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钢铁铸就的草原骑兵歌——单位介绍·飞毛腿导弹发射车

2022-02-20 00:49 作者:天邪龙皇  | 我要投稿

“……姑娘,你放心吧,我们准备迎接敌人。看,红色骑兵纵马飞奔,哎嘿,红军坦克冲锋前进。哎嘿,红军坦克冲锋前进。

高高的天空中,飞行员在驱散乌云,看,潜水艇在海底航行,哎嘿,伏罗希洛夫率领我们。哎嘿,伏罗希洛夫率领我们……”——《草原骑兵歌》

盟军正在大西洋地区跟天蝎组织和心灵军团进行友好交流时,克什米尔的Celestial军队和厄普西隆军队也在激烈进行意见交换,参加了马岛战争,在德克萨斯州,芝加哥以一敌百的拉丁同盟第五师自然也不老实。这支拥有最全套军备和最优秀官兵的拉丁同盟部队已经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消灭掉克什米尔的所有敌人。

但是厄普西隆和Celestial军队也不弱。厄普西隆分别调动了一个心灵军团师和一个总部守卫师来对要塞发起进攻,Celestial则是调动了军事科技研究基地下属护卫队的第三集团军(就是芸茹指挥的那一支)和两个西部军区紧急调派的整编师保护克什米尔研究基地。今日的克什米尔,将比印巴冲突时更像一片恐怖修罗场

尽管拉丁同盟自信满满,但是他们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没有任何能够在重型装置射程之外摧毁他们的攻城设备,在Celestial庞大的防御部队和地雷系统下,想要让莫拉莱斯担任攻城部队的角色确实难度有丶大。而且Celestial的军队正在从四面八方赶来增援,莫拉莱斯通过召唤飞机搞来的攻城效率显然不够,而短缺的经济又使他们难以发展大量布拉提诺补充损失

这时后方的苏俄军队为他们提供了几辆飞毛腿导弹,磁能坦克和猎狼犬直升机,直接让拉丁同盟一下子解决了强行攻击要塞伤亡过大的问题。得到武器的苏军将军欣喜若狂,立即用他们摧毁了北部总部守卫和Celestial的基地防御工事,占领了他们的基地,并且用几辆飞毛腿导弹疯狂白嫖Celestial的地锤防御装置和铁龙坦克,哪辆坦克出来打架开门就是一群磁能猎狼犬和拉盟部队在门口蹲着就等来揍人。在疯狂的推进下,苏俄将军兴奋得连自己的基地都忘了,机动建造场已经被心灵军团掀了都没管

不过这并没有造成什么困难。苏军将军仍然带着部队逐渐蚕食着第三集团军的基地。在苏俄和拉盟部队的掩护下Celestial根本没有对付飞毛腿导弹的方法,铁龙坦克疯狂被白嫖,想去拆飞毛腿却开门就飞了天。就这么玩下去,苏军将军用这支规模并不大的部队连续推平了整个克什米尔所有的Celestial和厄普西隆残军,在他满心欢喜地以为克什米尔已经完全安全,然后把仅存的一位工程师塞进计算机中枢研究基地时,一枚战略核武器突然腾空而起……

虽然这一次苏联军队伤亡惨重,但是成功达成了目的。同时,再一次向世人证明:武器数量和质量都不重要,用得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


哪里才是“开局”

说起来很讽刺,地对地导弹最初是伴随着德国倡导的“远程炸弹”方案出现的,但是由于苏联内务部极其强大的能力,他们成功盗取了欧洲国家的相关导弹资料并阻碍了他们的导弹研发工作。由于苏联的弹道学家和科学家们极高的工作效率,原本应该出现在德国武器试验场的V2(V1是德国人制造的试验品)火箭居然最早在苏联亮相了(顺带一提,由于斯大林的大清洗,很多技术人员都是在西伯利亚的特定研究室里参与并完成设计工作的,虽然他们研究完成后斯大林便释放了其中一些经过反复审查确认误判的人)

V2火箭在战场上给了盟军极大的麻烦,其超远的射程,巨大的伤害让盟军感到十分惊恐。当时一位苏联将军放出话:我们只需要打到叙利亚,就可以用加大射程的V2火箭射击到从西非到本州岛的一切地区。当然这只是大话而已,因为即使是加大射程的V2火箭,也只能从土耳其射到埃及(这其实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都已经很远了。而且当时苏联无法拿出更多的经费研制新的战略核武器)

