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看待偶像乐队的?
1
如果说南韩流行乐要从赵容弼开始聊起,那偶像团体就该从徐太志和孩子们说起,如果说K-POP要从H.OT.开始讲起,那南韩乐队又该从谁聊起呢?
复活?野菊花?Sinawe?YB?维基百科说,南韩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摇滚乐队是 1962 年由“韩国摇滚教父”申重铉组建完成的ADD4。而我说,南韩第一支偶像乐队,或许该从FNC说起。
先打个预防针:业余乐迷一枚,说的话没什么技术含量,通篇主观感受,各人审美不同,望相互理解。
首先这里说的“偶像乐队”与 SM 在之前邀请 X-Japan 的 Yoshiki 推出的视觉系乐队 THE TRAX 有所不同,视觉系乐队的视觉在于新颖、前卫,偶像乐队的视觉在于养眼、好看,通俗理解就是花美男。
防杠:我这么说是因为本篇提到的偶像乐队里都没有女子乐队。
1.1
作为东亚卷王,南韩一旦开启了某种文化体制,似乎就得把它做绝。比如偶像团体,比如韩剧,再比如近两年风光尽显的韩国电影。由此诞生的南韩文化输出三大法宝——K-POP、韩剧、OST。
这三者都与音乐息息相关,可若是要比音乐风格的话,我认为 K-POP 势必是没有 J-POP 丰富的。南韩想要撼动日本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音乐市场的地位,还是有一定难度。
而需要纠正的一点是,南韩本土存在的音乐风格其实不少,但我之所以说不够丰富,是因为除了主流印象里认知的 K-POP,能被南韩大众以及海外观众听到的曲风相对少得多。
所谓的K-Indie(韩国独立乐)之于K-POP(韩国流行乐),类似国内小众音乐之于流行歌曲,乐队的生存环境总体而言大同小异,至于独立乐作为一个“非主流”的群体,仍是一样地难以打入主流市场。
可虽然都在“地下”,也还是有所区别。可能是人少地儿也小的缘故,我个人认为南韩独立乐的氛围和对岸的音乐生态有所相似,大学生年轻人是消费音乐的主力军,整体审美水平相对更高。
数不尽的路演、音乐节、音乐祭、更别提什么 livehouse 了……例如弘大——韩国独立音乐的文化中心,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音乐人,紫雨林、Crying Nut、Peppertones、Guckkasten都曾在这里发迹。不管你玩什么风格,在这里总能找到倾听者。
说句实在的,音乐的土壤就不一样。
再说韩国本土众多的音乐奖项,相对而言其实给了本国乐队更多的机会,哪怕说近些年颁奖典礼几乎成了 K-POP 典礼,也依然不否认部分颁奖典礼对乐队的鼓励和肯定。
比如韩国大众音乐奖(Korean Music Awards)就经常把包括一生只能有一次的新人赏在内的许多奖项颁给乐队,比如近几年相对比较出名的 Guckkasten、Hyukoh、新少年,或者相对小众、如今不再发新歌的 Bye Bye Badman都得过新人赏。甚至年度专辑、年度歌手也都不会把乐队排除在外,且专门设立了最佳摇滚专辑、最佳摇滚歌曲奖项等。
1.2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乐队在南韩音乐界的地位,因为 K-POP 真的太火了。我们几乎可以这么说,K-POP 某种程度上基本等于偶像团体,他们多以舞曲为主要活动作品,不管歌是什么风格一定有舞蹈。即便是纯唱歌 solo 也难以出头,更别提乐队了。
但也不是没有火的:比如Hyukoh作为韩国乐团从地下打向主流界最快的代表之一,我认为是人气上位圈里最有独立气息的;再比如Guckkasten 的主唱河铉雨参加蒙面歌王创下九连胜的不败纪录,从此带着乐队走向公众视野;而Jannabi则是带起了一股复古风潮;新少年又是以主唱绝无仅有的音色出圈。
除了乐队本身的实力、时机和机遇在加持之外,主流界也在做出一些助力。比如超级乐队这个综艺的诞生,“召集一些优秀的乐手凑在一起能有什么效果”,这个综艺会告诉你。
是的,这个综艺火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乐队的生存质量,但你知道乐队在一起技术牛逼是一回事,能不能产出好的作品是另一回事。所以节目结束后,查无此人的乐队太多,成绩都不算太好。
之后以恶意剪辑丑闻昭著的 Mnet 也想搞个乐队综艺,召集了很多南韩的独立乐队。其实很多乐队本身是好的,其中不乏小有名气的SURL。但节目太烂了,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参演的乐队中也有我开头提到的偶像乐队,如同部分知名度较大的乐队会被“乐迷”骂成“臭流行”一样,偶像乐队在南韩乐队圈的风评也不太好。在节目我们也能看出部分乐手,对所谓偶像乐队展现出的不屑。
这就很有趣了,因为它让我想起第一季乐夏专业乐迷对VOGUE 5的评价,场面几乎如出一辙。
说了这么多终于要引出正题了,所以你认为乐队和偶像到底犯不犯冲呢?
