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冕同人】背景设定——基洛夫级实验型空中堡垒

2022-12-27 09:20 作者:Garka  | 我要投稿


定位:先进重轰炸飞行器

Allies:Kirov Experimental Bombing Airship

设计方:

克拉斯纳航空航天设计局 Авиационно-космическ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красснера

图波列夫航空科学实验设计局 Авиационное научно-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ое и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туполева

量产方: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 Чкаловский авиационный завод

部署设施:苏联机场

科技需求:高级作战指挥堡垒

科技等级:T4


关键特性:

》1500公斤航弹/特制磁暴航弹

》自封闭防火蒙皮

》完备的自动损管系统

》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与特斯拉反应堆

》豪华的起居室及厨房

》吓人用的鲨鱼嘴涂装

》57mmS-89防空炮x4

》自带小型铁幕装置



       第一次欧战,谢林汉姆。


       浓雾笼罩着这座城市,人们来来往往,和往常一样撑着伞走上街头,绅士们带着礼帽,互相打着招呼。


       他们不知道的是远处的海面上飘来了一个体型巨大的怪物,那是凯撒国最新的战争利器——齐柏林级飞艇。


       在飞机并不发达的年代,飞艇是对敌方发动轰炸袭击的最佳手段,当齐柏林飞艇成批次的扔下巨大的航弹,地面上的建筑纷纷在爆炸声中化作废墟,无数民众惊慌失措的四处乱跑。虽然这次空袭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凯撒国的目的只是威慑这个隔着海峡的国家。从此,飞艇——这一航行在空中的钢铁巨兽,正式加入了战斗的序列。


       随着老欧洲同盟的解散,莱茵同盟的成立,苏联人停下了他们解放欧洲的步伐开始国内的修整。虽然损失了大量部队,但是在这段席卷全欧洲的革命中,大红军已解放了大半个欧洲,继续西进与已经团结在一起的莱茵硬碰硬并不是明知之举。当然在战乱之中苏联最大的收获,还是克格勃间谍趁乱偷出的凯撒人大量的设计图纸和资料。


       除了v2导弹以外,最具有价值的便是凯撒人设计的“超级齐柏林”飞艇的设计图。这是一种巨型飞艇,比以往的齐柏林要更大,装甲更厚实,装备巨大的航空炸弹,可以对地面单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没有什么可以从他们的打击下逃生。然而凯撒人似乎在蒙皮材料的研发上出现了问题,加上苏联对凯撒各大化工厂的轰炸,国库空虚,这一划时代的武器最终停在了设计图上。苏联高层一开始也质疑这一飞行器的实用性,毕竟自从战机也能飞到和飞艇一个高度后,用机炮给这些靶子开洞简直轻轻松松,飞行员需要注意的仍然是如何与对方的战机搏斗,说不定流弹都能给飞行员们提供战绩——真有人打齐柏林需要瞄准吗。虽然克拉斯纳航天局花了几年的时间成功制作出了足够坚固的蒙皮与龙骨,还使用了安全的多的氦气填充飞艇使“超级齐柏林”的实验型号足以抵抗自己早期米格战机23mm机炮的几次点射,但这么一个庞然巨物却如此的不经折腾,米高扬设计局都在论证给未来的新一代米格战机安装37mm机炮的战术必要性了,大伙都在研制铁壳子的战术轰炸机,欧战后期登场的他们作战效率可比慢慢悠悠的飞艇高多了,自保能力也强得多以后还可能有自卫火力,即便超级齐柏林可以在载弹量上碾压一般的飞行器,你连飞到别人头顶的机会都没有,飞艇究竟是要被淘汰的。


        机缘巧合的是,在后续的第二次欧战中,克拉斯纳航天局以超级齐柏林为原型生产的大量防空气球证明飞艇还是有一定的战术价值的。这些没有任何武器的气球仅靠铁丝牵引放飞,高悬在数千米上空让莱茵人的轰炸机烦恼不已,他们一开始试图和第一次欧战一样靠机炮撕碎这些气球,但特殊材质的蒙皮在被击穿后就自行闭合了不会泄露多少填充气体,即便上燃烧穿甲弹也会被阻燃,只能提高自己的飞行高度,就算轰炸精度大幅下降了他们也不想承担撞上铁丝的风险。而实力不足的苏联空军得以抽身前往更重要的地区为地面部队争夺制空权,极大缓解了前线的防空压力。不过防空气球不需要移动,飞艇仍然没有足够的机动性与防护去承担轰炸任务,所以超级齐柏林的图纸还是被尘封了。