1953年,苏联战败,第二次超级世界大战结束了。盟军国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导弹系统,对于苏联老式的V2火箭,盟军对他们唯一的仁慈就是把他们全部拆掉当废铁去卖钱;或者把他们直接扔在一些军火库,等着一群黑市买卖的黑道大佬们来取他们,盟军当中间商赚差价。

好巧不巧的是:那些被丢在各个军火库的V2火箭被大量苏俄红色革命军武装夺取,以至于在1954年到1977年末,苏俄一共有超过2300枚V2火箭发射(有的甚至是经过革命军改装后直接用上去的破烂火箭,拉什迪的投石车在他们眼里都算是用料精艺的)这还不算完,哪怕是根据盟军自己和其他阵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1954年到1982年三战爆发前,即使不算苏俄革命军和白军部队手握的V2火箭,全世界通过黑市买卖,军火交易,盗窃抢劫等手段获取的七八千枚V2火箭有超过四千枚被运输到了各大离谱组织手里,只有不到两千枚是被通过各种渠道被各国警察查获后充归本国军队所有。同时,至少还有数百枚火箭不知去向。这些V2火箭难以得到全面处理,因为太多了。以至于在三战之初,仍然有苏俄军队在使用这些火箭

这些火箭的数量极大地震撼了所有人。数量庞大的V2火箭几乎一夜之间在罗曼诺夫政权的头顶上盘旋着,政府见到这数量都吓傻了,卖也卖不出去,但凡跟黑道有点来往的组织都能获得这种火箭(截止到1978年,罗曼诺夫政权为了腾军械库销毁了两千余枚V2火箭,就这样还有一堆没有销毁,很多长期配置于军队中)加上老式火箭已经不足以满足战争需求。因此苏俄政府决定将其进行全新的改进,发展一种新式的火箭取代V2的地位,于是他们把工程包给了莫斯科——高加索地区全方面重工业基地

1975年,整修工程正式启动,代号为V3

天空V3

虽然飞毛腿导弹的全面入役是三战期间,但实际上飞毛腿的思路跟鹞式战机一样,二战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实际研制却要等到几十年后。飞毛腿导弹的详细设计过程至今也可以在厄普西隆武器实验室的资料库里查到。早在二战期间苏军就计划制造一种斜射导弹,用来对高地的盟军基地进行轰炸(最早期的V2火箭是偏向于平射的)但由于战事紧急所以除了记在几张笔记上的概念外什么资料也没留下

但是工厂的设计人员却利用这些仅存的资料和多年的设计经验,将导弹进行了全新制造。他们将当时盟军流行的红外线制导追踪系统和各种先进的设备全部抛之脑后,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火箭。

外皮大量使用了V2的材料,但极大地放大了火箭和车的比例,把火箭放大了3~4倍左右(甚至更大),而且使用的火箭发射架理论上仰度也相当有限,使得打击范围受到影响(虽然在实际操作时大部分情况足够满足需求)火箭的推进器选择的是当时这座基地的另一家发动机工厂制造的“SR-16”推进器,这台推进器所携带的燃料使得其射程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拿体格得到的射程)

与此同时,设计部将装甲运载车换成了运载卡车(考虑到了俄罗斯地区的现实地理情况。事实上运载V2火箭的装甲运载车虽然防御上更胜一筹,但时常面临地形问题而延误战机)同时为提升移动性能和应付坦克发动机供不应求的情况,斯大林汽车厂为这些火箭设计了能在西伯利亚山地零下四十度长期运行的运载卡车,内置空调和解冻器(极其离谱的是:这是苏俄首次将空调应用于卡车内,在此之前各种运载卡车的司机听说要路过严寒区,都是备上十几件的棉衣棉裤给自己和没法买衣服的同事穿。因此欧美货车在苏俄反而很受欢迎。但V3的运载卡车推出后,苏联的卡车就逐步改进了)

但缺点在于推进器的速度极慢,为了保证稳定性和足够的射程,推进器大力压制速度,以至于最后测试时,推进器的最大速度不到2300㎞/h,连守卫大兵的便携式火箭炮都能给他打下来。这就导致原本用来攻城的弹道导弹,在数量少的情况下根本连建筑都摸不到!

