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浪漫主义与疯狂的电影之花
首先谈谈画面与色彩方面,对于专业名词我是一个“纯路人”,我只有简单的两个字——“舒服”。这部电影相对于新海诚电影中的融进现实里的唯美感,更多的是一种“轻柔”的张力,它以一股色彩细腻的镜头再配上摄影视角生动的转换,让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似坐着过山车般随着镜头体验电影,可谓是——“绝”,同时,在总体画面上,多以明亮的色彩渲染情绪,让人看得真的直起鸡皮,而在转折点处,则以暗亮的色彩为核心,这招使观众更能直接从画面感体验到角色的情感氛围。
谈完电影的“外”,再来论一论这部电影的“内”吧。看电影既可以消遣时间,也可以浪费时间。看一部好电影容易让观众沉迷其中,即便是结束了,也可以在闲暇之余莫名想起,然后回味一笑,而以之相反的烂片就不用多说了,怎么断别好坏?这倒是哈姆雷特问题,而在我主观认识中,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足以让人在失意中博你一笑,一部能够在你片荒时可以冒出头让你回忆的电影。
故事主轴围绕着“拍电影”这一条路走下去,然而就这一条路上有着不同个性的花朵等你去看,有一生始于电影一生爱于电影的、有为了幼小为了演员梦起早摸黑打杂工的、有出走半生终活出自己人生的、还有金毛傲娇(错乱),正是这一路上这群鲜艳的灵魂滋养出这些观众触及内心那抹孤独的色彩的风景,这部电影不会让观众觉得无芳。剧情也很是紧凑,这里面我闻到一股浓厚的浪漫气息,孤独的身影在电影院等到落幕到最后一个字母的样子,竟是一段幸运的开始;而那个在雨天一声“请调转方向”,何曾不是自己身边嘲笑自己的影子的声音,可即便如此,一开始相信自己的那份心也不是是那天的夜雨可以淋湿的。在“疯狂”方面在电影里也笔墨也很浓厚,大胆任用新导演拍电影,启用先前毫无参演经验的演员,敢于投资重演的电影,但凡失误一步,这一路上的风景会直接转到火山口,可“疯狂”的行径背后却是一路初心的“梦想”二字,也正如里面那句“活着,就是不断做出选择”,他们这群“固执”分子宁愿拖着病体工作也·要活着看到电影的完成,宁愿冒着饭碗被砸的风险也要说服上层投资故人的希望,他们的行为处处透着“疯狂”,却不失“活着”的浪漫。
梦想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在电影里我看到我在时间之海中丢失的一娑娑碎片,诚然,活着,就是不断做出选择,而我在活着中,选择了柴米油盐。这真是一部好电影啊!大老爷们还一边吃着荔枝一边哭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