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日方舟】谋善村故事的个人解析

2023-02-15 02:53 作者:上城青  | 我要投稿

看了谋善村的故事后,只觉得脑袋里面的各种想法疯狂跳动,只想把它痛痛快快写出来,这样才能换得了一顿好眠。 先捋一捋故事,谋善村的老祖宗,为了给自己的族人谋条生路,开始了一段如愚公移山的故事,最后用五年多的时间,烦走了在这里偷偷躲着的一头巨兽。 而在不知道多少年后,那只巨兽又悄悄的摸了回来,故事的一切起因,应该源至于此。 故事并没有直接说明这一点,但是通过祖庙的搬迁进程和老族长的一些话来表现出来的,寻常的地质活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这样的变化,就像一座山缓缓向谋善村走来一样,这只有可能是那头被烦走的巨兽又回来了(让我联想到睚的回归)。

山这么大的巨兽回来,哪怕它什么都不做,都会对附近的村庄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在故事集时间线的两年前,这座山逐渐堵死了风往山里的水汽输送,迎风坡变成背风坡,于是变有了反常的气候干旱。而反之,这座山又会在某些季节风向不同时,变成迎风坡,导致大雨倾盆,这片山间谷地,逐渐开始回归它原始的模样。 谋善村的村长(也是周氏族长),由于年年的气候异常,土地收入越发变得不稳定,于是向大炎官府请款,可是由于近年大炎局势并不稳定,天灾与岁兽之乱(臭棋篓子),这笔款项被一直耽误,直到两年后,才批复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一座移动城市里,一位青年被确诊了矿石病,自知时日无多的他,开始了自我放逐,想在最后的生命里,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自己到过的痕迹。(根据他相机的价格,家境应该还不错,另外他应该不太了解矿石病,只知道是绝症,不知道这个死了会爆炸感染其他人,也不知道有部分药物可以抑制,就直接离家出走了) 铎铃是一名山区的信使,很少有人干这一块地方这一行,风险太大,工作量也大,可是事情在哪里,总会有人去做。她这一天领到了这次出行,要派发的物件,这里面有着一笔谋善村的救助款(这句是一个推论,没有实际证据,之所以有这个推论,一是因为进山区配送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是铎铃配送完其他物件后,回去镇上拿,然后再去谋善村可能就会有很长的时间差,仇白和镇上店小二的问话中,这个路程需要大概一周的时间,如果铎铃往返,肯定赶不上这次这个故事了)。

