目剑舞(Dance of the Blinding Blade)。大会上,被割出十三道浅伤者即被淘汰,而大会的高潮便是统管教派的魅魔三巨头在生死决斗中对决剧团的团长。

第七之灾教派徽记


扭曲尖刀教派(Cult of the Twisted Knife),扭曲尖刀教派是唯一一个活动于卡利西斯扇区的巫灵教派,该教派同时与不下于三个阴谋团合作,有时也会被血伶人协会雇佣,这些都得益于教派偏爱使用怪物和变种奴隶的特性。扭曲尖刀教派游离于遥远边际的理由也很简单,她们花了几个世纪去观察由西弗勒斯十三世公爵(Duke Severus XIII)统治,被称为塞维伦支配圈(Severan Dominate)的人类分离势力中,各种独特的突变现象,并定期从这些世界上收割感兴趣的突变物种。这种专精于某一处的特长让她们在该地的突袭行动中极为吃香,用别无他家的各种扭曲退化标本作为给赞助人的回馈。

复仇教派(Cult of Vengeance),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违逆教派(Cult of Violation),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灾祸教派(Cult of Woe),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盛怒教派(Cult of Wrath),除了名字帝国对此一无所知

不束怒火教派(Cult of Wrath Unbound),不束怒火教派最著名的是在626.M41,与恶意凝视(Baleful Gaze)阴谋团合作突袭帝国世界杜伦达斯2号(Durondas II),他们先是通过不间断的轨道轰炸摧毁行星基础设施,随后巫灵将收容的变种怪物倾巢放出,将行星防卫者撕成碎片。抵抗者一步步被逼退到杜伦达斯神殿区,最后所有野兽冲入这处满是平民与伤兵的地方,数日之内无人从悲惨的屠杀中幸存。



血腥芭蕾:巫灵教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