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盐北村:小村庄成了创业集散地

2020-09-12 11:20 作者:泰州未来之城  | 我要投稿

 创客中心、顺丰物流、京东自营生鲜仓、龙腾水产品市场、为农服务综合体,走进兴化市昌荣镇盐北村,一个个创业实体生机盎然,很是抢眼。近年来,盐北村依托区位优势致力构筑创业平台,打造创业集散地,实现兴村富民。

  “创客中心”纳天下创客

  近日,泰州市乡途食品有限公司电商部盐北分部在盐北村创客中心成立。“盐北电商分部是公司开办的第四分部,入驻创客中心,主要是借助当地的龙腾水产品市场、顺丰中转站,就地取材、就地速运销售大闸蟹。分部还将在当地手工生产吐司,通过直播形式销售。”公司负责人王磊说。王磊是兴化市青年创业明星,在泰州、扬州、常州等地都开设了公司分机构。

  盐北村党支部书记刘剑介绍,乡途食品有限公司是入驻创客中心的第二家公司,第一家入驻单位是京东公司。8月初,京东公司进驻盐北村,租赁该村为农服务综合体仓库建设自营生鲜仓。

  去年,盐北村万昌自然村获得泰州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试点,由于万昌云集了水产品交易市场、为农服务综合体及多个合作社,昌荣镇决定将“创客万昌”作为特色发展。创客中心应运而生。该镇运用特色田园乡村项目资金启动了创客中心建设,以及对配套用房收储的民房改造。

  创客中心建筑古朴典雅,俨然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该中心占地600多平方米,建有10个办公间,另外配套6栋生活用房,供办公人员住宿。

  创客中心招募的对象以电商公司为主,主要配套当地水产品交易市场的螃蟹销售及当地农副产品销售。目前,10个办公间已全部被订租。

  水产市场培养了一批“蟹掌柜”

  “今天第一天开秤,共收购螃蟹1200多公斤,毛利4000多元。”9月3日下午,在龙腾水产品交易市场的荣堂水产门店里,店主刘荣堂对一天的经营情况作了盘点。

  刘荣堂原来单一养蟹,有蟹塘100亩,和大多养殖户一样,蟹捕上来后直接卖给市场上的经营户。每公斤被赚取差价五六元。算下来,100亩蟹塘有五六万元利润被别人拿走。2019年9月螃蟹上市,刘荣堂来龙腾市场卖蟹,市场创办人吉开平建议他入驻市场经营。龙腾市场提供两间门面,刘荣堂当起了“蟹掌柜”。很快,刘荣堂认识了不少大采购商,这一年,他不仅“赚”回自家100亩蟹塘的螃蟹差价,还获得10多万元的经营收入。

  龙腾水产品交易市场创办于2015年,市场鼓励本地农民入驻经营,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减半,第三年收取全额租金。几年来,龙腾市场培植了50多个“蟹掌柜”。市场还通过低租金、优服务,吸引了顺丰速运公司在此设立兴化地区“中转站”,专门快递螃蟹。今年8月,京东公司也在市场附近设立了自营生鲜仓,从事螃蟹运营。前不久,龙腾水产品市场被兴化市政府认定为“创业孵化基地”。

  水产品市场建有80间经营门市和餐饮住宿洗浴服务中心。其中,入住经营户50多个,每个经营户用工2至3人。此外,顺丰、京东用工30多人,以及流动的扎蟹工、包装工等,累计用工140人左右。

  “在顺丰中转站打杂一天130元,空闲时扎蟹还能有100多元的工钱,一天收入平均200多块钱。”50多岁的村民周玉兰说,5年前市场刚创建她就和丈夫来此务工,丈夫是一名拣蟹工,受雇于门店经营户,每天工钱300多元。三个月的蟹场,夫妇俩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