2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才叫偶像乐队?
我无从考证这个词到底是谁发明的,怎么来的。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有较好的外貌;其次由主流经纪公司包装,包括造型、概念及制作;最重要的,得是个乐队,真弹真唱。
这其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小地方:我们一般说乐队首次亮相用“成立”,而偶像乐队用“出道”,且一般会具体到几月几日。原因之一可能是偶像乐队的商业化: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前时,就已经带着他们的作品了。
之所以叫“偶像”乐队,是大众对偶像的有颜无才的刻板印象。可稍微了解韩团的人都知道,想要在韩国娱乐圈撕出一片天地可不是光靠脸蛋就能做到的。颜值只能算敲门砖,我不否认偶像团体颜值是最最基本的,排除个体审美的差异,你要让我说两个偶像团体里丑男,我可真不敢说。在颜值及其内卷的韩国娱乐圈,偶像乐队应运而生。
我没有了解到FNC要做乐队的原因,鱼糕虽然作死,但做乐队确实还可以。值得一提的是 FNC 的名字就代表了旗下的三个乐队 FTISLAND、N.FLYING、CNBLUE。照目前的结果来看 FNC 是成功的,这三个男子乐队在男团遍地的韩国是有立足之地的。
2.1
FTISLAND作为 FNC 的开国元老,摇滚味是最浓的,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唱李洪基的嗓音。可惜的是他们的作品里,自作曲的份额占比并不多。
CNBLUE的风格我感觉偏流行摇滚一点吧,主唱郑容和也是主创,相对更符合传统乐队的要求一些。事实证明韩国人还是很吃这一套的,CNBLUE 出道 15 天便获得音乐节目的第一位,打破了韩国新人最快获得一位的纪录,而这纪录一直保持了四年多。另外他们也是南韩常规音乐节目有史以来第一支进行现场演奏的乐队、南韩第一个世界巡演的乐队,不可谓不是偶像乐队的巅峰。
N.FLYING就比较惨了,2013 年开始在日本搞地下乐队打磨了两年,15 年回韩国出道没激起什么浪花,也没像师兄们一样取得好的成绩。17 年加入了新的主唱柳会胜,嘹亮的高音给新飞注入了新的血液,奠定了新飞现在的风格。此后依旧不温不火了两年,甚至在回归前夕贝斯手退队。还好,大热曲《屋塔房》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这次南韩小聋瞎终于为自己正名了一回,宣传期已经结束的新飞由于音源成绩逆袭得以重返打歌舞台,出道 1385 天终于拿到了第一个一位。自此,新飞也终于走上了上坡路。
有些朋友不能理解为什么 CNBLUE 和N.FLYING在正式出道前都被公司丢到日本去搞地下乐队,我感觉原因之一可能是日本的乐队市场比他们韩国更好吧;更大的原因应该是累积现场经验,毕竟乐队就得 live 嘛,跟DAY6 出道前被朴振英丢去弘大搞路演是一个道理。
如果说录音室专辑是一个作品一件艺术品,那现场表演就该是一场视听盛宴,是绝找不出一模一样的。
2.2
后来连 JYP 这样专门做爱豆的大公司也开始搞乐队,DAY6 作为一个全员又弹又唱的乐队,当时对我这个“传统”的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个乐队为什么会副主唱这种设定啊?第一感觉就是“这不就是把男团的舞蹈改成弹乐器嘛,搞什么飞机,一点都不摇滚”。
也不知道我从哪搞来的来的只有摇滚才是乐队的思想,当然也不乏认为只有摇滚才是真乐队的人。但我的想法是,摇滚它只是一种音乐类型,好吧?
