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死亡搁浅》Prepare to Cry

2019-12-16 17:34 作者:吃Bagel的莫扎特  | 我要投稿

这个不是给年龄较小的玩家玩的游戏,虽然这游戏几乎没有分级;

这不是给享受游戏乐趣的玩家玩的游戏,虽然游戏应该充满乐趣;

这游戏也根本不适合拿来录制更不适合云通关。

死亡搁浅

上周末终于录完了《死亡搁浅》,虽然看起来拖拖拉拉的录,但是也几乎是把最近业余时间都拿出来录这个游戏了。送快递的时间着实让人抓狂,反复枯燥无聊。同时,还需要反复枯燥无聊的去铺路,绕BT的路,爬雪山过草地。

不得不承认送快递刷连接度真的很杀时间,头几天都是刷着刷着一晚上就没了,也没有什么感觉。送货确实有瘾,刷到手疼眼睛疼的时候才会突然醒悟过来,为什么我不去推主线?为什么在这刷支线?而且是刷10次也刷不满一颗星的支线。

See the sun set
The day is ending
Let that yawn out
There's no pretending

游戏的整个过程称不上富有乐趣,甚至是有些许痛苦,但也不是如鲠在喉的痛苦。这种痛苦过于平淡,就像每天需要上班上学的痛苦,每天需要来回通勤的痛苦。

游戏的整个过程显得很孤独,但是也不是令人抑郁的孤独。这种孤独也过于平淡,就像一些饮酒的夜晚,伴着初雪独自归家的孤独。

平淡的孤独和痛苦,再配上北欧风空灵的音乐和雨后的彩虹做背景,这一切都太像略带愁思的生活。好的文艺作品都能让你沉湎其中与之“共情”,与之“共情”换句话说也就是能看到自己。“共情”也是整个游戏做的最出彩的地方。

痛苦和孤独

看到这里如果你能去找到并播放BB主题曲(Death Stranding - BB's Theme - Ludvig Forssell feat. Jenny Plant),不论你到底玩没玩过这个游戏,都能明白我的意思,这种“共情”的触动比起孤独也好,痛苦也好,都更温柔热切直接。

当我玩完这个游戏,走到我睡着的3岁女儿身旁握紧了她的手,感谢小岛

正因如此,这个游戏不适合年龄较小的玩家,“共情”的基本来自生活阅历,如果你恰好和上面这位玩家一样是3岁孩子的父亲,我相信你比我更适合去体验这个游戏,在开始这个游戏之前,我还算一个相当讨厌小孩子的标准男青年,但是在游戏的最后,我想没有人会忍心看着“洛”死去,在那一刻,我们其实就“山姆”。

“洛”死去

“代入感”和“共情”的极限,需要恰到好处的铺垫。游戏全程伴随你的痛苦和孤独,就是铺垫本身。当游戏结尾,“山姆”一个人被困在冥滩的一处,为了让我们能够体会到这种绝对的无助,小岛就真的让玩家困在那里将近20分钟,什么都不能做,除了在冥滩上狂奔,什么都不能做什么提示也没有。等过漫长的20分钟,下面是所有人都想到过的画面。

冥滩的最后

归根结底,这游戏就和小岛自己说的一样,是一次全新实验。而且还是一个必须要自己上手玩,才能完全理解的实验。想去云玩这个游戏,我可以保证还没有看剧有意思。

如果你是一个内心敏感,生活阅历丰富的玩家,一定要自己玩一次。如果你只喜欢抢车球,你就永远不会喜欢这个游戏。

但是它还是个好游戏。

如果你想跳过所有理解这个游戏步骤可以看我的最后一期视频(完全剧透):

欢迎关注纯粹满足表达欲的莫扎特碎碎念专栏,还有莫扎特和柯南小姐姐一起录制的游戏视频更新。


《死亡搁浅》Prepare to Cry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