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MBA的卷王在哪里?这几所211院校的考生要小心!
网报截止,买定离手,任何人心理多少会有些忐忑。
对于一些考生而言,我会给他们祝福,因为他们填报的志愿难度确实不大。
也有些盯着热门院校,尤其是全日制MBA报名的同学,我们也要给他们鼓励,毕竟,勇于迎接挑战也是职场人的一大优秀特质。
领袖曾说过,对于敌人,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就凭自己的经验和分析,给大家盘一下在MBA/MEM/MPA这些专业中,哪些的报考难度会更高,也让大家能够在最后阶段真正地重视起来。
由于值得盘点的院校太多,我会拆分为多篇推文进行分析,也会将全日制和非全分开盘点。
今天这一篇,我们先从热度最高的几所全日制MBA开始。
中国政法大学
今年的中国政法全日制MBA,我觉得是第一个会“爆”的项目。
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
全日制MBA,可以吸引来大量三战考研的年轻人。
一线城市的天然吸引力
相较而言不贵的学费
招生名额大幅度缩招
“政法”俩字,在目前这种“全民考公”的大环境下,会让人以为有更好的背书
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双减政策,大量培训机构裁员,使北京多出了相当多的“无业学霸”。
除了第五点是很多考生的“主观猜测”,其他四点都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尤其是第四点,从供需关系来说基本是难度直接翻倍的影响。
2022级招生简章
2023级招生简章
上下对比,可以看到相较于2022级的135个全日制名额,今年直接缩减到了63人。学费仍然保持两年12.9万不变。
至于分数,我觉得在前后两年如此巨大的招生形势差异下,已经没有任何分析的意义了,只能祝各位政法全日制的考生好运。
大胆推测一下未来的招生走向:今年上半年的调剂,政法为数不多的非全日制调剂名额在市场里是最为抢手的存在,估计他们也看到了非全这边的巨大“商机”。
今年政法的操作是一个很明显的“腾笼换鸟”方案,大幅缩招全日制并且扩招非全日制。在总体招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未来不排除进一步缩招全日制,将非全:全的比例稳定在3:1甚至4:1的规模,这也是大部分院校常见的比例。如果今年这样的调整仍然有不错的招生形势的话,明年全日制涨价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了。
华南师范大学
其实要论南方的全日制MBA项目,原本是轮不到华南师范的,即使岭院项目停招了,还有中山管院、华南理工、暨南大学在它排名之上。但和我们上文讨论的中国政法一样,他们也是有着“名额稀缺”的特点。每年招12人,说是全国最少应该没什么意见吧?
其实华南师范的全日制招生一直挺“迷”的。每一年的九月份,各个高校都会公布自己当年的招生计划,学费名额之类的数据都会公布。但华南师范基本上每一年!每一年!都会将全日制的招生名额标为“待定”。然后到了第二年复试简章公布时,放出个极小的数字。
每年九月的招生简章中,只显示招生名额“待定”
在第二年的复试简章中,招生人数仅12人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猜测——是不是他们的全日制原本报名人数就少?
看一下上图的“复试差额比例”便可知,非全的差额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8:1,即每9人里需要淘汰4人,而全日制的差额比仅有3:2,每三人淘汰1人,这是不合理的。只有一种可能——他们抬高了全日制的复试门槛。
是的,他们全日制的复试线划到了207分。仅18人进入了复试。
从拟录取名单来看,除了一位208分的复试逆袭成功,淘汰的均为低分选手。
录取最低分208,其次215
淘汰分数为207-211分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操作?
说说我的猜测,仅仅是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猜测。华南师范MBA项目可能是被限定了“录取笔试分”这个KPI(也有可能是专门针对全日制的KPI),因此通过画稿分数线,限制招生名额的方式,来控制录取平均分。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高考里部分高校的“超短裙招生”?其实操盘方式都是类似的。
当然,如果他们一直都是用这种方式来考核的话,学校的“涨价”动力就不会很足了,对于低预算考生而言,也是一个福音。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的全日制MBA一直都是广东最热门的存在之一。虽然华南理工有着985的头衔,但“国际化”的基因一直存在于暨南大学里,和“全日制MBA”这个天生适合开设IMBA方向的专业非常匹配,也因此在品牌力上能过力压华南理工,成为南方最卷全日制MBA项目之一。
7万的学费,也是他们的一大卖点。结合他们国际化的教学成本,基本上是半卖半送的价格了。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国际化门槛也要求很高。
我在之前的一篇推文中详细分析过暨南大学,这里我截取其中部分数据,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移步下文去看。
新卷王诞生?——暨南大学MBA2022拟录取名单分析
240分以上31人,230分以上76人,最高分255同时有3人!这拿去和CC专业比都不差吧?对了,3名255分的考生里面,有一位复试被淘汰!
