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庞众望: 父母皆残疾, 744分考入清华, 校长亲自登门


没有接受多么优质的教育;没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母亲生来残疾,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庞众望的人生,从小就在“苦难”和“更多的苦难”中度过。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长大的孩子,一定是自卑的、瑟缩的。庞众望不一样。2017年,他以744分的高考成绩成为2017年河北省沧州市的理科状元。更难得的是,他阳光、乐观、坚韧,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2017年,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带着录取通知书,亲自去了河北沧州庞众望的家。他想看看,这个能以744分荣获河北理科状元的孩子,到底长什么样。一进门,他就愣住了。除了几张破旧的床和桌子,家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整个屋子潮湿阴暗,地面凹凸不平,墙壁经年累月被烟熏成了灰黑色,唯一稍显干净的一面,贴满了奖状。邱勇十分震撼,他没想到,一个理科状元竟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得知家里有人来了,内屋里传来喊声。没过一会儿,一个坐在轮椅上,看着有些营养不良的女子出现在大家面前。庞众望没有任何拘禁,他大方地向人介绍:“这是我妈妈。”庞众望的妈妈叫庞志芹,从小就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因长时间爬行双腿发炎,最后只能截肢。先天残疾,后又瘫痪,庞志芹只得嫁给同村一个患有间接性精神分裂症的男人。他就是庞众望的父亲。1999年,庞志芹不顾所有人反对,生下了儿子庞众望。众望,众望,所有人的希望。得知儿子没有遗传自己和丈夫的任何疾病,庞志芹无比高兴,她觉得这是老天的恩赐。

为了好好养育儿子,没读过一天书的庞志芹经常把侄子叫来家里,让他给儿子读诗。她告诉自己,无论再苦再难,一定要供儿子读书。可现实是残酷的,全家只靠年逾七旬的公公婆婆一点微薄地收入过活。为了让儿子早早上学,庞志芹坐在床上没日没夜地做针线活,丈夫不发病的时候也会外出打些零工补贴家用。就这样,庞众望5岁那年,终于上了学前班。可就在这个时候,不幸再次席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庞众望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当时,所有人都劝庞志芹放弃治疗。可庞志芹不愿意。为了给儿子治病,那段时间,庞志芹就坐在轮椅上让父母推着自己去借钱。皇天不负苦心人,庞志芹终于凑够了4万元钱,为庞众望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病是好了,可本就入不敷出的家,却因手术费背上了巨额债务。即使是这样,看着健健康康的儿子,庞志芹就觉得非常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