后来 DAY6 最终圈住我的是他们的才华,要知道,一个乐队会写歌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不认为乐队商业化是什么坏事,我甚至开心乐队也开始有专业团队在运作这件事。也并不排斥让独立音乐商业化,只有商业化了才有钱赚嘛。但不知道是不是韩国主流不吃这一套,即便“信听六”(因信任而听的 DAY6)如他们,国民度也远不及那些大势男团女团,故而活动中的偶像乐队并不多。
2.3
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通过选拔进入经纪公司当练习生,最终作为组合出道的形式,ONEWE 虽然也签了 RBW,但他们却是南韩主流音乐里少有的自行组建的乐队。
其前身是 16 年成立的M.A.S 0094,而 ONEWE 这个名字是签约后公司给起的。成立一个乐队是需要寻找的,ONEWE 成员们也不是一开始就认识,而是慢慢遇见的。所以单就这点来讲 ONEWE 走的弯路其实比较多,甚至就算签了大公司也没有爆,更别提现在主唱都入伍了。
至于 ONEWE 为什么不及其他乐队火,先不论公司问题,我认为乐队风格限制也是原因之一。
首先队内是有创作能力的,但其实都是比较偏抒情,我个人倒是很喜欢,但似乎更适合听音源那一挂。
另外有一个我个人比较在意的点,他们唱快歌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走位啊?我不知道这是公司要求,还是成员自己设计的,实在是……能看得出很用心啦,但是作为乐队真就没必要。明明他们很努力,却莫名给我一种不真诚的感觉……
你知道乐队现场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随机性、真实性,一切都发生得那么自然,不用什么刻意的设计,只要乐器一响就已经够光芒万丈了。
2.4
但是有编舞的乐队不止他们一个,或许是迫于生存做出的一些妥协,既然作为“偶像”乐队出道,就难免带有偶像特质。
所以南韩爱豆圈到底有多卷呢?很多人甚至连出道的机会都没有,小公司出道的组合资源少之又少。很多组合甚至撑不到拿一位就解散了,就算好不容易拿了一位也可能因为公司不支持不得不解散。
就好像是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了一样,想要寻求出路还是得去海外发展。所以会不时造成国外很火,他们自己国内却查无此人的现象。
比如超级乐队第一季以完整体参演的THE ROSE,说到玫瑰,虽然他们长相也很帅,但我却不是很想把他们定位为偶像乐队,而且他们正规一辑《HEAL》的质量真的很高!
当我打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意识到我潜意识里是认为爱豆的音乐质量是稍逊一筹的。明人不说暗话,我后来淡韩娱圈也是源于此。我开始厌倦所谓的洗脑神曲,转而注重有表达有态度有内容的原创作品,所以有创作能力的组合往往更能吸引我。有意思的是,乐队本身就带有创作属性,那偶像乐队对于我这样喜好的人会不会成为一个更好的选择呢?
3
很多粉丝或路人在安利偶像乐队的时候,大多会有这样的句式:“我也不知道他们算乐队还是爱豆”,“虽然是偶像乐队,但真的很听好”……
难以否认,偶像乐队它就是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你说他是爱豆吧他们又不跳舞,你说他们是乐队吧他们又干很多爱豆才干的事?所以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他们呢?
