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视频文本留档:《日月前事》是古希腊神谱翻版?

前言
hello大家好,我是Helen。
前不久我发布了第一期原神神话考据视频,收到大家的广泛喜爱与支持,仅仅一天时间点赞量便破一千,欣喜之余我也立刻开始了最新解析的制作。
上回视频结尾说道,《白夜国典藏》不仅对原神世界观和历史进行了大量补足,更是借鉴,引用了相当多的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我在考证这些来源时不断地被米哈游的细致所震撼,若不是专门研究过古典文化,其中的许多典故根本无法被大众所熟知。有些名字,故事我也是在本次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才首次接触,真的是受益匪浅。
俄耳浦斯教
《日月前事》提到,第一王座的主神为原初之人法涅斯,自蛋壳中诞生。网上已有很多同好发现法涅斯出自古希腊神话,值得注意的是,法涅斯的故事取材并非来自主流信仰,而是俄耳甫斯教的创世神话。
俄耳甫斯教是古希腊的一支秘密宗教,因相信各类教义,颂歌和相关神话由英雄俄耳甫斯传授而命名。也许你不知道俄耳甫斯这个名字,但一定多少听过他的故事。
俄耳甫斯是阿波罗之子,擅奏乐。他的妻子欧律狄刻中蛇毒而死,俄耳甫斯悲痛万分,通过凄美的琴声一路抵达冥界的中心,并打动了冥王哈迪斯。冥王准许俄耳甫斯携妻子返回地表,但在到达人界时不得回头。可偏偏在抵达出口时俄耳甫斯回头确认妻子是否还跟着他,尚未踏出冥界的欧律狄刻因此堕回深渊。
与古希腊主流信仰不同,俄耳甫斯教信奉轮回重生,与原神中地脉循环,时间轮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该信仰建立在狄奥尼索斯的重生神话。在主流神话中,一般认为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宙斯与凡人女子塞墨勒之子,但是俄耳甫斯教认为酒神其实是狄奥尼索斯的第二世,他的第一世则是宙斯与浦尔塞福涅之子,别名扎格琉斯,而浦尔塞佛涅是宙斯与丰收女神得墨忒耳之女,后嫁与哈迪斯,成为冥后(嗯,宙斯老海王了)。在这版神话中,宙斯非常喜爱扎格琉斯,欲其成为接班人,赫拉得知后心生嫉恨,引来被宙斯推翻的泰坦神将扎格琉斯碎尸万段并吞入腹中。宙斯一怒之下劈死了泰坦,自泰坦的尸体中诞生了最初的人类。肉体继承自泰坦,灵魂继承自扎格琉斯。雅典娜抢救到了被吞噬前的扎格琉斯的心脏,交予宙斯。宙斯利用这枚心脏再与塞墨勒结合,诞下了狄奥尼索斯,也就是扎格琉斯的重生体或转世。
聊回法涅斯。主流神话认为世界本是一片混沌,自混沌中诞生了黑暗,大地与黑夜。(白夜国典藏最后的人名对照表中的厄尔玻斯、厄伯斯便是黑暗神的名字)大地女神盖亚独立生育了天空神乌拉诺斯,并与其诞下了泰坦诸神,泰坦神中以克洛诺斯为首推翻了天空的统治,之后奥林匹斯神又以宙斯为首推翻了泰坦神的统治。而在俄耳甫斯教中,世界最初存在的是时间之神柯罗诺斯。此神并非泰坦神中的克洛诺斯,只是因为名字非常相似而经常混淆。有一说认为时间之神诞下了混沌,埃忒耳和一枚世界蛋。自蛋中诞生了上文提及的天空,大地与原初之神法涅斯。也有一说认为是先有了混沌再有了时间之神和天定,必然女神阿南刻。时间之神与必然女神结合,诞下了怀有法涅斯的世界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世界最初就是一枚蛋,时间之神和必然女神化身双蛇缠绕于蛋周围,最终将其打破,自此诞生了法涅斯。总之无论哪个版本,法涅斯必定与时间之神相关。也许这就是原神中法涅斯的其中一位影子为时间之执政的原因。
人类的诞生
随着法涅斯的到来,第一王座与提瓦特原生的七龙王展开天崩地裂的世纪大战,最终第一王座取胜,将龙王和它们的臣民驱逐,并在提瓦特创造了人类。这段纪年所采用的名称很明显出自《圣经》第一篇章《创世纪》中的描述。上帝发现人类越发堕落,唯有诺亚笃信上帝,因此上帝命令诺亚打造方舟,带着他的家属和世间每种生物中的几对进入方舟躲避上帝降下的灭世洪水。洪水爆发数日后,诺亚放出一只鸽子确认洪水是否彻底退去。虽然鸽子返回了方舟,但嘴中衔有一根橄榄枝,暗示陆地已逐步浮出水面。又过了数日后诺亚才带着方舟上的各类生灵重新踏上土地。
《圣经》中的鸽子衔枝在后世衍生为和平的象征,但是在《日月前事》中鸽子衔枝却被用作了战争年代的代名词,这种反差感十分微妙。而箱舟开门对应了人类诞生。要知道在《圣经》中洪水前和洪水后出现过两批人类,而原神的人类历史是直接从“洪水”或“创世战争”后开始。我们是不是有理由怀疑第一王座之前还有更早的类似人类的造物,只不过因为是七龙王的臣民而被流放至“大海和大洋”?
