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丽而危险的小动物——蓝环章鱼

2022-03-11 16:33 作者:制御秘书长杜鹃  | 我要投稿


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是Hapalochlaena属下的四种剧毒章鱼,在从日本到澳大利亚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潮水池和珊瑚礁中都有发现他们可以通过黄色的皮肤和特有的蓝色和黑色的环来识别,当动物受到威胁时,它们的颜色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它们吃小型甲壳类动物,包括螃蟹、寄居蟹、虾和其他小型海洋动物。

        蓝环章鱼是世界上最毒的海洋动物之一尽管它们的体型很小,只有12到20厘米(5到8英寸),而且相对温顺,但如果它们被激怒,对人类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们的毒液含有强大的神经毒素——河豚毒素。

       这种物种的寿命大约为2到3年。这可能取决于营养、温度和栖息地内的光照强度等因素。

分类

       Hapalochlaena属是由英国动物学家Guy Coburn Robson在1929年描述的目前已经确认的Hapalochlaena有四种,还有六种可能的但尚未被描述的物种:

大蓝环章鱼(Hapalochlaena lunulata)

南蓝环章鱼/小蓝环章鱼(Hapalochlaena maculosa)

蓝纹章鱼(Hapalochlaena fasciata)

1938年,人们在孟加拉湾发现了一只Hapalochlaena nierstraszi,并对其进行了记录和描述,2013年,人们捕捉并描述了第二只Hapalochlaena nierstraszi

习性

        蓝环章鱼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裂缝里,同时用它们的真皮色素细胞显示出有效的伪装图案。和所有章鱼一样,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形状,这有助于它们挤进比自己小得多的缝隙中。这一点,再加上在洞口外堆起石头,有助于保护章鱼免受捕食者的伤害。

        如果它们被激怒了,它们会迅速变色,变成明亮的黄色,50-60个环中的每一个都在三分之一秒内闪烁着明亮的蓝色彩虹色,这是一种警示的显示。在更大的蓝环章鱼(Hapalochlaena lunulata)中,环中包含被称为彩虹体的多层光反射体。这些被安排在一个广泛的观察方向反射蓝绿光。在每个环的下方和周围都有深色的色素体,可以在1秒内扩大以增强环的对比度。环上没有色素体,这对头足类动物来说是不寻常的,因为它们通常使用色素体来覆盖或改变彩虹色。蓝环的快速闪现是通过神经控制的肌肉实现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环都被虹膜上肌肉的收缩所隐藏。当这些肌肉放松,环外的肌肉收缩时,彩虹色就会暴露出来,从而呈现出蓝色。

        与其他章鱼类似,这种蓝环章鱼通过喷气推进的方式从漏斗中排出水来游动。

捕食

        蓝环章鱼的食物主要是螃蟹和虾等小型甲壳类动物。如果它们能抓住受伤的小鱼,它们也会利用它们。这只蓝环章鱼扑向它的猎物,用手臂抓住它,把它拉向自己的嘴里。它用角质的喙刺穿坚硬的螃蟹或虾的外骨骼,释放毒液。毒液能麻痹运动所需的肌肉,有效地杀死猎物。

繁殖

        当雄章鱼接近雌章鱼,并开始用自己改良过的手臂——百子叶——抚摸她时,蓝环章鱼的交配仪式就开始了。雄性与雌性交配的方式是抓住雌性,有时会完全挡住雌性的视线,然后反复将它的肩胛骨插入雌性的外套腔以传递精子。交配会持续到雌性吃饱为止,至少在一个物种中,雌性必须用武力将过于热情的雄性赶走。雄性会尝试与同类交配,无论其性别或体型大小,但雄性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持续时间较短,最后,爬上去的章鱼会抽出百子叶,而不会插入或挣扎。

        雌性蓝环章鱼在它们的一生中,在秋天快结束的时候,只会产下一窝大约50个蛋。卵在雌性的手臂下孵化,大约六个月,在这个过程中,雌性不吃东西。在卵孵化后,雌性死亡,新的后代将达到成熟,并能够在下一年交配。

毒性

       蓝环章鱼尽管体型很小,但它携带的毒液足以在几分钟内杀死26个成年人。它们的咬痕很小,而且常常无痛,许多受害者直到呼吸抑制和瘫痪时才意识到自己被毒死了。

毒素

       蓝环章鱼产生的毒液含有河豚毒素、组胺、色胺、章鱼胺、牛磺酸、乙酰胆碱和多巴胺。这种毒液会导致恶心、呼吸停止、心力衰竭、严重甚至完全瘫痪、失明,如果不及时治疗,几分钟内就会导致死亡。死亡通常是由横膈膜麻痹引起的窒息而死。

       毒液产生于章鱼的后唾腺。唾液腺具有管泡状外分泌结构,位于肠道血腔内。

       蓝环章鱼的主要神经毒素成分是一种化合物,最初被称为黄斑毒素,但后来发现与河豚毒素相同,河豚毒素也在河豚鱼和一些毒箭蛙中发现河豚毒素会阻断钠离子通道,在接触后几分钟内导致运动麻痹和呼吸停止。章鱼自身的钠离子通道对河豚毒素具有抵抗力河豚毒素是由章鱼唾液腺中的细菌产生的。

        必须直接接触才会被毒死。面对危险,章鱼的第一反应是逃跑。如果威胁持续,章鱼将进入防御姿态,并展示它的蓝环。如果章鱼被逼到墙角并被触摸,人就会有被咬伤和中毒的危险

        河豚毒素几乎可以在它身体的每个器官和腺体中找到。即使在敏感部位,如李约瑟囊、鳃心、肾和鳃,河豚毒素检测呈阳性,对生物的正常功能也没有影响这可能通过一种独特的血液运输方式实现。妈妈会把神经毒素注射到她的蛋里,让它们在孵化前产生自己的毒液。

效应

        河豚毒素会导致严重的全身瘫痪。河豚毒素中毒可导致受害者完全意识到周围环境,但无法移动。由于瘫痪,他们无法发出求救或求救信号。受害者以类似于箭毒或泮库溴铵的方式保持清醒和警觉。这种作用是暂时的,随着河豚毒素的代谢和排出,会在数小时内逐渐消失。

        症状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儿童因体型较小而面临的风险最大。

治疗

        目前,没有蓝环章鱼抗毒血清。急救方法是在患者的伤口上施加压力,一旦麻痹使患者的呼吸肌失去功能,就进行人工呼吸,这通常发生在被咬伤后的几分钟内。由于毒液主要通过麻痹来杀人,如果在出现明显的发绀和低血压之前开始人工呼吸并保持呼吸,受害者通常会获救。在医疗援助到来之前,呼吸支持将提高受害者的生存机会。医院的终极治疗包括给病人戴上呼吸机,直到毒素被身体排出在最初24小时内幸存下来的受害者通常会完全康复。

物种保护

        目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蓝环章鱼的种群信息列为未知。然而,生物勘探、栖息地破碎、退化、过度捕捞、人为干扰以及水族馆贸易的物种收集等威胁可能对种群数量构成威胁。蓝环章鱼可能为海洋保护贡献了多种优势,因为它们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并扩大了海洋食物网的平衡。不同种类的蓝环章鱼可能有助于控制亚洲枣贻贝的数量。此外,对蓝环章鱼产生的河豚毒素的未来研究可能会产生新的医学发现。

美丽而危险的小动物——蓝环章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