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四品(下):杨大眼的眼睛真的很大吗?

上文最后终于引出龙门四品。
这回,来讲几个龙门四品的细节。*
01 概况
⏳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刻于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 造像记最后说“朱义章书,孟达文”,这两位在史籍上都没有记载,估计是民间工匠。

▲《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刻于景明三年(公元502年)。
造像记最后说“孟广达文,萧显庆书”,这两位在史籍上也没有记载,估计还是民间工匠。

▲《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刻石年份不详,无撰文者、书写者姓名。

▲《杨大眼造像记》,全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刻石年份不详,无撰文者、书写者姓名。
02 异体字和错别字
👁🗨
受限于文化水平,魏碑里有些字不怎么讲究。
首先,是有不少异体字,当然,说“异体”是给它面子,不给面子的话,可以说是俗体。
比如《魏灵藏造像记》里“玄功既敷”的“敷”。

其次,还有一些错别字,压根就是写错了。
比如《始平公造像记》里有一句“奄焉薨放”,这里的“放”该是“殁”字。
“奄焉”是忽然的意思,“薨殁”是去世的意思,碑文里该是说始平公突然去世了。

03 三槐九棘
🌳

《魏灵藏造像记》里有一句“挺三槐于孤峰,秀九蕀于华苑”,《始平公造像记》里有一句“三槐独秀,九棘云敷”。
这里涉及一个典故“三槐九棘”,《周礼·秋官·朝士》里说:
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
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
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就是说,高官前面不是槐树就是酸枣树,所以后世人们用“三槐九棘”暗指“三公九卿”。
《魏灵藏造像记》和《始平公造像记》都是在祈求,自己能做大官。
04 五道群生
🧜♂️

《魏灵藏造像记》里有“五道群生,咸同斯庆”,《始平公造像记》里有“五□群□,咸同斯愿”(□是缺字),《孙秋生造像记》里有“五道群生,咸同此愿”。
三句话意思差不多,就是五道众生都希望如此。
可是,今人常说的是“六道轮回”、“六道众生”,这个“五道”是怎么回事?
其实,佛教中,小乘就是五道,大乘才说六道。
比如小乘的《佛说阿含正行经》说:
我已脱身于天下五道:一者天道,二者人道,三者饿鬼道,四者畜生道,五者泥犁道。
泥犁道就是地狱道,“泥犁”是音译。
所以小乘没有阿修罗道,小乘里的阿修罗散见于其它五道。
05 刊石记功
🗿

和另外三品不同,杨大眼不是无名之辈,他是北魏猛将,《魏书》里有传。
所以《杨大眼造像记》更多的不是祈福,而是“刊石记功”。
关于杨大眼是否真的“大眼”,《魏书·列传第六十一》记了一则轶事:
王肃弟子秉之初归国也,谓大眼曰:“在南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及见,乃不异人。”
大眼曰:“旗鼓相望,瞋眸奋发,足使君目不能视,何必大如车轮。”
有人跟杨大眼说,在南方听到你的名字,还以为你的眼睛有车轮那么大,等见了真人,才知道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杨大眼说,两军对阵,我怒目圆睁、紧盯着你,足以让你不敢和我对视,哪里有必要大如车轮……
想了解更多或者想报名学习书法
报名请联系教务长 (大凝爱书法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
文字 | 咸鱼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