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游记3:乡土区
来到乡土区已是中午,很多动物因为天气炎热在内舍睡觉,不过也有一些动物依然在外活动。 乡土区大门口就是一个水池,里面模仿湿地环境。在植被间时隐时现的雁鸭与鹭确实让人声临其境。 但这个喷泉是不是有点不协调…
还有水里的锦鲤,如果能换成原色鲤鱼或其他本土鱼类,加上一些说明就更好了。
之后就是水獭池,虽然上海本地的水獭是欧亚水獭,但上动饲养的是小爪水獭,可能是因为国内目前圈养欧亚水獭太少,加上作为二级保护动物,不适合野捕获取,因此缺乏获取渠道。这也是一些动物园想要展示本土物种时面临的问题。 对于丰容设施的介绍,这点可以让大众明白这些物品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
水獭们都在休息,没拍到。
接下来是一种今年来频频登上热搜的动物:貉。展区里有好几只貉,应该有自己繁殖的。值得一提的是上动今年就野化放归了救助的幼貉,值得某些只进不出的动物园学习。
貉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在于这些年生态貉逐渐适应城市环境,与市民接触愈加频繁,加之不恰当的投喂现象,人与貉一度发生严重冲突。这种情况下,官方或其他有宣传能力的机构若是能及时介入,就可以很好解决问题,防止冲突恶化。从展区旁对于如何与貉相处的告示就可以看出上动是用心了的。
貉的后面就是本土区的明星物种:獐。上海本地的獐一度因为城市化与过度捕猎灭绝,但本世纪初开始从浙江重引入獐,在崇明青浦等地的森林公园野放,恢复獐的种群。
这里的獐都带有耳标(图上可能看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便于谱系管理,为了未来野放准备。
这里獐繁殖十分成功,每年都有不少幼獐。 另外忍不住说一句,这里的獐被投喂的出现了严重的乞食现象,好几只獐都在围栏边上打转,我甚至看到有个人摸了獐一把,獐都没反应。这样的现象在后面的游览中也能看到。
后面的猪獾,果子狸,华南兔和东北刺猬都躲起来了,没有看到 豪猪也都在躲避处休息
小麂只看到一只,在树荫下反刍
金钱豹也是因为天气太热窝在内舍,豹猫与赤狐则在外面睡觉。 这里的赤狐好像是北美赤狐?
看豹猫时竟然有游客叫豹猫“小老虎”…这里豹猫和赤狐空间都比较大还有多处躲避,待遇在国内动物园的小兽里堪称顶级。就是旁边的金钱豹可能带来压力。
真正的老虎在这里,共有三只,空间很大,水池坡也比较缓,比老猛兽区好很多。
这里介绍了上动与其他动物园在华南虎保护方面做出的贡献。其实保护动物的种群本来就是动物园应尽的职责,只是目前很多动物园由于管理不善以及缺乏重视,使得动物园变成单纯的盈利场所。
乡土区算是上海动物园最新的一个展区,也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本土动物展区,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还是能看到不少较为先进的设计,以及对于本土动物的重视。就像花蚀老师说过,一个够“洋气”的动物园才不会讳言谈乡土,本土动物是与我们最近的野生动物,也理应得到关注。也希望有更多动物园能发挥好更加充足的生物资源的优势,打造更好的本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