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大学霸到一线制作公司调色师,我的调色心得分享

今天的调色经验分享来自HOMEBOY第83期线下班的朱迪同学。短短几年时间,朱迪已经成为业内炙手可热的制作机构中一名小有成绩的职业调色师,作品的数量和品质都远远超出了小编的想象。
更难得的是,她还是一名妥妥的时间管理大师和多项技能加身的斜杠青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朱迪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好,我叫朱迪,93年,坐标杭州,目前是与光同尘inhouse调色师。
我合作的艺人有,王一博、徐峥、宁静、张雨绮、王耀庆、郎朗/吉娜、张一山、万茜、毛不易、李诞、黄龄、VAVA、乃万、盛宇、GAI、李大奔,等等。调色作品包括:
艺人类(部分作品截图)

美妆类(部分作品截图)

MV类/复古类(部分作品截图)

一
我入行调色是非常偶然的一件事情,在大学的时候,我甚至没有听说过调色师这个行业。那时刚毕业的我在选择工作时,虽然有名校光环,也还是陷入了迷茫。
2012年,我以664分考入浙江大学,顺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广电新闻学。学院的老师们知识丰厚,见解犀利,富有个性,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毕业多年现在我还是会偶尔回去听老师们的讲座,感觉受益颇多。
大学学习之余我玩过乐队、吉他弹唱,剩下时间都在打lol(哈哈学渣一枚),快乐地度过了4年的大学时光。

毕业后,本来以为靠着浙大的光环就业会非常顺利,但是事实上没有作品没有经验,就没有好的传媒公司要,而我们的上课模式更偏向于理论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是在实践经验上,跟浙传和美院的学生没得比(非常现实)。
毕业后的前几年,我一直在做创意策划岗位,做很多很多的ppt,也一直在频繁跳槽。在那几年的磕绊中,我清楚了自己的性格其实更适合幕后研究技术,用成果说话,我并不喜欢通过和人social来得到一些东西。
有次我偶然看到了身边的同事打开了达芬奇,被简洁优美的界面吸引,也知道了还有调色师这么一个细分职业,可以为影像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二
回首我过去几年做的最正确的两个决定,一个是在看不到未来的工作中毅然裸辞,找到了HOMEBOY系统的学习了调色,自此打开了调色的大门。

第二个是学成之后回到杭州,非常幸运的加入了与光同尘。
那时候公司初起步,只有7个人,都是有朝气的年轻人,大家相处很好像家人一样。特别感谢我的师傅发灵(现在是与光CEO),在当时也算杭州小有名气的调色师,在我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接纳了零经验的我。在师傅的培养下和巨多项目的磨练里,我与公司一同成长,快速吸收学习,半年后就开始了独立调色,一年后成为公司主力调色师。

我最喜欢调色的一点就是,结果用眼睛看,不用靠嘴说。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不好看。

三
下面分享一些在我在调色上的个人见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暗部“脏”并非一无是处,画面的色彩层次很重要。
我真的很怕看见调色调成一片,尤其是一片黄,这种颜色我是不能接受的。调色师一定要尽力让画面颜色有层次感,除非是某种特定的单色,但是单色也需要找层次。
首先是暗部的颜色决定了整个画面的基调颜色,很多人都担心的暗部“脏”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也要分情况处理,暗部并不总是一定非要回正,很多情况下,暗部有丰富的颜色是画面有层次感的关键。(当然最黑的那个点往往还是黑的,只是暗部这个范围内,可以有很多作为)
这是与猫的树导演合作时参考的韩剧《二十五二十一》,这个剧的画面反差可以说比较“脏”,有浓浓的韩剧风格,暗部的颜色尤其丰富,注意看头发处,充斥着明显的蓝紫色。

这是我最后给出的调色单帧。网剧《见面吧》的最后成片。同样暗部充斥着蓝紫色的色泽。同时跟韩剧相比肤色更友好些,整体通透一点。

其次,调色时选择的颜色关系也很重要。颜色的层次感在我看来是一个由深到浅,由暗部到高光的渐变关系,如果把这两极在色轮上指出,比如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橙青调(orange-teal),暗部青,高光中间调橙色,色轮对应关系如下图,过去的20年里,OT色调一直在好莱坞影片里占据一席之地。

当不知道怎么调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青调子肯定不会出错。但我个人觉得OT在市面上会出现的太多了,看的有些审美疲劳,能不能找找新的颜色关系呢。看一下色轮,把这根杠杆稍微转动一下,就会得到几组新的颜色关系,紫色-黄色/蓝紫色-橙色,如下图。这种紫色、宝蓝色是在国外电影/剧中呈现的更现代前卫的颜色。我个人比较喜欢。

我最喜欢的美剧亢奋,这个剧的颜色真的很好看!疯狂截图!


