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地1中的支援兵担架:勃朗宁M1917

2022-03-15 09:21 作者:女神是天依  | 我要投稿

   2018年,战地1出现了一种供支援兵使用的水冷式机枪,虽然射速比较慢,但下坠低、伤害较高、弹道精准等优点让它很快就被玩家们青睐,而且该枪在趴地状态下最稳定,所以支援兵们大多喜欢找个点趴射,而这款武器也因此被戏称为“担架”。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勃朗宁M1917重机枪。

   勃朗宁M1917式7.62mm机枪是一种老的水冷式重机枪,设计者是世界级枪械大师J.M.勃朗宁。1910年,在美利坚合众国犹他州展出了第一挺样枪。然而,当时美军内部保守思想比较浓厚,而且中立政策也不需要一款重火力武器,所以该枪没有被采纳。

   1917年,美国加入了协约国阵营,此时美军对本国武器持有不信任感。但很快,美军使用的法国机枪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毛病。美国国防部开始在国内寻求一种作用可靠的机枪。美国战争部的一个委员会在对勃朗宁设计的机枪进行试验时,2万发枪弹发射顺利通过,但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个例外,勃朗宁在第二型机枪上采用了加长弹链,并进行48分12秒的连续射击,出色的表现使抱怨者闭上了嘴巴。美国国防部对该枪表示满意,勃朗宁设计的重机枪被选中作为制式武器,定型命名为M1917式.30-06勃朗宁重机枪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枪于1917年投入生产,到1918年共生产56608挺。1936年,对原枪进行了改进,正式定名为1917A1式。

    该枪采用勃朗宁的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整个机构比较复杂。机匣呈长方体结构,内装自动机构组件。射击后,火药气体作用于弹壳底部,推动枪机和枪管一同后坐8mm。

    随后,机匣中的两个开锁斜面同时下压闭锁卡铁两侧销轴,迫使闭锁卡铁滑出枪机下部的闭锁槽,于是枪机开锁,脱离枪管和节套,单独后坐。开锁后,枪管和节套在后坐中猛击旋转式加速杆,加速杆上端撞击枪机下面的突出部,在加速枪机后坐的同时,减慢枪管后坐速度。枪机在后坐、复进过程中,完成一系列抛壳、供弹等动作。

    该枪采用弹带供弹,利用枪机后坐能量带动拨弹机构运动。

    该枪枪管可在节套中拧进或拧出,以调整弹底间隙。枪管外套有可容3.3L水的套筒,以冷却枪管。该枪还配有1917A3式三脚架。

    事实证明,勃朗宁M1917虽然存在笨重的缺点,但该枪火力凶猛、结构可靠,能够在恶劣环境中保持足够的压制力,非常符合当时军方的作战需求。也正是因为如此,勃朗宁重机枪还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继续发挥作用。

   最后插个嘴,战地1里面该枪能被一个人抱着跑纯属虚构,因为该枪的重量和结构压根就不适合单兵使用。

    

勃朗宁M1917重机枪

原产国:美国

服役时间:1917年

总产量:56608挺

口径:7.62毫米

枪口初速:854米/秒 

有效射程:1000米 

枪口动能:3538焦 

射速:450-600发/分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发射方式:卡铁起落式 

供弹方式:250发帆布弹带

全枪长:981mm 

枪管长:607mm 

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毫米 

枪体质量:18.6kg 

枪管质量:1.36kg 

准星:片状 

表尺:立框式 

瞄准基线长:668毫米 

配用弹种:M1式或M2式7.62毫米步枪子弹


战地1中的支援兵担架:勃朗宁M191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