3.1
搞乐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有时大家会这么称呼一个乐队——“谁谁谁的什么乐队”,比如河铉雨的 Guckkkaren,尹道贤的 YB。这里的“谁谁谁”指的正是这个乐队的主创,普遍来讲一般是主唱来承担乐队的词曲创作,这个人我们也称“核心人物、灵魂人物”。
然而偶像乐队似乎削弱了这一点,尤其是 JYP 推出的乐队。比如 DAY6 最开始全员共同参与创作的情况比较多,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分这个一作二作的,但后期能看出贝斯手独立创作的能力最高。但是我说句题外话,Jae 退队后出的歌超和我胃口。
一个如果没有创作能力的乐队,真的无法吸引到我。但乐队之所以叫“队”就在于他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黑裙子另算),主唱或者说主创固然不可或缺,但完成一个现场是需要所有人齐心合力才能做到的。不膨胀的主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乐手,缺一不可。
3.2
除创作能力之外,还需要有鲜明的辨识度。说句实在的,乐队这个属性就不该是流行歌,不是说流行不好,而是说你乐队唱流行真的太大材小用了。
歌曲的创作决定了乐队的风格,主唱(如果有的话)代表了乐队的气质。一个有辨识度的主唱无疑是乐队的身份证,然而如果全员是主唱……又该怎么算呢?许多人质疑乐队的另一原因正是其类爱豆的设定。
“全员主唱的话,那偶像乐队和爱豆的区别不就是弹乐器吗”?
因为唱歌的人变多了而对偶像乐队的“乐队身份”产生怀疑,我姑且认可,毕竟传统的乐队主唱只有一个,是没有分 part 一说的。“副主唱”一词也确确实实是只有偶像组合里才有的说法,所以因主唱的界定而模糊了乐队和爱豆的差异这个问题我基本支持。
当然,如果你喜欢一个乐队,请一定一定要去他的现场看一看,这样就能知道,你是真喜欢他们还是只喜欢听歌了。毕竟乐队最能体现人格魅力的时候就是现场表演时迸发出化学反应的时候,有趣、有劲儿、有生命力。
3.3
偶像乐队被人诟病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假弹。
在南韩发展,参加打歌节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增大曝光度的方式。但是乐队上打歌节目基本不会插电,据粉丝解释是“条件所限、太贵”。可是这电乐器你不插电不就等于没弹吗?看状态似乎偶像乐队都受过专业训练,即便没接音响也弹得非常有信念感,感觉上比起 LIVE 更像一场表演。
但是有意思的是,唱倒是真唱,所以主唱状态相差不大,反而乐手真的好明显,尤其是吉他手。比如新飞的车勋真弹从来不抬头,ONEWE 的姜贤求假弹的时候就是一脸职业微笑,有够戳中我笑点。
但是我不得不提一嘴,说难听点,ONEWE 就算再糊,他们 19 至 20 年上打歌节目可是每一场都插电了的,绝对是我见过的插电最多的偶像乐队了。大概是某种自组团的自尊心?
但是,据我观察即便插电也只有吉他贝斯,勉强加上键盘,且鼓周围是没有支麦克风的,吉他的效果器也是没连的,我不够专业,仅是困惑这个打歌节目插电的条件到底是什么?
不过说正经的,乐队上打歌节目不插电的原因可能要追溯到 2005 年,乐队 RUX 在直播节目中突然露下体的“行为艺术”,这样的大型放送事故从此让乐队再也上不了打歌节目,上了也是假唱,还得是录播。
4
总而言之多方面原因综合下来,乐队的生存环境在 K-POP 盛行的韩国主流市场不算太好,但是乐队的舞台它跟主流就不搭边,给我的感觉更像两个独立并行的个体。偶像乐队的出现让两个个体之间出现了交集,注定会引起争议。所以我们该如何看待偶像乐队呢?
前段时间被 XHZ 的现场迷了个五迷三道,好不容易等到回归却因为梨泰园事件延迟,我的热情被浇灭了些,稍微找回了点理智,接下来重点说说我对 JYP 的新乐队 Xdinary Heroes 的看法。
4.1
首先凭借 LIVE 出圈是件好事,至少证明业务能力强。而据我观察,XHZ 的打歌舞台只有人气歌谣和 MCD偶尔会插电,感兴趣可以搜来做对比。
但从mini 二辑推出编舞的时候我就开始迷惑了,这个跟我看 ONEWE 的部分打歌现场是一个感受,太花里胡哨了,可以,但是没有必要。
作为娱乐向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甚至还可以凭借笨拙但是可爱的物资收获一批粉丝,但是我还是更倾向于把这时间用来练习乐器。偶像乐队有偶像性质,需要向市场做出妥协我理解,但还是希望乐队能以音乐为重。
作为 JYP 时隔六年推出的新乐队,你能看出他们的野心,风格相对鲜明,独特又不落俗,而且对于韩国音乐主流市场来说,他们就是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而且孩子也争气,综艺做得好,翻唱也用心、音乐节大型演出从来别掉链子,甚至还能出圈一把,拉出任何一个人实力都是能打的。
唯一拖后腿的可能是公司……唉,每天一感叹:JYP 真的真的很不会选主打!