其次,单色画面不好调,因为很容易调成一片,比如是黄色基底的画面,可以尽量把这个杠杆角度拉大,离得越远越具备颜色的跨度,可以呈现的色彩也就越丰富,比如让颜色从暗部紫色-高光黄色有一个过渡关系,如下图。

这个是我非常喜欢的gucci广告。它看上去虽然是灰灰的,但是颜色关系是有层次的,一个漂亮的紫色浆果色到淡淡的黄色的过渡,是我钟爱复古的色调。


我自己的作品中,这些单色画面,同样通过找色彩关系,建立起画面的质感。
爱乐之城这个TVC,场景大面积正红色,灯光暖色,本来很容易调成黄色一片,但是我有意地把暗部轮往紫色带了一些,仔细看人物脸颊上出现一些紫色到黄色的过度关系,这样画面就会层次丰富很多。


《blank me》的这条颜色受到很多导演朋友喜欢。本身画面基底颜色就是正常的黄色布景,我当时偶然轮子转到了藕粉色,感觉不错就用了。暗部紫色过渡到高光米色,中间调透出低饱和的藕粉色做为主色调,高光还带有一点细腻的珠光感。是我擅长的轻复古调子。有时候调色真的就跟画画一样。
当然,反差更重要,上述这几个片子要是调成大反差,波形顶天立地,那就不好看了。


2.实用的审美图库分类,快速给到客户灵感
建立自己的公共静帧调色库是每个调色师都会做的事情,看到自己喜欢的颜色,大家都会截图保存,然后扔进达芬奇的公共静帧,希望下次做项目的时候可以参考。
然而随着图片的量变得非常大,我们往往不能最大化利用曾经保存过的图片。我想分享一个比较实用的小细节,可以帮助大家快速获得想要的参考图。

一般来说我们要调的画面都会有一个明显的基底颜色倾向,由本身的场景、服化道、灯光决定。确定了画面本身的颜色基调是什么,再想想想要调的色彩,是单色还是复合色?复合色的话会用到哪几个颜色?去对应的颜色图库寻找参考就好啦。一般来说,为了整体颜色规整,画面倾向最多2个颜色差不多了。

如果客户在现场调色,你可以利用这个分类很快给到他一些灵感参考,而不是再去翻找以前的视频,大大提高沟通效率。
3.客户沟通
我自认为与客户的沟通能力还算不错。其实与客户相处就跟朋友相处一样,能够感同身受对方的处境,为什么对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一切就变得很清晰明了。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自己有一次去拍肖像写真,自己做了一回客户,选照片,提调色要求(好爽)。我本来因为自己做调色的,会对平面调色的接受度大一点,但是实际上我最后选定的成片都是又白又亮,光比很平。可以说非常讽刺了,哈哈。
自己做了一回客户以后,就完全理解了为什么所有调色师都绕不开的一个需求“要白!要透亮!”,很简单,因为这样人好看呗,产品好看呗。所以一般来说我不太会抱怨客户提的一些奇奇怪怪的要求。可能当我站在他的位置时,我也是这么思考的。
当然如果在客户接受度ok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努力跟导演一起创作风格化的作品。
四
干后期的确绕不开加班这个话题。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后期很苦逼的原因。我想说的是,加班是肯定有的,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在我的工作日常中,一天同时三四个项目在进行中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记得以前加班最多的时候,我甚至调到走火入魔神志不清,哈哈,当时我连续高强度加班后睡的半梦半醒,睁开眼睛问男朋友,“你这个画面,要调吗?”就是我眼里此时看到的他的这个画面,我也当做要调色的一个工程了,是不是很可怕。现在想想挺好笑的,当时脑子里全是调色画面,做梦都是色轮往哪里偏一点。
现在就好很多了,比较从容镇定,首先能够自己跟客户对接好,时间就可以自己灵活把控了。其次注意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把时间管理好。经常有客户朋友说我手速快,可能跟我是急性子有关系,动作比较快不拖泥带水,看到别人动作慢都巴不得帮他做了,哈哈。

最后,大家记得劳逸结合,空出来的时间多多享受自己的生活。特别保护好视力!调色师的眼睛多珍贵呀!
有时候加完班半夜了,我会提着滑板出去溜溜,放松心情。

音乐一直是自己的爱好,宅在家里的时候,我喜欢找一些金属solo曲目,挑战手速。

高低给大家整一段
生活中我一直对所有事物保持好奇心,多接触多尝试,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新鲜事物。

我的Show Reel
我的新片场名片:有调色需求的朋友可以在新片场私信我。欢迎交流。
https://www.xinpianchang.com/u10277442

最后,如果你也有一份调色的职业理想,想通过专业系统的调色学习,让自己多一份职业竞争力。
欢迎加入HOMEBOY调色培训学习。微信:13126516291。我们期待与您沟通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