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博会各国展馆精彩放送
世博会是人类工业和创意的博览盛会,全球的产品和创意齐聚于此,致力于解决人类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问题。2025年大阪博览会将从2025年4月13日到10月13日在关西大阪的人工岛上进行。
这是日本于1970年举行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55年之后,第二次举办这场国际盛事,主题是"为我们的生活设计未来社会"。该主题反映了环境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世界博览会邀请参展商重新考虑我们的生活方式,展示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早在2020年12月,藤本壮介就公布了为2025年大阪世博会制定新的总体规划。这是一个巨大的环形结构,藤本在在最近的采访中透露了一些项目细节:
“屋顶不仅可以保护人们免受阳光和雨水的侵害,而且还很大,直径近700米。我们使用木制结构设计,由于规模和材料的影响而带来了独特的挑战。日本有着悠久的木料建筑传统,我希望能从中汲取灵感,并将其与建筑过程中的新技术相融合。这项工作不仅是第一次在这样大规模的工作中的极好的试验,也是创新建筑技术方面令人兴奋的挑战。”

藤本建议建造一个6万平方米的木绿色屋顶结构,设计直径约700米,反映了日本传统的木材结构,并将作为场地的核心建筑,上面提供景观同时保护游客免受雨水和阳光照射。游客可以在屋顶上体验一个可升降的空间,让他们欣赏天空,完全沉浸在环境中。由于这里位于大阪湾的中央,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天空。
下面蓝裕文化带大家去看看2025世博会的最新场馆进展。
一、捷克共和国馆
捷克共和国展馆拥有国际工作室设计的动态玻璃螺旋结构,名字叫做"雕刻活力",是作为一个在城市海滨长廊上可见的透明雕塑而出现的。建筑师们想要发挥活力和运动的概念,展示一个环绕中央礼堂的展览坡道。

向上的动态螺旋运动是理想生活道路的寓意,由此产生的结构拥有一个独特的轮廓,用连续的动线带领游客进行体育活动。它的玻璃体向上旋转,让人回忆起捷克共和国丰富的玻璃制造历史,并提供了独特的展览空间,改变了内部气氛。整个内部的人造光给予结构一个微妙的光环境。
二、卢森堡馆
“doki-doki”代表跳动的心,用来表达热情和兴奋。2025年大阪世博会卢森堡馆既热情又耐人寻味。它鼓励发现,并在卢森堡的许多方面提出了一条意想不到的道路。它说明了卢森堡选择的 3 个主题,以呼应博览会的主题。


2025 年大阪世博会的卢森堡馆将成为循环经济原则应用服务于生活质量和人类体验的一部分,以现代、连贯和务实的方式展示各种可能性。

三、荷兰馆提案
2025年大阪世博会展馆预计包含150个国家,其中荷兰最近宣布他们国家的参展主题:"共同立场:共创黎明"

荷兰馆探索了利用水的动力生产无排放能源的新技术,为所有人提供清洁能源,展馆将呈现为一个圆形的设计,带有发光的球体代表抽象的"日出",象征着无限的清洁能源、可持续性和循环性。
水作为一种丰富而清洁的能源在建筑物的正面和屋顶上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是它被拆除和重组的能力。
四、日本馆
“是什么存在于生命之间?”这是日本馆想要表达的主题,建筑师的灵感来自于构成自然界的微小循环和相互关联的动力学,比如一个生命结束另一个生命开始等等。馆内的视觉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它可以呼吸、生长和繁殖,不断进化和变化。它代表了展馆的目标:把我们的目光转向生命之间的东西,用记忆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一种设计,而是一种过程。

五、巴西馆
巴西馆设计团队在这次会展中采用了“蒸汽云(Rios Voadores)”作为主题,以揭示巴西最宝贵的资源—亚马逊雨林在缓解世界气候方面的重要性。

主题旨在揭示了万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每一个生命都在保护森林、保护地球角落的每个人。展馆的屋顶呈现一段顺滑的曲线,独立的内部空间四周由随风而动的编织金属幕布所包裹,形成与外部相隔的半透明屏障。