同时,运载卡车也导致防御过薄和较大的最低射程,几乎只能在数量庞大的部队掩护和较远的距离下,火箭才有能力发动攻击,否则除了挨打什么都做不了。巨大的弹头也让弹药库调配员苦不堪言(太占地方了)

最早期的V3导弹

如果没有1981年得到完全升级后列装飞毛腿的“戈尔涅夫”式精准制导系统和全新推进器,最早期的飞毛腿水平甚至还没有V2强(毕竟当时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跟铁路线天天被扒的苏俄相比,日常一个路灯挂件的拉丁美洲都显得极其和平,1977年就达到巅峰了,原因就是某个光头在火箭里塞了个破烂)

但是在火力上,V3则得到了大幅度提升。V3火箭将V2内无用的系统全部废除,换上推进燃料和炸弹,最大幅度地增加了反制建筑的能力,他不仅携带了更多的燃料,也添加了更多的炸药。这就使得飞毛腿伤害更高,全新的高爆弹头也可以轻易对任何建筑造成毁灭性打击。并且根据苏俄军方宣称,V3系统可以列装当时任何战术性弹头(包括战术核弹头)因此,尽管V3有严重的速度劣势,但伤害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设计院把资料提供给上级时,国防部长维拉迪摩将军亲自审核,虽然维拉迪摩在图纸上圈了一大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后把图纸给打回去了,但他仍看出了这个设计部门的潜力,于是让他们从事另一个任务——地空导弹

本来这个设计用仅仅一年多时间完成已经是相当可以的了,让一个压根没搞过地空导弹的设计局去设计,还把原稿件打回去让他们改正,设计局的人心理可想而知。但是没办法,他们只得顶着巨大压力一直干下去(由于当时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上级问题,设计局在V3被打回后很少像以前一样费尽心思去修改,而是去找有关地空导弹的资料了。同时,虽然V3被打回,但十分奇怪的是在1976年的二十六号军演上,仍然出现了V3的原型机。搞得外界一直在猜测苏俄是否已经完全恢复了对地导弹的生产)

驰骋沙场飞毛腿

时间来到1979年,苏俄军队已经逐渐开始全面淘汰V2火箭,高层意识到必须加紧新导弹的研制,否则必然没有机会。他们在大量的资料里反复查找,重新找到了正在研发轰鸣导弹的设计局,让他们把手头上的活先放放,给他们换一个活。就是继续把V3火箭进行改进,争取让他能够真正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的导弹

导弹设计局局长听后都哭了,但国防部也很理解他们,表示如果他们研发出了令人满意的产品那以后想要什么给什么保证不再乱搞敲骨吸髓了,同时把克格勃方面的人叫来开了一大笔优待条件才让局长勉强答应了这件事

抱着干最后一次的想法,设计局局长拿着总理给的七亿卢布回到了设计局,准备重新筹划制造一款全新的导弹。有了V3的经验,他们开始大刀阔斧地将导弹的速度和火力进行全盘的提升。他们首先选中了苏俄的“雅克-34”式推进器,原本是打算配给一种一次性特战飞机的发动机的,但是由于那款飞机还没试飞就被勒令停止了。因此这个看起来像战斗机名字的推进器被空军淘汰,反而被导弹设计部看中。

他们将推进器经过改进后,与原来一模一样的射程,却能够从两马赫变为六马赫。原因是飞毛腿设计部特别向改进推进器的小组提出过指示,不需要像之前的设计组那样担心稳定性,因为此时他们已经意识到:飞毛腿这种导弹用砍推进器速度来增加稳定性纯属扯淡,反而要把速度提到更高一个档次才能有更好的稳定杀伤性,因此2.5马赫的发动机硬是在改进下提升了2.4倍。同时即使这样,在更先进的高爆炸药诞生后,比以前小的体积却拥有一样的杀伤力(当然,六马赫只是理论速度,实际速度很多时候是存在问题的)