直至葬火之年以前,人类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唯一被禁止的事情便是输给诱惑,而诱惑的通道已被封堵。这也符合《圣经》《创世纪》的开篇中亚当夏娃在伊甸乐园中的自在生活,直到蛇忽悠夏娃,夏娃又怂恿亚当吃下禁果,被上帝驱逐出境。夏娃说道禁果之所以是禁果是因为哪怕触碰它都会引来死亡。或许第一王座也以类似的理由告诫人类拒绝诱惑。蛇回答道,禁果并不会招来死亡,而是双眼被打开,获得与神同等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事实也正如蛇所说,亚当夏娃的神智大开,发现自己赤身裸体而产生了羞耻感。结合后文提及的阿布拉克被开启神智时的“目盲之年”,便可知对于双眼打开的描述是一种修辞手法,形容豁然开朗,突然领悟更高境界的一种精神状态,这又与我上期视频中对独目刻像和凯亚的独目的解读呼应。
许多玩家猜测圣遗物中的礼冠系列可能对应了箱舟开门之年直至葬火之年间的各类古老文明。个人认为礼冠系列可能发生在葬火之年以后。原因如下。
首先,正如主流猜测一般,我认为葬火之年胜利的是第二王座,冒充为第一王座统领提瓦特。假使是第一王座胜利了,根本没有必要阻止作为第一王座遗留文明的白夜国子民返回地面,更没必要将读过《日月前事》的奥洛巴斯赶尽杀绝。只有冒充的第二王座才会企图阻止任何“知情人士”暴露它的真实身份。
其次,第一王座时期的诱惑已被封堵,那么人类就不可能因为诱惑而获得与神明并肩的能力从而质疑神明的权威,礼冠系列中人们质疑天空这一行为就不太可能发生。外加目前并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第一王座灭绝过任何文明,反倒是我们熟知的天理(第二王座)已经毁灭了雪山,鹤观,层岩巨渊地下城,坎瑞亚等多个文明,礼冠系列中数个文明的没落更符合天理的手笔。
还有个原因便是因为提瓦特已知历史以及礼冠系列非常贴合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提出的五个人类时代,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
黄金时代的人们青春永驻,无忧无虑,不需要通过劳作便可获得食物。符合箱舟开门之年和狂欢节之年间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得资源的描述。
白银时代的人们会先度过长达百年的孩童时代,受到母亲的呵护。但成人后由于长期溺爱变得傲慢。因不敬神而被神明灭绝。这么听是不是非常符合礼冠系列以及诸多被灭绝的文明质疑天理的行为?另外,在原诗中提到,黄金时代与白银时代分别诞生于两代神明统领的年间。黄金时代对应泰坦神,而白银则对应奥林匹斯神。这很有可能是另一个暗示礼冠系列发生于第二王座年间的证明。
青铜时代的人们崇尚暴力,卷入了无边的战争中,非常类似三千年前的魔神战争。
英雄时代是半神英雄的时代,我们熟知的特洛伊战争等英雄事迹便发生于这个时候。联想原神的设定,拥有神之眼的人们获得了特殊的力量和成神的资格,堪比半神。
最后的黑铁时代中的人们失去了神明的眷顾,需要通过艰辛的劳作才能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信任全部崩碎,道德沦丧。目前提瓦特大陆还没有进入这个历史阶段,但这是否是在暗示提瓦特的终局将会迎来神迹,神明彻底离去,完全由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代?