建筑一角随性拉开的幕布将作为展馆的开放式入口空间▽
内部由矩形体块和发亮的深邃通道拼合而成,游客可通过坡道依次进入展馆各展览区。


展馆内部还设有人造水面区,通过“蒸汽云”形成源源不断的雾气效果,行走在水面小径的游客可感受水雾萦绕的朦胧体验。

六、意大利馆
意大利馆的获奖设计由马里奥·库奇纳拉建筑事务所 (MCA)提供,这项名为"圣城"的提案反映了对理想城市的现代解读,这个词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象征形象。

更具体地说,MCA的项目突出了意大利对基于融合、包容性的社会空间的愿景,以及建立在实际关系和互动基础上的参与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深深扎根于意大利传统的概念上,比如他们标志性的公共空间类型多半是广场、剧院或花园。展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供的是一个宽敞和可识别的区域,便于组织文化活动和主要艺术展览。
七、中国馆
中国贸促会在2023年4月26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公布了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方案。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中华书简”,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完成。建筑外观取形于中国传统的书简长卷,融合竹子、汉字、书卷三个主要元素,展示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精神标志和文化精髓,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



中国馆内部延续书简长卷的主题立意,并将其与现代展览建筑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的展示空间犹如文明演进,从历史走向未来。封闭的无柱展厅与自然采光空间巧妙结合,虚实相生,既便于布展,又在观览中营造人与自然互动的美妙感受,呼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本次世博会中国馆将以文化展示和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民间友好和民心相通,促进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八、瑞士馆
瑞士此次的话题侧重于"生命":生命科学、健康和营养;"地球":环境、可持续性、气候和能源和"人类进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这三个主题领域。
设计团队的提案是把五个球组成的建筑嵌入绿色景观,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形状外,这个展馆还将保持最小的生态足迹。展区的外壳是由一个由轻量级结构支撑的铝箔构成的,它的重量不超过400公斤,仅为普通建筑外壳的1%,可以用两到三辆货车运输。铝箔可回收利用,并将在世博会后制成专门设计的家具 。
九、波兰馆
波兰这次策划了一座主要由建筑垃圾制成立面的独特展馆,粗犷的外形旨在传达环保意识,刺激人们不断探寻环境破坏的解决方法,呼应“拯救生命”的会展理念。
山体般的建筑大空间由颜色丰富的回收建材立面和简洁的单色人行天桥及小立方块共同组成,两者形成鲜明对照。
△概念方案图示意
展馆将从拆除建筑物、废料场或回收仓库中获取立面材料,其组成可能是混凝土预制构件、玻璃、铝废料压缩块、电子垃圾或车身部件。
展馆内包含有互动感十足的的虚拟现实场景▽
也包含独具特色的主题画展和音乐会表演▽
十、德国馆
“Wa! Germany” 是德国馆的主题,该主题在日语中有几个积极的含义:“Wa” 一方面意味着“圆”;另一方面,这个词还代表“和谐”,代表循环经济下自然和技术的和谐共存的目标。最后,“Wa” 也代表着惊叹声“Wow!”,这也是该馆在世博会上应该引起的热情反应。
德国馆像往常一样完美地将馆内主题与建筑融合在一起:由木材构成的七个圆形建筑体邀请人们参观,从木制的圆形建筑群中就可以理解其循环性的主题。
设计中,由圆柱形建筑组成的群体相互交融,提供了展示和餐饮区域,并带有一个可供人们漫步和探索的自由绿色公园。在室外区域,还设有馆内的活动舞台。像既往的世博会中的德国馆一样,建筑学的概念源于展览的理念:参观者将进行一次情感和多感官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他们将了解循环社会的未来愿景。





一一、2025年大阪世博会签署馆
日本协会将组织"签名项目"作为2025年大阪世博会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由8个"制作人"设计的核心项目,这些展馆被称为签名展馆,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结合在一起的各种体验鼓励所有游客探索并更新他们的生活理念。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