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报告-中国咸味膨化零食市场分析
咸味膨化零食是指以薯类、豆类、谷类等为原料经过加压、加热处理后使原料本身的体积膨胀,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制成的。这类食品的组织结构多孔蓬松,口感香脆、酥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本文研究中国的咸味膨化零食市场,主要研究产品包括谷类、豆类、薯类和其他。
本文分别从咸味膨化零食国内市场主要企业、主要地区、不同产品类型及不同应用等角度,来分析中国市场咸味膨化零食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咸味膨化零食市场规模现状及未来趋势(2016-2027)

2020年,中国咸味膨化零食市场规模达到了157.08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219.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92%。
从产品原材料方面来看,薯类是占比最大的,在2020年达到了61.39%,其次是谷类,占比也达到了28.18%。薯条、薯片等咸味膨化零食仍是消费端的主要选择。在预测期内薯类咸味膨化零食将持续保持较大比重。
从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分布情况来看,超市与便利店是为主要的销售渠道,2020年总比占了70%。目前来说网上销售占比并不大,2020年为13.1%,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电商产业的完善,预测期内,到2027年将占比超过20%。
目前中国主要企业包括达利、旺旺、百事、好丽友和上好佳等,2020年主要企业份额占比达到了69%,目前的咸味膨化零食市场主要以外国厂商为主,占比很大,其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庞大的现金流都让该市场壁垒升高,国内其他企业要进入该市场难度增大,但由于政策的支持和未来市场的进一步变化,机会同样存在,零食消费者的忠诚度不高,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让市场容量进一步增大,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咸味膨化零食行业产业链简介

谷物、豆类、薯类等各类原材料产量丰富、分布广泛,国内各区域均有分布、原材料分布集中率较低。辅料还包括包装袋、、脱氧剂和干燥剂等,销售与物流运输中会有胶带、包装箱等消耗,原材料成本占比超80%,且近年来价格上涨较多。
■行业下游情况分析
咸味膨化零食现如今销售模式是为线下销售为主,线上销售为辅的模式,由于线下销售的成熟度较高,且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各类市场开有专卖店,给线下的销售模式带来新动力。
由于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给线下销售模式带来一定冲击,其占比也是逐年上涨,但由于食品的特殊性和即食性,许多消费者仍会选择线下购买。
【以上内容节选自恒州博智信息咨询|2021-2027中国咸味膨化零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详细内容请参考完整版报告,申请报告样本联系我们。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