亚特兰蒂斯
白夜国的国土在葬火之年的战争中落入海中,来到我们现在熟知的三界交汇地。这段描写神似柏拉图的《克里提亚斯》中提到的神奇国度亚特兰蒂斯。传说,世界之初诸神分封而治。亚特兰蒂斯成为海神波塞冬的辖地,后尤其子及其后代接管。原本此地的居民安居乐业,遵纪守法,但随着神明的血统逐渐稀释后,人性中的阴险狡诈占了上风,整个社会也因此堕落,最终被众神抛弃,沉入海底。《克里提亚斯》提出的神明直接教导辖地子民也对应白夜国人的祖先直接由天空传授知识,但我们尚不能确认是由法涅斯还是影子传达。
太阳之车
阿布拉克被开启神智后建造了大日御舆,未稻妻化的名字为“赫利俄斯”。在过阿布拉克的支线任务时他会提到,赫利俄斯是运载许伯利翁的太阳之车。不久后,小人夺权,以太阳之子法厄同为政治傀儡统治白夜国,每任法厄同到了一定年纪后便会被送进大日御舆中处死。
许伯利翁,赫利俄斯,法厄同,这三个名字均出自古希腊神话。回到我们之前提到的主流神话族谱。许伯利翁的另一个译名为许珀里翁,是泰坦神中的第一代太阳的化身。赫利俄斯是他的儿子,是第二代太阳神。而法厄同又是赫利俄斯之子。后世经常将阿波罗与赫利俄斯融为一体,但在古希腊的很长一段时间阿波罗更多的是以艺术神,预言神的形象出现,我们在下篇还会提到。来看看雅典卫城上帕特农神庙的三角眉饰,左右依稀可看到有人牵引着马匹。左边的便是驾驶着太阳之车的赫利俄斯,右边的则是驾驶着月亮之车的月神塞勒涅,赫利俄斯的姐妹。
法厄同无论是在白夜国的历史中还是在神话中结局都相当悲惨。年幼的法厄同恳请父亲将太阳之车借给他驾驶一天,却因为不能控制马匹而导致太阳之车偏离轨迹,部分大地灼烧殆尽而部分大地寒天雪地,不同地区的人们拥有不同的肤色便是摆他所赐。(不过还真有点道理,因为肤色以褪黑素沉淀比例决定,而褪黑素又与太阳紫外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宙斯得知后将法厄同劈死,他的尸体由此坠入海中。结合神话中致命的,高温的雷电,白夜国的法厄同们极有可能是直接被大日御舆烧死的。
三个比喻
接下来的三个比喻:太阳的比喻,忘忧莲的比喻,和树的比喻均为未来的预言。太阳的比喻对应小人利用大日御舆统治白夜国,忘忧莲的比喻对应反抗军反抗暴政未遂,在积攒资金的过程中失去本心而溃散,树的比喻主要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坎瑞亚的覆灭,要么是雷电影传说任务中在过去与将来种下神樱树。树的比喻我没看出有什么神话原型,但是太阳和忘忧莲的比喻很明显参考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洞穴理论和荷马的《奥德赛》中食莲者的故事。
洞穴理论描绘了这样的一幅景象:一群人生在洞穴中,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被锁链困于墙上,只能看到投射在洞壁上的影子,因此认定这些影子便是真实。有一天,其中一人脱离锁链,回头看到投射影子的设备,意识到先前的所见所闻皆为虚幻。他走出洞穴,看到了太阳和周遭的世界,明白之前的学识完全不能容纳世界的真谛。他返回洞穴,企图说服同胞挣脱锁链,前往真正的世界。但是他却沦为笑柄,被认为是在胡说八道,甚至会被众人群殴致死。此时,这位见证了世界真相的人有几种选择:是继续坚持将大家带出洞穴,还是重新适应洞中的黑暗留在其中,还是独自一人居住在太阳之下?
这个比喻妙就妙在它包括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的共通之处。你哪怕放到现在也完全受用。每个人对这种景象有不同的解读和抉择,这便是人生百态。
《奥德赛》是荷马史诗的第二部分,讲述了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花费十年时间才漂洋过海回到故土的艰辛旅程。食莲者是奥德修斯的舰队途中路过的一个岛屿上的居民。奥德修斯派遣了几名船员前去探查,船员吃下了食莲者送出的莲花,彻底忘记了返乡的目的,留在岛上不复回,一直到奥德修斯强行将他们拖回并禁止所有人食莲而重新扬帆。《奥德赛》中的一行人终是回归了返乡的旅途,但白夜国的反抗军们就没这么幸运了。
结束语
在记载了大日御舆建成之后十年的历史后,史官由此绝笔,《日月前事》的故事便到此结束。《白夜国馆藏》后三卷的内容都是关于各类专有名词的介绍。由于篇幅原因,我将放在下期视频继续讲解。
为了制作本期视频我翻阅了大量古典文献,查询了大量一手资料。对我个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游戏解析那么简单,而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我也希望我的发现对大家理解原神的世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