而出于防御需求和苏俄战略思想的再度改变,他们将V3火箭的运载卡车重新改回了四条履带六对负重轮的越野装甲车(但发动机采用了类似犀牛坦克所使用的B2系列发动机,机动性大体能跟得上苏军装甲部队的整体步伐)同时导弹也从倾斜发射改为垂直冷发射,点燃助推剂来将导弹射出发射架,发射出去后启动导弹发动机来达到轰炸目的。这种发射方式对发射架的质量要求相当低,并且发射系统体积较小。虽然技术需求较为复杂,但此时苏俄的技术能力已经完全足以胜任垂直冷发射的需求。冷发射完美使得导弹无需被苏俄当时的发射架工艺所困扰(白杨导弹也采用了冷发射技术。而和平守护者洲际导弹据克格勃和心灵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是热发射,但盟军说的是冷发射)

导弹不仅在这些方面卓有成就,在助燃剂的上也极具考究。改进版没有采用压缩空气/燃气,而是才用了当时苏俄成熟的燃气发生器系统。用迅速燃烧的方式将火箭飞速射出发射架,虽然冷发射相较于热发射更为复杂,而苏俄的燃气发生器相较于压缩空气处理系统较为昂贵,但苏俄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经过反复测试后,仅靠那些压缩空气或压缩燃气根本无法将沉重的火箭推出去。不过这一举措后来被证实是正确的。

1985年末,苏联军队向月球厄普西隆基地发起突然袭击,如果采用压缩空气的方式助推飞毛腿导弹,那么即使是他们有压缩空气处理器让导弹飞出去,在射程和精确度上也会大打折扣

随着“戈尔涅夫”式制导系统的配备,导弹已经拥有了精确且强大的杀伤力,永远不会担心偏差的问题。此时,由于苏俄军队官方和底层的种种称谓,这款代号为“V3”的导弹,原代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之而来的是一个新名字——飞毛腿(这款导弹在改进的时候这个绰号就已经有了,克格勃为了掩人耳目也经常使用这个称号在电报里提及导弹内容,久而久之却成为了这款导弹的官方称谓,而V3则不复存在)

“飞毛腿”没有经过第一次测试,就直接服役上了战场。此时第一批苏俄远征主力军团已经出发,远东军队已经猛增百万,飞毛腿导弹发射车也来到了这里。现在,这座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改进到现在的武器,将用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告诉人们:

资本主义可以打着反压迫的名义压迫人民,但人民永远不会被空号所欺骗。现在,人民的怒火已经燃起,曾经将人民当做牲口贩卖的资本家们,现在要被“牲口”反噬了


武器:飞毛腿导弹

科技要求:T3

科技等级:8

耐久度:360(发射车)220(导弹)

护甲类型:中甲,导弹(导弹)

视野范围:6(发射车)0(导弹)(但是飞毛腿可以有效探出对方防空部队及其周围区域)

移动速度:4(发射车)26(导弹)

转向速度:5

价格:$1600

建造时间:0:58

多工厂加速系数:0.9

生产地点:苏联战争工厂

生产前提:宫殿

攻击:250,400(精英)

武器冷却:300(装填)+12(发射时长)

攻击距离:20,最小射程7

杀伤范围:1.2,精英1.7

导弹在发射中起飞前免疫伤害

能碾压步兵

驾驶员无法被杀死

导弹可以被防空武器摧毁

官方介绍

飞毛腿导弹发射车是一个装载和发射战术导弹的平台。作为苏联战争哲学的惯例,这个强大的攻城引擎既重视火力,同时也兼顾装甲,这使其成为战场上最强大的远程威胁之一。无论多么坚固的建筑,在飞毛腿导弹发射车正中要害的一击下都会化作一堆瓦砾。

不幸的是,由于导弹的飞行速度相对缓慢,防空武器可以击落它们。另一个缺点是,尽管飞毛腿导弹发射车是装甲厚重的攻城单位,它仍然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所以不应该让它处于没有部队掩护的环境下

语音

Ready for launch. 准备发射。 

Armed for destruction. 精于毁灭的武装。 

Rockets fueled and ready. 火箭已装填且就绪。 

Let's keep our distance. 让我们保持距离。 

移动

Advancing to new location. 向新的位置前进

Moving to new launch site. 移动到新的发射点。 

Not too close please. 请别靠得太近。 

Re-positioning. 重新定位中。 

攻击

Missile launch confirmed! 导弹发射已确认! 

