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民营经济31条为马小秋等民营企业家带来发展新机
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发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首次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对此,中国企业(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中心会长,深圳马氏盛族董事长马小秋女士表示:“民营经济31条的出台,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利好。”

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常用“56789”来概括。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马小秋会长认为,缺失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这一环,那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将无从实现。
作为深圳本土杰出的民营企业家,马小秋带领马氏盛族披荆斩棘,一路走来,收获无数赞美和肯定。十多年来,马氏盛族积极布局健康、文化、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已成为一家多元化产业跨国集团。在马小秋董事长的带领下,公司积极发挥企业经济价值,勇于担当企业社会责任,受到社会大众一致好评。

马氏盛族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这块土壤。近年来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构建起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和发达的地区之一。马小秋会长说,粤港澳大湾区有着远超旧金山湾区的人口数量,以及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如何用好粤港澳大湾区这块民营经济发展的宝地,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深刻的课题。
马小秋会长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创下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截至2023年6月底,全省登记在册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共1665万户,居全国首位,为广东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夯实了基础。广东民营经济单位数、实现税收、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已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

就拿马氏盛族所在的深圳而言,截至2022年底,深圳民营企业237.9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7%,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5.9%,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深圳外贸进出口的62.1%,贡献税收占比约70%。
尤其是2022年深圳新增市场主体52万户,累计394万户,居全国城市第一;近日,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深圳共有310家企业通过审核,新增数量全国居首,至此,深圳小巨人企业已累计达到752家,提前并超额实现了2025年深圳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600家的目标。

积极的政策、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去年以来,深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或惠企、或鼓励、或扶持的利好政策,极大促进了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信心。如今,民营经济31条的发布,更是为民营企业指明了方向。马小秋会长表示,《意见》的发布让人充满信心,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马氏盛族将坚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飞往更广阔的天地。
同时,作为中国企业(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中心会长,马小秋女士将矢志不移,带领服务中心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与党的二十大部署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稳就业、促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