        科技的发展可能让一切或疯狂或幼稚的想法实现,铁幕技术与特斯拉技术是苏联军工的两大结晶,后者已经为红军催生了无数的先进装备,而前者巨大的能量消耗与低得发指的能量利用率使其难以应用到单一的单位上,只能由基地建造特殊的铁幕装置储存能量并在合适的时机靠力场释放,帮助苏维埃的装甲力量撕开敌军防线。如何将铁幕装置小型化与提高铁幕装置的能量利用率就成了苏联军工的重点科研方向,最终目的是生产出可以安装给单位使用的小型铁幕。而克拉纳斯的研究员带来的一份图纸让这个目标的实现从遥不可及变得不那么难以实现:正是当年超级齐柏林的设计稿。因为飞艇自身巨大的表面积与较为圆滚平滑的蒙皮,铁幕力场可以较轻松的将大量稀薄的铁幕粒子限制在飞艇的蒙皮表层,大大降低了能量耗散;超高的载荷也让搭载足够强劲的发动机为小型铁幕装置提供能源成为可能。而持续的铁幕力场解决了飞艇缺乏的防护能力,不仅挂载仓无需安装多厚重的装甲了,对蒙皮的攻击也在被卸力后难以造成多少的伤害,充分发挥了蒙皮材料的自修复能力。而得知将为超级齐柏林安装的小型铁幕装置可以完全解决飞艇的防护能力后,克拉纳斯的设计师们的想法也天马行空了起来。他们干脆加固了龙骨与外壳,不向艇内充气而是抽气成接近真空,同时在飞艇中段设计了结构让飞艇可以前后伸缩以改变浮力大小,安装在中后部的几个巨大的螺旋桨提供了足够的升力和动力,让飞艇可以更快速地调整自己的飞行高度与航向。他们甚至尝试着给飞艇尾部安装了一具液氧煤油航天发动机,让看上去如此笨重的家伙也得到了够看的机动能力,能和地上的坦克赛跑了。


       基洛夫飞艇就此诞生,其命名来源于处女航的地名:基洛夫州。铁幕粒子覆盖在其表面使其坚不可摧,庞大如云层的体积压迫感十足,而装载的1500kg重磅炸弹足以震破几公里外无防护人员的耳膜,只需要派出一架就能轻松扬了整个前线基地。就算基洛夫过于显眼,敌军可以快速组织防空力量,他们也会在绝望中发现无法击破铁幕粒子形成的防线,眼睁睁看着基洛夫慢慢悠悠飞到自己的头顶——所谓慢慢悠悠只是因为基洛夫过高的飞行高度形成的视觉上的错觉,实际速度苏联官方从未公布,盟军方面测算得到的最快航速能超过50km/h,反正比你的两条腿跑的快。不过,给基洛夫安装的小型铁幕装置工作功率无法与基地里的大型铁幕装置相提并论,在受到打击时因为铁幕粒子过于稀薄,会有一些粒子挣脱力场的束缚导致基洛夫的防护能力下降,必须由小型铁幕装置不断补充,铁幕装置的能量耗尽时基洛夫就会变成皮薄馅大的活靶子;后来还出现过基洛夫在航行时尾部蒙皮莫名严重受损差点坠毁的情况,基洛夫驾驶员也注意到当开启液氧煤油发动机时铁幕装置的能量会被快速消耗,设计师们也意识到发动机在大幅提升基洛夫飞行速度的同时,尾焰会将大量铁幕粒子吹出,这方面还基本没有解决方式,如果不用铁幕粒子将整个发动机包裹起来,那么尾部就会出现一个防护缺点。军队在实战演练中仔细权衡其提供的机动性后还是要求保留了火箭发动机,但是驾驶员需要严格限制开动时机,以免飞行途中造成不必要的战损。


       在与盟军战争的初期,飞艇的蒙皮并没有做任何装饰,那黄色偏一点绿色的装甲在高处看起来就像一个飞行中的腌黄瓜。盟军士兵们之前从未见过这种怪诞的兵器,而且基于齐柏林飞艇极易被击毁的先例,于是都把它叫作“腌黄瓜级飞艇”。这让一度让原本代表着苏维埃力量的飞艇成为了盟军士兵的笑点。但很快,它在战场上恐怖的表现深深地震撼了前线的每一位士兵。没有一位前线士兵再敢于轻视这些“腌黄瓜”。听闻风声的苏联高层发出了“涂装就是战斗力!”的号召,如何让这个“腌黄瓜”成为震慑敌军于千里之外的恐怖兵器便成了令年轻的苏联设计师们头疼的问题。一次偶然的经历,负责涂装的设计师听到了在战斗中幸存的盟军俘虏称苏联军队为围猎的“恶鲨”,便想到了把鲨鱼头涂在飞艇头部。这样既方便友军了解前进的方向,从而使得这种巨大的飞行器能够编成极密的编队集群作战,也能震慑敌军于千里之外。