Trajectory set. 弹道已设定。 

We have ignition. 我们已点火。 

Sending air mail! 发送航空邮件! 

Warhead primed. 弹头已就绪

渲染图

在2.0版本中,飞毛腿导弹发射车是苏联阵营的通用单位,彼时它的语音则取材于将军中的同名单位的语音(其实我觉得这个语音更帅,但更具有中东味)

飞毛腿导弹发射车使用尤里的复仇中V3火箭发射车的大部分语音,其中一句选中语音“V3 Launch unit.(V3发射单位。)”被移除。

“飞毛腿”一词原本指前苏联的“R-11”、“R-17”、“R-300”等一系列导弹(这些导弹北约统一代号为“飞毛腿”),后被用于指代其他国家基于前苏联导弹发展出的许多种导弹,再后来还被用来泛指所有不是以西方导弹为原型发展出来的弹道导弹。在将军中全球解放军也将飞毛腿导弹作为高级攻城武器和超级武器使用(即生化飞毛腿导弹和生化死雨风暴)

当然,也不能说北约这种“非西方国家制造的导弹都是飞毛腿”的称谓算“太大的错”。事实上,在冷战期间(尤其是苏攻美守阶段)苏联对外输出的庞大军火中,飞毛腿导弹一直都是首当其冲的战术武器,在两伊战争,东欧剧变,海湾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都有出现(甚至萨达姆向以色列扔飞毛腿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而在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共向阿富汗共产党政府军队出口了一千到两千枚飞毛腿导弹)

而苏联解体后,以万吨为单位的装甲单位集体乱“报废”,天量的飞毛腿导弹也不例外。这些导弹在今天的非洲和中东kb组织手里到处都是,对政府军形成了巨大的降维打击。而那些KB组织则发挥拉什迪精神,将导弹拆解后发现飞毛腿导弹的结构其实相当简单,不是推进器就是战斗部。因此,这些人大量制造所谓的山寨“飞毛腿”导弹来攻击各国政府军,使得北约一时间眼花缭乱:这特么谁才是真的飞毛腿?甚至不止各组织,连大量政府也有这么干的,各种飞毛腿仿制品层出不穷,什么弹头都装载过什么仗都打过。这样一来,混乱的称谓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ak和RPG直呼内行)

精英级阿库拉导弹潜艇和精英级瘟神弹道潜艇往往因导弹被建筑模型边缘挡住导致无法对建造场或船坞这样的大型建筑打出最大伤害,而精英级飞毛腿导弹发射车和精英级库兹涅佐夫无畏舰却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感觉这可能跟他们不同的弹道有关)

死亡打击:飞毛腿导弹一直到心灵终结战争结束都是堪称超级武器的存在,他拥有超越或与所有攻城武器相等的射程,拥有高级攻城武器中最优秀的杀伤力和高级抗拦截能力。极其迅猛的速度和对地导弹巨大的伤害让所有敌人闻风丧胆。以至于有大量盟军占领区内的资本家一听说这次来进攻的苏军配备了飞毛腿导弹,就毫不犹豫到处润,因为他们生怕人在家中坐导弹天上来。因此,这种打击往往被盟军区域的居民称之为“死亡打击”(虽然在一般情况下,飞毛腿导弹从来不会对未驻军的平民建筑采取轰炸,因为这是严重的浪费行为)

致命冲击:飞毛腿导弹的实力不能说是平平无奇吧,至少也可以说是丧心病狂。飞毛腿导弹的杀伤力强到什么程度呢?据心灵军团自己的估算,如果苏联直接登陆南极,飞毛腿导弹足以花费很少的代价就摧毁一切盟军付出巨大代价才摧毁的要塞区域,而南极地区除了天秤和拉恩,即使是所有伊利卡拉空中要塞来,也会被苏俄的防空军队拍下来,四两拨千斤这种伎俩是飞毛腿导弹最擅长使用的。因此,飞毛腿导弹常常对敌方的机动建造场发起轰炸,虽然飞毛腿的杀伤区域较为精准化,范围杀伤性不高,但对于任何一个战场的指挥者来说,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上帝派来专门刺杀自己的致命神

