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姐干货 |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专业963考研经验分享

2022-06-23 11:58 作者:鱼小硕生物考研加油站  | 我要投稿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Coffee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清华大学 

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Coffee学姐

专业方向: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

初试370+,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我为什么想读研?

在这一点上我几乎是没有犹豫的。首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读研深造越发普遍。尤其是在我自己本科是理科的基础上,为了在专业上有所建树,进一步深造是未来工作的保障、满足我自己职业期望的前提。建起更高的专业堡垒才可以让自己难以被代替。另外,不同于本科阶段以输入知识为主,读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更加主动地探索知识与创造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难得又有趣的挑战。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我的建议是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或长处广泛地寻找可能的专业。和有些同学一样,我不太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或者说迫于就业压力不适合继续在本专业读研。这时候有两种选择:有些同学会选择抓住机会赌一把,选择跨专业考研;也有些同学会为了稳妥,继续攻读本专业。我也曾在这几个选择中徘徊。我的建议是,太远的专业跨度需要谨慎考虑,一方面会存在巨大的鸿沟,复试被刷的概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巨大的学科跨度可能会学的泛而不精,而新的专业不一定就是想象中的样子。

那要怎么做呢?根据自己的本科专业进行选择。为什么不喜欢本专业?你的经历(实习、社团、比赛,甚至是自学的经历)支持你跨考哪个专业。

就我自己而言,我本科就读生物专业,经过几年的了解,虽然我对疾病机理研究感兴趣,但生科院大多数的基础研究和未来的就业形势(不是很想继续搞科研)让我有了“出坑”的想法。因为本科更多的是必备的基础学习,到了研究生阶段,更需要考虑的未来的就业方向问题了。曾考虑过跨考法硕(非法学),但较大的专业跨度和对跨专业学生不明朗的竞争力让我很快放弃了。后来我开始往工科类专业探索,本科理科的学习让我掌握很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唯一期望的是能找到更加实用性、有应用价值、好就业的方向。生物信息学结合计算机工程、生物统计学是一大热门,生物医学工程也是一个选择。但自己学校的这些专业优势不强。

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清华大学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方向。并不是清华闪亮亮的招牌,真的是这个专业本身满足了我跨学科学习、医药健康行业和应用型导向的多重幻想。虽然望着清华的招牌有点望而却步,经过信息的搜集、难度评估和自身专业的匹配度,我心里有了底,最重要的是从下决定的时刻起,觉得全身的热情都被点燃了!

现在分享一下选择的方法。最透明直接的就是讨教“经验”,尽可能在各种平台寻找直系的师兄师姐、看经验帖。我发现转化医学的资料非常稀缺,报考热度应该不高,但同时真题资料也几乎没有。第二点,可以按照关键词搜索QQ群。我当时就在3月加入了一个清华-伯克利的考研备考群(21年之前本专业还是隶属于清华-伯克利的track3方向)。在里面认识了一些在备考、后来上岸的师兄师姐,讨教了不少经验。当然很多消息请选择性忽略,网络世界并不一定是真的!不要让自己陷入焦虑和迷茫。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寻找官方数据,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网及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这三个网站可以找到考试大纲、报考人数、报录比等。最后,由于资料被清除,我在一些培训机构的网站上获得了当时被保存的较为完整的信息。报班可以解决90 %的信息问题。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不需要太早开始,除了本科没有学过的课程需要早点开始过知识点,我在的某985学校的同学大多在暑假到九月开始集中备考,一方面还有课,学校计划冲突的可以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留出备考时间;另一方面,战线太长后期很疲惫。

考研更看自学能力,一定要花点时间做好时间规划。心里有底气也更有目标感。长期计划包括几月学完哪本书,看完哪门课;短期计划包括每个星期做哪一章节,各个科目如何分配。并且每周总结,适时调整。我每天会去运动一下保持状态,养成了长跑的习惯,边跑步边想一天的学习,长跑让我更加有毅力,心情也会有变化。该休息时休息,周末适当放松。

 

学习阶段建议:

基础阶段(4-8月):夯实基础,课本-反复阅读、理解概念

强化阶段(8-9月):课本重要知识点、课后习题、真题资料

冲刺阶段(10-12月):背诵+刷题(真题)+专题讲解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具体作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有的同学习惯早起,有的同学喜欢熬夜。只要保障一定的学习量,提高效率就可以了。当然后期还是建议按照各科考试的时间(数学上午,英语和专业课下午等)调整到最佳状态。