之后就是铎铃与放逐青年的相遇。当我看完这个故事,我就在想,如果没有这个青年拖慢铎铃的前进速度,是不是那笔款会早一些到周村长手中,之后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了,但是,我又想了想,如果周村长不去炸山坡,这个故事同样也不会发生。故事有很多突然结局的方式,但是它还是会按最有戏剧性的方向发展。 铎铃与放逐青年的矛盾冲突来的挺突然,当时没看明白,多看几遍后才能弄明白其中的冲突点。这里需要举个栗子,如果现实中遇到这种山区贫困的问题,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异地搬迁,因为这是解决山区贫困最好的解决办法,经过实践检验的,可是有没有人具体想过,这个怎么搬迁,搬迁到那里,搬迁的人在哪里讨生活,许许多多现实的问题,我们凭借一张嘴是解决不了的。 当放逐青年在见识过山区的贫困后,把希望改变这里的想法表达出来时,并说出用创作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从而促进这里的发展。说实话,这是个好想法,也有可行性,可是还是那句话,凭借一张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对于铎铃来说,她不辞幸苦的翻山越岭,给山区配送物质和信息,她是走在改变山区状况的第一线的,她面对的是真实的苦和难,当她突然听到,有人抱着简单的想法就想改变山区现状时,她是愤怒的,就像你在水里摸鱼,岸边的人站着说用电箱电鱼该多轻松。一句轻飘飘的话语,就盖过了苦和难,只留下满地的同情,真是让人出离的愤怒(说实话想到这个,我是有些愤怒的,所以整片专栏对放逐青年的描写都不算公正)。 两人分开后,理性的一面压过了感性,放逐青年对自己的无知言论,感到了愧疚,在摄像机里,留下了道歉的视频。 而铎铃也在故事结束后,收到了道歉视频,看到了放逐青年真真正正的在拍视频,去实现当初他对她说的想法,所以最后铎铃原谅了他,并收下了相机,继续去实现放逐青年的想法,两人就此和解。 回到谋善村故事本身,故事前四个p充满了黑色幽默和荒诞现实,让人充满讨论欲的是,似乎没有人是错的一方。人们总想安排好对错双方,这样好摆正自己的位置,让讨论变得简单。但当遇到这种似乎没有人是错的一方时,可能就需要挠挠头,长脑子了。 先看看族长故事的出发点,援助款迟迟不批复,自己领导的村落,面临饥荒危险,想到用驰道工程款来挽救村落,而他本身冒着风险,担着责任,炸了山坡,也没想着为自己谋私利,这样的行为已经算是大好官的标准了。后来的替死骗保的行为,也是由村民提出,最后也是他一人担了责任,并且他对村民和方小石的态度,也是证明他是一个我们认知范围内的好村长,他虽然是故事的导火索,但是他并不是故事的暗面。 对于方小石,一开始我在想,如果我是方小石,我可能就答应村里的条件了。后来,听了仇白对方父说的那些话,我又觉得不能答应了,毕竟恶意会增长,特别是拿到白花花的钱后。 但是当我真正思考后,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仇白说的人的恶意增长,以及后面推演的一些事情,其实都是按最坏的一种方式在进行,为的就是把人的恶念展示出来,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因为,束缚人恶念的,不仅仅只有人自己,还有外面的社会,比如说法律,就像你想犯罪时,束缚你的不是善念,而是恐惧惩罚和害怕镣铐与监狱,而往往后者更有束缚力。 村民可能敢骗保,但是由骗保进一步到杀人灭口,大概率是不敢的,毕竟大炎还有警察。所以如果没有仇白,事情可能就是等官人过来,发现骗保的事(毕竟村长留下了太多痕迹),然后处罚村长,甚至回收了铎铃送来的救济金,如果遇到好一些的清官,会将驰道修复的事包给周村,留一条活路。如果需要可恶的,可能就不会给这条活路了。当然,有仇白桑椹参与,最后的结局也没有变多少,族长被移交官府,结局基本同上。 再回头说方小石,之前说如果我是方小石,我可能会答应,但是我不是,方小石也不是我。对于一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来说,童年的村庄可能跟地狱差不多,特别是母亲还是跟别人跑了,他拥有的本来就很少,所以他珍惜每一个自己拥有的东西,他对村庄没有任何好感,方小石从逻辑底层,就不会答应这种牺牲自己的东西,成全村庄其他人的想法,这就是方小石为何如此倔强。 再谈谈村民,村民的恶意是赤裸裸的写在了纸上,他们提出了骗保的计划,他们胁迫了方父立碑,他们更是差点杀了方小石,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些小九九,就打算牺牲方家的利益。可是,对于即将到来的饥荒与死亡,又让人对他们恨不起来,让我想到了一句他们只想活着,他们有什么错的经典语音。如果不是他们要干掉方小石,我也不觉得他们有什么大错,毕竟命都快没了,用的手段自然比较极端,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东西,确确实实是他们的错。 仇白说,恶意会膨胀,有一就会有二,嵯峨说,警钟需要长鸣,持戒需要长久。她们都有一句未尽之意,恶意从来不是一时一次爆发。 在漫长的时间里,周村村民对方父子,一次一次的恶意,早就埋下了种子,那时候他们可没有死亡的危机,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暗面,可能不仅仅是方式父子,对所有弱小的欺压,都使得这份恶意膨胀。故事即使没有方父子,没有我们熟悉的干员,在灾难来临时,他们依然会选择弱小一些的人来牺牲,以保全自己。 终于把脑袋清空了,脑袋里只有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明日方舟】谋善村故事的个人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