离别之日:飞毛腿导弹的强大无数次挽救了苏联军民的生命,让他们不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就能摧毁敌人的要塞。但一两款武器改变不了大局(除了南极的某个少女和欧盟的某飞船)飞毛腿导弹最终在强大的心灵力量面前于事无补,陷入了对社会自由与民主主义的绝望。

飞毛腿导弹很像苏俄这个国家,这个政府,他从战火中雄起,又在战火中落魄。但是当他经历了无数的考验,即将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员时,一场不流血的“战争”终结了他和他祖国的一切。不得不说真是一次莫大的讽刺

(以下内容与mo介绍无关,主要是一首歌,几张图,看自己兴趣观看)

С покорённых однажды небесных вершин,从曾经征服的天之峰巅,

По ступеням, обугленным на землю сходим,一步步地,我们下降到烧焦的地面

Под прицельные залпы наветов и лжи,在诽谤和谎言的瞄准齐射下,

Мы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我们要离开了,要离开了,要离开了,要离开了……,

Прощайте, горы, вам видней,别了,群山,你们更看得清,

Кем были мы в краю далёком,在这遥远边地的我们是何人,

Пускай не судит однобоко,让(他们)别片面地指责——,

Нас кабинетный грамотей.我们(上边)的那些书呆子们。

До свидания, «Афган» — этот призрачный мир,再见“阿富汗”——这幽灵般的世界

Не пристало добром поминать тебя вроде,还是不记起你为好,

Но о чём-то грустит боевой командир,但战斗指挥员对某些事难过——,(一万五千余名苏军士兵葬送在了阿富汗)

Мы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我们要离开了,要离开了,要离开了,要离开了……,

Прощайте, горы, вам видней,别了,群山,你们更看得清,

В чём наша боль и наша слава,我们的痛苦和光荣是什么,

Чем ты, Великая Держава,而您,阿富汗斯坦的土地,

Искупишь слёзы матерей,要为母亲的眼泪赎罪。

Нам вернуться сюда больше не суждено,我们注定再也不会回到这儿来,

Сколько нас полегло в этом долгом походе,我们有多少人在这次漫长的征途中倒下?

И дела не доделаны полностью, но,事件还没有完全结束,但,

Мы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我们要离开了,要离开了,要离开了,要离开了……,

Прощайте, горы, вам видней,别了,群山,你们更看得清,

Какую цену здесь с платили,在这里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Врага, какого не добили,敌人,没有消灭干净;(这里可能是指欧美资本集团和阿富汗反苏武装还没有被消灭)

Каких оставили друзей,朋友们长留此地

Друг, спиртовую дозу дели на троих,(来,)朋友,把烈酒分成三份,

Столько нас уцелело в лихом разведвзводе,我们潇洒的侦察排里有那么多人活了下来

Третий тост — даже ветер на склонах затих,第三次干杯时——连山坡上的风儿也默不作声,

Мы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我们要离开了,要离开了,要离开了,要离开了……,

Прощайте, горы, вам видней,别了,群山,你们更看得清,

Что мы имели, что отдали我们所拥有的、所给予的、,

Надежды наши и печали,我们的希望与悲伤、,

Как уживутся средь людей,(我们)如何在人群中相处下来。

Биографии наши в пол дюжины строк,我们的履历仅有六行文字,

Социологи втиснут, сейчас они в моде,社会学家们会(把这点字)填进去,现在他们流行(这么做),

Только разве подвластен науке Восток.可东方是服从于科学的吗?(东方指阿富汗)

Мы уходим с Востока, уходим, уходим…我们要离开东方了,要离开了,要离开了……

Прощайте, горы, вам видней,别了,群山,你们更看得清,

Кем были мы в краю далёком,在这遥远边地的我们是何人,

Пускай не судит однобоко,让(他们)别片面地指责——,

Нас кабинетный грамотей.我们(上边)的那些书呆子们。

Прощайте, горы, вам видней,别了,群山,你们更看得清,

Какую цену здесь с платили,在这里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Врага, какого не добили,敌人,没有消灭干净;

Каких оставили друзей朋友们长留此地。

Мы уходим с Востока,我们要离开东方了……

Мы уходим с Востока,我们要离开东方了……,

Уходим…,要离开了……,

(《我们离开》,网易云音乐翻译)


钢铁铸就的草原骑兵歌——单位介绍·飞毛腿导弹发射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