4.2
出道不到一年发表了一首单曲,两张 mini 专辑,共十二首歌。我听的第一首是出道曲,一下就被这种疯劲儿吸引了,我其实也希望他们能延续出道曲的风格。可惜是爱豆公司的局限性吗?选曲还是太过依赖 K-POP 中毒性旋律的出逼公式了,好像没有重复的洗脑式副歌就没办法做主打一样。
与之相反 mini 一辑每一首非主打都很绝,也不是说主打不好,只能说相对来说很普通。mini 二辑我最喜欢的也还是非主打,尤其是X-MAS,编曲花了心思,人声部分也把每个人的音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不过我个人感觉 mini 二辑没有 mini 一辑惊艳,编曲也不及,虽然听起来似乎更丰富了,却丢了特色。这么说吧,乐队的歌编曲很重要,不然没必要现场演奏,直接放伴奏不就行了。JYP 又想搞乐队又想兼顾流行性,又想搞概念又想兼顾独立性,难免顾此失彼。
比如LUNATIC,先跟喜欢这首歌的朋友道个歉,器乐着实顶,但人声真的一般,副歌太平太流行导致没什么亮点,反而把乐器的编排埋没了,跟歌名完全不符。我只能说,很可惜。就是那种去音乐节前排,但一直等不到高潮甩头甩不起来的感觉……
XHZ 的歌之所以会给人所谓“荒诞”的感觉,人声当然很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鼓的编排和合成器的利用,而他们这首歌编曲放弃突出鼓声的铺垫,转而全程凸显电吉他,其实并不明智,反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辨识度。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花香》的一句台词:你明明可以很特别,为什么要跟大家一样?不好意思,串台了。
而在队长独立编曲的《Hellevator》翻唱里器乐就安排得很好,吉他 solo 出来时候的惊艳感是前期所有乐器及演唱铺垫的结果。所以我其实是希望 JYP 能逐渐放手让他们自己做的,乐队的个性是一定一定不能打压的。
4.3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原创性的问题,在韩娱圈我不止一次听到“买歌”这个词,可这放在乐队身上会不会不太合适?这么说吧,乐队可以邀人写歌,跟人合作,但绝不能没有创作能力。
我不知道 JYP 对 XHZ 的要求是怎样的,但师兄 DAY6 可是一个月一首自作曲的程度,许愿可以早日看到赫人能够独立制作的那天吧。
偶像乐队对我来说首先是一个乐队,其次才是偶像。所以我最最想看到的还是他们能输出自己的内容,先不管什么概念不概念的,得先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然而作为偶像乐队出道从一开始就背负了偏见,演出划划水啊,耍耍帅啊,想要收获一批颜粉不是什么难事,他们当然也可以以偶像自居。可关键就在于你拿不拿自己当乐队,要不要以乐队的身份走下去,对不对得起手中的乐器。
我也知道在很多人眼里,偶像乐队和国内网络音源评论过万,编曲毫无新意,现场垮的一批的网红乐队差不多,但我不那么觉得,正因为是“偶像”乐队,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观众对他们期望更多。
一个乐队承载的不只是一首歌这么简单的含义,乐队的“原创性”基本决定了他可以留下什么音乐作品,可以为听众、甚至世界带来什么?我们喜欢听摇滚是因为上头吗?也许也是吧?但更重要的是作品里创作者发出的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
面孔的主唱陈辉说,任何一个成员的流失对乐队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我们依照各自经验来看,乐队成员的更替近乎成为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当形成一个较为稳定和谐的生态时,或许他们会迎来所谓的“全盛期”。可乐队的气质是需要沉淀的,优秀的作品绝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足够成为一棵常青树。
我当然希望我喜欢的乐队们能以完整体走下去,我也期待着终有一天乐队们能不失本真地、从容地、体面地从地下走上主流,拥抱属于乐队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