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宁人说】上杨区的“小女儿国”童话
温馨提示:1、文中涉及人名地名设定均为游戏剧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2、珍惜美好生活,杜绝超前消费。 《闵宁人说》匿名投稿。来自闵宁区。 在阳城市第3大区,上杨区,多数家庭的一家之主都是女性,这是历史原因所导致的。在上杨的传统里,苑(苑指的是家里年龄最大的母亲)和瑗(瑗指的是家庭里年龄最大的女儿)享有家里最大的决策权。刻板印象里,上杨的女人高大雄壮,皮肤黝黑,在其他区的男人面前一站都能让对方自愧不如。她们说话时带有严重的口音。尽管他们能流利谈吐,但是收到严格的宗族观念,在家里或是碰上本地人,仍然会用本地白话或是带白话口音说话。 2016年,上杨选出了一位女执政长官柳艳萍。随后柳长官在她的四年任期里推出了一系列妇女福利的政策。上到提高女性产假期间的补贴,建立独立的妇女医保,下到女性卫生巾免费发放。使得柳长官很快得到上杨区乃至市内诸多女性朋友的支持,并让上杨区称为阳城市内唯一一个女性人口大于男性人口的大区。 这些政策吸引周边大区的女性,让上杨有了“小女儿国”的称号。当然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小女儿国”会成为其他区女生的逃避天堂。 试想一下其他区的男生在与女生相处时,一旦男方使女方不满意了,女方就可以去上杨生活为理由离开男方,“小女儿国”就成了女生谈判的资本。又或者是女生在父母面前产生矛盾,选择离家,上杨必然是她们的首选地。 柳长官“在位”四年的这些政策,本意是为了服务当地的优质女性,促进女性就业平等,为其他大区树立平等的榜样。但现实是,大多数本地市民对政策的态度更多是质疑,认为这是一种风险投资。政策落地后,反而吸引到外来女性,尤其以那些叛逆离家,小情绪闹分手而来到上杨的女孩们为主。她们一到上杨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可能是她们享乐到没有烦恼了吧。她们不知道上杨本地文化里的苑或瑗,也不知道这等福利不是为他们开设的,却会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 2020年,柳长官卸任执政长官。新上任的执政长官汤凌志是一位男长官。汤长官上任以后,才发现了柳长官这一系列“柳长官式政策”的背后支持:擅自挪用上杨区规划区值,以个人名义向三家银行贷款,具体金额直到今天(2023年3月11日)仍未公布。 尽管没有说明有多少,可以试算一下。区值是额外完成服务器产出指标后的结余。生存区完成产出的指标以矿物收购为主,创造区以地标地产产出为主。创造模式时期,生存区矿产收购数量趋于稳定。若生存区超额完成产出指标后服务器不会额外收购,只能按服务器规则以贷款形式发放给创造区,由创造区上交获得多彩币,并按利率向生存区支付利息。 根据《闵宁日报》报道,在柳长官在任四年,生存区每年完成产出指标在20%以上,其中70%流入上杨区。按照2019年数据,四个生存大区(甜水区2023年才并入阳城市,因此这里是四大区)平均区值为1998万多彩币,一年是7992万,四年为31968万,按多彩二服银行年利率3.36%计算,上杨区需偿还贷款33042万。上杨区2019年区值2646万,位居全市第二。假设上杨区每年区值保持此值,需要13年才能偿还。这仅仅是上杨区的贷款,柳长官向三家私人银行贷款了多少钱仍是个未知数。 “晚了,柳长官为了这些人把上杨攒了十几年的钱全赔进去了。我来错地方了。”汤长官本想上任第一天就取消所有优惠政策,及时止损。然而这不是一刀切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和历届长官一样“碌碌无为”就能一笑而过。 取消优惠政策后,上杨区在最初并没有引起特别广泛的讨论。因为福利的受益者大多与福利单位或群体签订了协议,协议中要求单位承担福利支出,上杨区结算日后一个月内陆续向单位补齐。尽管汤长官取消了福利预算,但单位默认协议依然生效。 上杨无法提供补偿,一些单位为了减少损失,拒绝上交矿物与地标地产,导致区值一落千丈。2020年12月24日,上杨区年度结算日。上杨区宣布2020年上杨区未完成指标,区值-121万,位居全市第八,为上杨区成立以来最低值。同时,汤长官宣布任何柳长官时期的女性福利协议非法。由于上一任期长官未贷款仍未偿还完毕,如果2021年第二季度结算结束前不能补齐区值,则还需要向生存区继续贷款。如果2025年第二季度结算前仍不能本次任期和上次任期的贷款,则会产生复利,届时上杨区的状况会更为危险。 “本以为结算日后,大家都能理解上杨区的难处,结果却是迎来那些受益人的谩骂。”顺着骂声找到源头,原来是柳长官的“又一个杰作”。柳长官在任四年,受益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团体。