因为拟录取名单里面没有明确标明全日制和非全,所以我就简单按照“定向”和“非定向”来进行区分,“定向”默认是非全,“非定向”默认是全日制。
全日制人数太少,就25人,所以样本分布只能作为参考,但208-225的分数,也确实不算低了。要知道,上文华南师范的全日制MBA,如此超短裙招生也才将将摸到207!
我知道,你们更想看的是那些淘汰考生都是多少分。我也帮你们统计了。
肉眼可见的,中间50%的区间范围比之前你们看到的所有箱型图都要大,这说明淘汰考生的分数分布非常广。对于暨南大学MBA的复试,我认为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点,真正在复试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筛选,不再以分数论成败。
最后一点,推荐信到底有没有用?我只能给出我这边统计的数据——有用!具体推荐信的作用,下图你们自己比对。
以上是关于暨南大学的2022MBA录取名单分析。简单总结,对于非全,分数不重要,复试很重要。对于全日制而已,尽量考高分。另外,推荐信很重要!
西南财经
西南地区的院校里面,川大和电子科技大学这两所985从去年开始轮流着涨价,慢慢地把西南财经的性价比给体现了出来。也因此,2022级的西南财经全日制MBA凭借两年不到八万的学费,成为了西南第一卷王。
当然,他们受欢迎不完全是因为便宜,还有“财经”这样一个光环的加持。一线城市打工人往成都涌入的越来越多,未来成都当地985及211院校的难度必然会水涨船高。
西南财经的招生人数,全日制仅45人
其实从复试分数线来看,西南财经也和上文的华南师范一样,适当使用了“超短裙”的招生方法,将复试线划到了192分高于国家线22分。看似不是很高,但实际录取名单里面,排名最后一位的考生笔试分数也高达207分。可以说,低分进入复试的全是陪跑的!
题外话:好像今天207这个分数出现次数有点多!
全日制排名最后一位笔试分207
实际全日制MBA复试线192
不过与华南师范不同的是,西南财经对于这种火热的报考形势,选择了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涨价!
从前一年的两年7.8万,直接跳涨至今年的两年13.8万,涨幅高达77%。
不得不说,这一步的魄力还是很大的。毕竟,985电子科技大学的全日制也是13.8万的学费。
但如果你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整个川渝,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这四所985211都没有全日制MBA项目。即使把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全日制MBA名额加一起也仅有83人(电子科技大学38人)。供远远小于求,涨价也是顺理成章了。
对于竞争形势的预判,砺锋觉得在大幅涨价形势下,西南财经的分数会适当下降,幅度应该是在10分以上,参考依据是去年四川大学的分数线变化。但即使如此,在全日制MBA中也是个不低的分数。
写在最后
其实很多时候,我对于MBA的报考形势分析不会太在意笔试分数。但在当前这个阶段,大家的重心肯定是放在笔试上面,毕竟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对于MBA\MPA\MEM这些非应届专业,通过后,对于工作履历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考察,才是复试的重点。我也会在后续给大家带来相关复试的一系列解读。
关注张砺锋,了解职场学历提升的所有维度
相关阅读:
国内的名校MBA好考吗?
乌鸦嘴——调剂到底是什么?哪些要提前注意的?
全国联考报名倒计时3天 ,最后核查这些信息
低分考生福音:B区院校哪些值得考?有没有异地班?
免联考MBA是个提升学历的好办法,但别混淆了概念
免联考的留服认证到底怎么才能拿到——留服公告的最新解读
整理国内常见在职免联考合作办学项目,看这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