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 |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023 年 9 月 9 日,听了姚信威博士在工大财智论坛的“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情景下的现代管理”的主题演讲与分享,本人感触颇深,发展人工智能是未来大势所趋,我们每个人和企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一次技术革命中去,这是一次难得的改变世界的机遇。
本人一直关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从 2020 年开始,随着高算力芯片的出现,以及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的精进成熟,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今年 CHAT-GPT 风靡全球,彻底让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了加速阶段。 在《中国制造 2025》战略规划中,提出“中国智造”、“科技强国”、“创新发展”等一系列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芯片、5G、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有这些政策和技术的加持,给我们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优质的开发环境,可以说,当前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黄金时期。 我们应该可以预见 AI 技术的未来,正在以不可抵挡之势奔流而来。在未来的 5 到 10年,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地开花,而我们需要做的,毫无疑问就是利用好、继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向 AI 技术发展可以说是进入一片蓝海,任何有思想、有雄心的企业和个人都应该积极进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这块肥沃的土壤尽快地播种,而不是无动于衷。 加强学习和投入是必须的,以 10 年 20 年为周期来看,我们正处在 AI 时代的初级阶段。当 AI 蓬勃发展的时候,不懂 AI,没有应用 AI 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可能会被时代无情地淘汰。就如同二十年前,你没有抓住互联网的机遇一样。 发展人工智能就是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创造高质的就业岗位,拉动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正向的社会效益。当然,我们的企业和个人,也会在这次科技革命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未来大有可为。 但是,当前,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为了遏制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我国的高科技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将会采取持续的封锁打压手段。我们已经面临 GPU 芯片短缺、算力不足、开发软件受限等诸多问题。 此外,本人拙见,当前我国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非理性竞争,且创新力堪忧。在OPENAI 推出 CHAT-GPT 模型后,国内企业相继出现了众多的大模型。我们常常看到“某某大 模型横空出世”,好像没有自己的大模型,就很落伍。其实,这些所谓的大模型,大同小异,功能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并没有多大的创新。研发一套大模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但国内真正能打的大模型屈指可数,这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我们的企业还在盲目模仿 AIGC 技术(生成式 AI)的时候,国外的公司其实已经在 AGI 技术(通用AI)方向发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创新。面对外部的封锁和打压,我们需要向华为学习,不屈服,一步一步地把我们自主的芯片、系统、基础软件做起来。同时,这也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持续支持。给敢于创新者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加强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搭建创新交流平台。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协作,促进人工智能生态繁荣。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模型并不代表全部,AI 应用的生态才是未来 AI 得以蓬勃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公司之间不要同质化竞争,通过合作的方式,合理地利用优势资源,做好自己擅长的应用场景。未来,具有“强人工智能”特性的 AGI 技术一旦突破,我们就没必要那么多大模型。因此,加强协作,做好自身的定位,非常关键。 以上就是我参加姚博士关于“人工智能”课题论坛的感想,个人拙见,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供稿:MBA23级(5)班 邓可平 责编:丁晓岚 审核:陈铁军 终审:郭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