他们并不关心上杨区的未来如何,而是柳长官未来的路怎么走,还能不能围绕着柳长官这一中心。为此,他们自发组织,为柳长官进行筹款,最终筹集两百多万多彩币。而目前这比资金不知去向。有人说交给了上杨区,也有人说还了柳长官的私人欠款,人们更相信前者。 “柳长官无私发钱是好人,汤长官无为吞财是坏人”是在当时社交平台上出现最多的声音。柳长官真的是好人吗?汤长官真的无为吗?2020年3月以来,汤长官不断收集证据以证明协议非法,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合作,推行更切实际的福利政策,切实解决上杨区的贷款问题。受益人们并没有积极协助上杨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反而通过舆论攻击上杨方面的努力。帮助上杨区渡过难关的,反而是上杨区的“死对头邻居”们伸出了援手。 上杨区位于阳城市中东部,与新良、海芸、闵宁、高江四个大区毗邻。由于上杨区一些特殊的“传统”,上杨区与他的“邻居们”都有矛盾,其中闵宁与上杨矛盾最深。闵宁区与上杨区领地纠纷问题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2018年闵宁第二次下岗潮最为激烈。两年后,2020年的这次柳长官事件,闵宁抛开了几十年的矛盾,从区值中扣除521万多彩币为上杨区偿还欠款。高江区与上杨区曾因灰客问题爆发冲突,柳长官事件发生后,来自高江区的一些冒险公会与半客群体发起众筹,筹集到了290万为上杨区偿还贷款。 “有时候我在想,我在守护什么样的人。自己守护的人在攻击我,自己的敌人却在帮助我。”汤长官说,“即使没有人支持,我在落魄时受人火炭,我也应继续履行我应尽的责任。”事实证明,“柳长官式政策”在上杨区是民心所向,其失败原因是没有“对症下药”,模糊的受益人具体界限使得福利不必要流出区外。要让“柳长官式政策”得到社会正反馈,必须明确受益人能带来的社会价值。限制福利尺度,进行个人社会价值评析,让真正对上杨区有所贡献的人得到放心的福利,实在的优惠。 2022年中旬,汤长官基本完成了分控分层福利制度体系的建立,出台《上杨区福利受保条例》,在确保上杨区各项政策正常运行的同时,福利支出锐减37%,受益市民数量减少55%。 而那个曾经崇拜柳长官的团体又在作妖。她们长期在互联网上抹黑、攻击上杨区及上杨区工作人员,刻意阻挠分控分层福利制度的建立。在网上她们自称是受益人,惯用的伎俩是向对方提出一个可满足的请求,却给出一个不合理的方案,尽管对方给出了合理的方案,她仍然得出福利没有实际落实,或是对方不重视,甚至是歧视女性的结论。例如:上杨区某工厂员工批评工厂里的福利幼儿园做的饭菜不如她自己做的好,要求幼儿园的厨房按她的做法去做。而园方表示幼儿园有聘请本地资深的营养师指导厨师烹饪,而她的做法会导致菜品油盐含量过高,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再例如:一位顾客抱怨上杨区某商场内的冰柜不能储存母乳,要求母乳也能和其他饮料一样贮存在公用冰柜里,商场负责人表示母乳可能携带细菌,会污染冰柜内其他饮品。 汤长官遍历了这些故事,才知道柳长官做的一些事确实是有意义的。那些受益人们在一些特殊场合下确实有需求,推崇福利制度的目的是尊重她们的需求。但让福利制度逾越道德、法律,或者侵犯他人、集体的权利来满足受益人个人的权利,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就比如超市里冰柜的职能是储存用于对外出售的饮料,那么储存母乳超出了它的职能,因此不能视为合理请求。2022年9月,《上杨区福利受保条例》第2条新增规定,受益人不得要求福利单位提供超出本身职能的要求。第9条更新规定,受益人有特殊需求时,单位应在不超出协议规定义务的前提下,按受益人要求解决需求问题。若无法满足或受益人方案无法执行,由基础福利单位提出解决方案,受益人可选择采纳。此外,本次修订还明确了福利单位与受益人之间的行为规范。 条例修订后,刁难福利单位的受益人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网络上的骂声依旧。从福利单位的反馈上看,条例解决了大部分矛盾。如果骂声依旧存在,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即非受益人。2022年12月,上杨区联合多彩二服网络安全协会,排查有诽谤行为的市民。行动期间,上杨区确实收获了一些宝贵意见,不断改进条例内容与解释。而那些无理由无差别攻击的市民,在网络上的诽谤已构成违法行为,只能移交法办。 2021年上杨区区值631万,2022年为1265万,算是迈入了正轨。汤长官在任两年,审判柳长官,到完善“柳长官式福利”制度,只是证明他只是个想做好长官的普通人。“上杨区受伤了,但没人知道。可能我们要用十几年的时间去治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