      不过又有设计师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认为这样会让盟军飞行员复发ptsd:让每台基洛夫携带一些合金丝便于锚定在要塞附近,不仅可以充当防空气球使用,还可以节省燃料。顺带的是他们觉得既然各国的重型轰炸机都搭载了尾炮,没道理不给基洛夫这么大一个空中要塞也安上,不单单能强化作为防空气球的防空属性,行进中也拥有了自卫能力。于是图波列夫航天局为基洛夫加装了三个炮塔,两个位于艇身,一个位于艇首,艇首为双联装57mm防空炮,艇身两个炮塔则为单门57mm炮,这四门57炮可以以十发为一轮的设计发射带有近炸引信的炮弹,对接近的敌军战机造成致命的打击。     


       当然,真正需要考虑人身安全问题的是基洛夫的敌人们。仅仅一台巨型飞艇就足以毁灭一整个基地或一整支装甲师,如果这还不够吓人,近来还有报道声称苏联正在研究从海上工厂生产基洛夫并为它们装备更强武器的方法。这样的报道也可能是失实的,举例说,苏联坦克厂从物理上根本不够空间生产基洛夫,但有些人坚持认为这些在前线常见的坦克厂其实是有能力制造飞艇的。一般来说,基洛夫都是在后方组装完成派往前线的,但克拉纳斯的天才设计让基洛夫可以折叠,到战场装配完成抽空气体,装载弹药就可以升空作战,几乎每个苏联指挥官都可以在前线部署这种可怕的造物。



作战摘要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数点关于基洛夫飞艇的情报:


•精兵强将——基洛夫飞艇需求量极大而产量不足,虽然越来越多的苏联空军基地被批准生产这些飞艇,其建造仍然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金钱。在生产工艺的逐步精简优化后,基洛夫的生产成本被控制在了可接受的值,相比于其作战效能甚至称得上物美价廉。但是由于艇载小型铁幕装置的存在,基洛夫驾驶员的培养成了主要的问题,苏联高层可不想看到红军的最强兵器落入他人之手,铁幕技术被敌人获取将是灾难性的,所以每艘飞艇上都会有一名信仰坚定但职位不高的战士把关,当基洛夫有被敌军俘获的可能时直接爆破弹药库从内部完全摧毁基洛夫的小型铁幕装置。


•爆炸潜能——虽然击落基洛夫确实是件壮举,但巨兽终归有陨落之时。物理学家都推断那么大量的燃料和炸弹撞击地面的时候肯定会造成灾难性的殉爆,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截击这些飞艇时请务必注意地面上的平民和己方单位。(因为是鲨鱼头,所以是鲨掉)


•无限轰炸——千万别小瞧了基洛夫的航弹威力和他的载弹量,在足够的当量面前一切防护都显得软弱无力,最坚固的工事也会被基洛夫从超高空(2wm以上)投掷下的制导钻地弹的动能直接贯穿,然后在一朵蘑菇云下崩坏瓦解。基洛夫同样搭载了后续统一研制的磁暴装药炸弹,让其拥有了一定的反潜能力,对地面各种目标的杀伤力也更强了。


•全副武装——基洛夫拥有凶悍的防空火力,铁幕装置提供的强大防护使其坚不可摧,想拦截他的空军必须时刻确保自己的安危,而敌人也总是会心惊胆战的调集过量的防空火力,为苏维埃的空军创造大量缺口,利于双刃挂载部队突入闪击。


•液氧煤油发动机——其提供的澎湃动力让如此巨物可以横冲直撞,但是经过数次交战后,前线指挥官推演的结论是大多数情况下敌军的防空火力对基洛夫造成的伤害可能还没有火箭发动机喷掉的铁幕粒子损失大,所以苏联指挥官也陷入了这样的一个难题,敌军得斟酌到底要组织多少防空力量,而基洛夫驾驶员到底应不应该开启加力呢?


•鲨鱼涂装——基洛夫显眼的艇首涂装能让敌军在上百公里外分辨出来,虽然这样不利于隐藏,但是巨大的艇身和超强的破坏力所带来的的压迫感能为敌军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在战场上得以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装甲升级——防护过于强劲的铁幕粒子让基洛夫自带的还算够用的装甲成了鸡肋,到底是削弱基础防护全交给铁幕去顶,还是强化点本体让铁幕粒子耗尽后基洛夫仍然能飞回来呢?克拉纳斯永远不缺创意,他们选择适当削弱铁幕力场的强度而又增厚了基洛夫本体上薄弱部分的装甲,保证大部分攻击无法侵彻铁幕装甲后,部分能触及本体装甲的火力也是强弩之末全部木大,这学习自神州麒麟坦克电磁盾的设计思路,可惜苏维埃的装甲技术世界第一,麒麟可没胆子接下一发152。





原稿日冕化修改:超菜的610(B站)

修改:AD公元,麒麟

重置:Garka

头图来源:BV1nr4y1k7pL,侵删


【日冕同人】背景设定——基洛夫级实验型空中堡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