  生态果园成村集体创业平台

  每天一早,兴化苏果超市冷链车便到村里的生态果园拿货。“前些天拿的是夏黑葡萄,现在是醉金香,供给苏果的价格是每公斤6元钱。”刘剑说,生态果园种有葡萄30亩,有夏黑、醉金香两个品种,今年是第一年挂果。前期的夏黑亩产量2200斤左右,醉金香在2500斤左右。“由于用工多,成本高,葡萄第一年收入,每亩大约有1000元的利润。明年产量将适度增加到4000斤左右,届时收益将会增加。”

  生态果园面积共200亩,2018年利用省扶持项目投资240万元建设,由村农地股份合作社负责管理。果园里还栽种了55亩树莓,100亩黄桃、翠梨等,全部按绿色标准生产,施用有机肥和绿色药剂。明年,树莓、黄桃、翠梨将全面挂果。

  此外,村农地股份合作社还建有600亩生态种植园,生产优质稻米。由责任村的稼友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耕种管理。“近两年,仅种植园,村集体就年获益24万多元。明年起,加上生态果园收益,年纯收益至少30万元。这些收益既可用于产业发展,也用作未来特色田园乡村的维护费用。”刘剑说。

  不建楼房,

  也要让孩子上学堂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进入万昌自然村,一座“家风 家训”文化墙扑入眼帘。与之匹配的是“英才榜”,公布了村里168名大学生。

  万昌自然村是个仅有192户、651人的小村庄,家家户户比的不是吃穿,而是看谁家的孩子爱学习、肯读书。

  上世纪60年代,村里老党员万耀光的儿子万仁佑考上初中,却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困境。“宁可卖房,也要让孩子上学堂。”万耀光咬牙卖水缸、拆门墙,最终凑足了儿子的学费。万仁佑后来成为万昌村第一个高中生,再之后又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进了大学校门。

  万耀光老人早已离世,但他重视教育的好家风影响了村里不少人家。

  万正松是万昌村的第一个大学生,1977年考取了原湖北长江工程大学。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养了十来只鸡,父亲经常端着母鸡刚下的鸡蛋,跑到商店换成笔和纸,再一路小跑回来分给自己和兄弟姐妹们。村民凡学文夫妇,农闲时就到浙江等地摸河蚌卖,攒钱供两个孩子上了苏州大学,大儿子还攻读了博士学位。从村里走出来的168名大学生中,不少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

  走在村里,几乎看不到什么楼房,村民的观念从过去“卖房也要送孩子上学堂”演变成“不建楼房,也要送孩子上学堂”。原万昌小学校长万仁凯说,村民们不是没钱建楼房,而是在默守一份契约,共同守护传承这份好家风、好村风。

  “闲置房”变身村庄一景

  顾木匠展览馆、万昌民宿、抖音直播间……走在盐北村,不时被装饰一新的民房吸引。

  有村民告诉记者,以往,万昌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空关房、闲置房,猪圈、粪坑充斥。去年,万昌获得泰州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试点。村里从整治空关房、闲置房,拆除猪圈、粪坑入手,提升村庄环境。

  空关房、闲置房,多是村民的“遗弃房”。这些房子都是30年前建的老式平房,又小又矮。对位置较偏的,村里给予拆除,整理成微花园。对位置较好、尚可以利用的,则由村里收储,修缮改造,统一建设外墙立面。目前,村里已对11处闲置房进行修缮改造,这些曾经破落不堪的闲置房如今成了村中一景,并且多数跟创客中心配套,用作了办公间或生活用房。

  村庄中央的创客广场,占地5亩,也是空关房拆除后建成的。还有横亘在村庄南面的“游子河”,原先是猪粪、垃圾充斥的臭沟,经过疏浚、植绿,变成了景观河。

  位于村庄西首的一方绿地,两侧绕水,是村里正在打造的“梦岛”。“梦岛”占地3.3亩,是拆除9栋空关房及猪圈茅厕后整理而成,村里将在这里建设微电影院、“网红”直播间、咖啡吧等。

  家风家训文化墙。

  龙腾水产品市场。

  新建成的“创客中心”。日升供图

来源:泰州日报

盐北村:小村庄成了创业集散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