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分析师&数据分析师到底有什么不同?(附赠10个大厂笔试&面经合集)
文末领取《10个大厂数据分析师笔试&面经合集》
商业分析师和数据分析师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们从工作内容来看这两个岗位。
数据分析师日常的工作内容:
根据时间维度产出数据报告
监控数据趋势
为业务提供数据支持
撰写专题性报告
数据分析师是一个连接业务与技术的职位,要求比工程师更了解业务逻辑,又要比产品、运营等具有更多的数据分析思维与技能。
数据分析主要是为公司业务人员、运营人员提供数据支持的,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让组织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另外还能通过数据优化员工绩效。
商业分析师日常的工作内容:
商业决策
业务优化
战略调整
撰写商业分析报告
商业分析更加注重决策能力。结合内外部数据深度剖析商业问题,最后进行企业战略调整和产品迭代。

如果将企业比作战场,数据分析更像是为每一个战士服务的,并且数据分析能渗入到组织里面的每个细胞。而商业分析是为将军服务的,提高管理者决策的准确性、决策效率和决策能力。
对数据分析师而言,大部分工作时间都花在了数据提取和处理上。但在构建业务指标体系的时候,传统的数据分析师往往会忽略2个关键点:①商业问题 ②商业场景。
这时候,商业数据分析师的概念就产生了。
与数据分析师不同的是,商业分析师更多的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基于具体的商业场景以及商业逻辑,使用数据作为原材料,对数据进行相应的逻辑处理与结构化处理。同时通过数据洞察商业问题,找到发展机会点,为企业战略及商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你可能会问,什么叫做商业场景?
举个栗子:
老板让你在下个季度用50W预算,实现50W新用户注册。在同等预算下,上个季度的目标是30W。这就意味着,再延续上个季度的宣传方式就无法完成目标。
这时候商业分析师就要从各个维度搭建商业数据指标体系:上个季度用的是怎样的宣传方式?是广告投放还是新媒体推广?哪个渠道的宣传效果更好?这个季度要不要优化投放方式?是不是还可以增加口碑营销?如果用口碑营销,我们的基础用户又在哪里?另外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同期做了哪些商业动作等等……
这里,我们也可以用3个字概括商业分析师的工作逻辑:
构:基于具体的商业场景,构建数据体系
解:解读商业变化,洞察商业问题
用:数据应用,驱动增长
数据分析师在实际工作中更偏向业务,而商业分析师则更深入商业场景。
所以如果想要入职商业分析,除了要掌握基础工具之外,还要具备商业思维。
当然,从事数据分析的小伙伴也可以进阶为商业分析师。
爱数据福利大放送

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
回复【大厂】
即可领取10个大厂笔试&面经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