作息安排表:

8:20-9:00 背诵政治

9:00-12:00 数学+练习题

12:00-13:30 休息

13:30-16:00 英语阅读或英语专题

16:00-17:30 背诵专业课

17:30-18:40 运动、吃晚饭

18:50-19:30 背诵政治或者英语单词

19:30-22:30 复习重点专业课

22:40-23:00 洗漱、上床

23:00-23:30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

数学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难度较大,且考试安排在上午,所以建议用上午的时间用来集中学习数学。后期政治、专业课有更多需要背诵的东西可以在早上插入一段背诵时间。下午或晚上要安排大段时间给专业课学习和背诵。政治和英语交叉或有侧重地分配时间。网上每个人计划有很多,最好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薄弱的用大段时间来完成,轻松的用疲惫期来过渡。我自己会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跑跑步调整状态。最后,晚上休息前一定一定要总结一遍今日的学习重点、错的数学题、背诵的内容等,会事半功倍哦!

周末需要适当总结,适时调整计划。给自己放个假,安排一个小电影或者睡个懒觉放松一下。

 

备考建议

政治

政治不用太早开始,一方面难度不大多靠后期背题,另一方面好好准备分数也拉不开差距(尤其对于还要准备数学的同学来说)。10月闲散时间开始看网课或看书本就可以了。我个人看徐涛老师网课,当作休闲但后来感觉不是非常必要,倍速看,看不完也不要有负担,不要花太多时间。重点是最后冲刺阶段多背几个老师的押题。会有每日背题(腿姐或徐涛老师),背好肖四肖八,坚持跟下来会比较轻松。

另外我使用了一本某宝的政治思维导图,直接看着背挺好用的。

 

英语

英语视个人情况而定。词汇为一切的基础!!背好考试大纲单词再背真题单词,坚持到考试最后一天,单词量上来了会发现对阅读有质的改变。

基础不差的同学直接做真题就可以了。按照套卷或题型(阅读最重最早做,做完之后做完型、翻译等),留近几年的真题,放到考前模拟。适当看时间完整做阅读算分,重点是做完之后分析错题、分析文章结构。个人感觉考研题目不像高中英语那样摸棱两可,找到位置很好把握。

最后适当背作文。

推荐唐静老师,可以参考各个阶段的备考意见。

 

数学

数学是最拉分且难度最大的科目,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基础阶段比较高效的方式是网课,但不阅读课本会吃大亏。近几年题目比较反套路(平均分也越来越吓人),同时更强调了从定义出发的出题原则。所以一定要读透课本!

网上有很多推荐的网课,个人推荐武忠祥的高数、李永乐的线代。答疑不可或缺,可以专门找机构。课本大家通常使用的高数同济版教材个人感觉更像一本工具书,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以阅读;推荐北大版的教材讲的更加清楚,思路更完整,但内容更多需要对照考纲调整。二者结合起来,多做题目检验学习成果。前期把错题整理出来,是冲刺阶段的法宝!后期冲刺一定一定要认真做真题,时间充沛先从早年开始,必须计时模拟考试不断磨练。不要害怕,数学就是很看状态的,一开始可能会发现自己离目标很远,多多思考原因,焦虑只会拖慢你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专业课

基础阶段(4-8月):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适当引申学习。分章节学习网课、课本重点,章末用对应习题进行检测。指定参考书内容比较精简,本阶段我使用了另一本较为详细的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化学课本及对应习题进行对照学习。

巩固阶段(8-9月):梳理框架,整理资料为后续大量背诵做好“物质准备”。整理清楚整本书的结构,找到重难点集中突破后,分章节进行第二轮“啃书本”,抓住每一个细节(备考选择题、填空题)。适当在章节间相互联系。适当背诵。

冲刺阶段(10-11月):掌握真题套路,给自己出题。这个阶段就需要开始大量的背诵,为论述题做准备。真题是有一定套路的。比如有的专业喜欢考细节还是爱抓主体、喜欢章节间相互关联着考、一部分挑一点单独考、联系实际地考。需要研究真题套路,本专业由于课本内容不算多,我是以真题类似的套路对每章节内容自己给自己出题。结合这种方式地毯式背诵课本,记忆更加深刻有针对性。

押题阶段(11-12月):落笔成文,掌握节奏。每天刷一定数量的选填题、书本挖空保持手感。主要精力放在论述题的书写训练上。出一些题目,一定要落笔写,重点训练自己分点作答、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答题规范。

学姐干货 |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专业963考研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