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的课堂展示小妙招

我有时选择整活的原因在于(1)解决同学不抬头不听的问题,既然占用大家的时间和耳朵来讲,我还是希望不辜负这个机会,把内容传达到,让大家能够记住(事实证明,大家记住的确实只有那些“名场面”);(2)搞笑的桥段演起来比较开心,从表现力角度讲,合适的桥段有助于改善视频/演讲的“节奏”。
整体表现(观众是否愿意且能够吸收你想要传达的信息)永远是最重要的,整活和搞笑是我选择使用的一个手段,【但不是目的】。
任何时候,不能仅为了整活而整活。或许有些时候搞笑的桥段显得过于突出(如果有时造成“哗众取宠”的印象,那或许是我功力还不够成熟,抱歉),但大家不能够忽视背后的更本质的东西。
【什么更重要?】(1)你的语气、语调是否有抑扬顿挫、有节奏感,你的表达是否自信、连贯,使人感到“你是懂得这些知识然后在以一个有诚意的交流的心态来为我讲述”;(2)你的展示逻辑是否合适,使人听一遍便能够抓住要点,理解你的内容,因为演讲、视频等“有时间顺序的音像作品”的内在逻辑与文章不同,【音像作品的时间和节奏是由作者框定的,不像文字可以前后比照、停下思索、自主选择阅读速度】,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展示的规律来将准备好的内容重新编排,需要起承转合的逻辑衔接和表达上的显性衔接,也需要考虑详略和节奏。
【而这些才是我在准备展示时最多考虑的方面,也是比大多数同学更花时间的付出所在】,好活靠的是灵感迸发,我没有、也不建议花很多时间在想如何搞笑上,【仅思考搞笑桥段无法达成最终好的效果】。假使你能够做到逻辑合理,表达清晰,那么即使没有搞笑的桥段,你的展示也是吸引人的。
【一些小妙招】
(1)开头加入引入,标题页不放在开头;
(2)删去目录、“下面由xx来讲xx部分”、“我们现在来看xx部分”等要素,尝试采用更紧密的连接;
(3)接续上条,在宏观上即尽量少地采用并列结构,尝试将每一部分整合得具有【逻辑上的连接】,或简单讲,具有【故事性】;
(4)尽量不要低头念稿子,首先稿子是文字性的内容,上文提到【文字与音像不同】,另外稿子将所有连接词语固定,因此一旦读磕巴、有失误就很明显,没有修补或发挥的空间(当你稍微发散,再回来又要找半天读到了哪里,稿子上的连接词或许也不再适用)。最重要的是,大家会认为你缺乏信心和对内容的充分理解,双方缺乏互动。【可用的方法】:将内容放到ppt中,这样可以指着ppt读,或者四处走动也能看到,与观众眼神交流的机会更多;内容以一个个句子而非全部大段文字的形式放在ppt中,也有助于临时去改变衔接,更加灵活,避免突然卡壳。
(5)张开嘴,声音要大,字句之间要依据句义有语气、节奏变化,表现出“我很懂哦”。
(6)ppt在不丑的前提下把字尽量放大,重点可以加粗、改色,【清楚优先,美观其次】;一些提示性、结构性的文字(比如分标题)【由“逻辑故事为先”的原则,可以不讲出来,但放在ppt里会有助于观众理解或者在走神后重新跟上现在在讲哪一块】
(7)把展示重视起来!我相信大家可能不是不会,而是不想或不敢。但我们既然要做,就把它做好对吗?把观众放在第一位,加把劲!
以上是我的一些理解与建议。
几十次展示的经验和5年制作视频的经验使我对这些方面有所感悟和积累,这也是我为数不多的有些自信的方面。希望与我合作的同学能够信任我,也希望大家提出改进意见来使我能够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