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le导师学术分享Vol.07 | 蟾蜍重生路Garden for Two
导师学术分享专辑将会陆续推出Needle每位导师的学术研究过程、方法论以及成果展示。帮助同学们了解导师们的研究方向和每位导师独特的问题切入点。基于此,在后续课题发布阶段,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和方向。

本期分享导师


蟾蜍重生路
Garden for Two

这个项目介绍选取了我在宾大MLA1项目中501的一些过程成果与最终的图纸。501是对我的设计思路影响很大的一个studio,整个studio都很强调感受与记录。一开始导师把我们直接扔到了场地里自由记录,后续通过尝试各种图面和模型的表达来把我们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些内容表现出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Garden和Path的设计。
场地感受与信息收集
一开始的场地探索,我们被分成了三人一小组,开始自由感受整个场地。导师给每个组指定了不同的起始点,我们组就直接从坡底穿越灌木丛和蜜蜂群爬了上去。这种感受场地的好处是,探索路径不受限,完全由当下的自身感受和被激发的兴趣所引导。

红色的线是我们小组的行走路径
场地位于费城西北郊区的一个废弃水库,整体是砖和水泥的结构。围绕场地边缘一整圈以及横贯中间的步道高于周围街道大约7-9米,现在还被保留着作为社区的散步道。荒废多年以后西北和东南的两块曾经储满水的区域已经被泥土覆盖,也演化出了池塘,芦苇丛,草甸和小树林。

场地作为水库的历史图片

在现场拍的一些照片。现场的植被非常茂盛。最后一张是两个月后的秋天池塘。
在探索整个场地的同时,每个人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感受。我记下了一路看到的一些动物和他们出现的位置,并且通过一个assemblage表现了一下自己的记录。

手机拍的渣图。底下的方框间距是30ft,通过不同颜色的棉线表现不同动物被观察到的活动路径,不同高度的钉子代表不同高度的活动空间。白色:小松鼠;蓝色:小蓝鸟;黄色:帝王蝶;橘色:一只鹿和它的屎;棕色:一只狐狸(是真的!)顺手插上了在观察地采来的一些植物。(树枝后来被导师扔了,因为表意太模糊。植物被留下来了,因为表达了不同高度的草甸这一层信息)

Assemblage顶视
在assemblage之后,导师鼓励我们在这个作业中划定的场地内选择一条300ft的transect,并且回到场地,拍摄、测量、记录下这条transect上的高程,植物,氛围(ephemera)(例如光线、阴影、声音、湿度等等),边界和用途。最终画出以下三个平面以及一套photowork。

01 vegetation andedge plan. 碳条绘制的植物纹理代表了草甸上不同高度和不同特征的草本。一开始描绘植物的时候,我根据卫星图给不同类型的草块(patch)画了边界,但导师让我去掉了边界,用更细的粒度去看。不同类型的草本斑块交织在一起,随风浪飘动,没有明显的边界。

02 ephemera and useplan. 不同大小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光线强度。底下的纹理用碳条绘制,越粗糙浅淡代表土壤越干燥,越细腻浓郁代表土壤越湿润。不同粗细和长度的虚线代表了动物的活动路径或范围。

03 compositionsection. 从高度变化来看的话会发现其实这是一条基本平坦的transect。但剖面来看会发现有不同的土壤湿度,用不同厚度的碳笔区域表现。用橡皮擦出了根系的情况。

这是Photowork中的一组。我在transect上每走10ft就在各个方位拍下了周围的景色以及脚下的表面情况。可以看到地平线发生的变化以及随着我逐渐走到一个小谷地里,被2米多高的芦苇包围的视线。
以上的一系列小训练之间看似关系并不强烈,但总体来说还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我们创造性地记录场地。在回溯这些练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我后期设计萌芽的起点。例如动物、路径、模糊边界、湿润程度等等。501的课程前言上写着,这个studio认为,设计就存在于以上这些探索场地的行为之中,而非诞生于一些特定的信息收集流程之后。在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之后我也才又重新理解了这句话。
在这些感受训练的基础上,我绘制了这张Mapping来表现场地的重点信息。我在之前的绘图和记录中,选择了三种穿过场地的动物:北美蟾蜍,北美蓝鸲以及帝王蝶。场地中不同粗细和长度的虚线表现了三种动物穿过场地的路径。北美蟾蜍会在每年的三到四月从附近的生态保护地一路穿越马路,翻过小坡,跳进场地中的池塘——他们的出生地,产卵。小蟾蜍长大以后会在五到六月跳回原来的生态保护地。北美蓝鸲三月北上,九到十二月经过场地往南方过冬。帝王蝶会在五月份经过场地北上,他们北上的过程中会经历生老更替的五代。然后诞生最强的一代super monarch,一路从北方飞到墨西哥过冬。其中会在十月份经过场地。

Composition plan. 除了路径表现以外,图面上还绘制了一些“锚点”。一些是场地中设立的北美蓝鸲的窝,一些是帝王蝶会采食的花卉。类似于前面assemblage中钉子的作用,让路径不是飘在场地上,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花园(Garden)设计
Garden从起源上来看,是相对于周边未经开垦的荒野的一块经过修缮与修饰的存在。同时,它的一个核心目的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体验。因此在Garden的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种设计手段就是“放大” 。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改变地形,植物,增加构筑等等来强调和放大设计者希望传达给到访者的氛围与体验。
在这个阶段的设计中,我们先通过从之前的一个案例分析的任务里,提取出六个关键词,画出对应的diagram。再通过结合一个案例分析关键词+一个自己的设计意图,产生六个设计的方案。

从Keio University Roof Garden-Michel Desvigne里提取出来的关键词和diagram
我生成的几个关键scheme大概是Floating Butterfly, Blend Toad Path, Control Migration 等等。最终选择了Blend Toad Path做了进一步的方案深化。这种设计方法要求每个设计方案耗费的时间不能超过1.5小时。虽然每一个方案都略显潦草,但却能以较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灵感,再去选择有更多潜力的方案或者是结合几者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同时这种一个外来灵感+一个场地灵感的方式也激发了更多的可能,而不是深陷场地情况苦苦思索。

场地西北侧每3-6月都有大规模的蟾蜍迁徙,非常壮观。但它们在迁徙过程中必须穿过一条马路,因此也有大量的蟾蜍在这个过程中因遭到车辆的碾压而丧命

Photowork体现了对于同一个crossing,人和蟾蜍的不同的体验。针对各自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五种策略进行改善。设计在相对改善Toad的穿越路径环境的同时,尝试放大一些Toad的生长环境的特点,以创造独特的体验。例如通过南坡的小灌木来营造相对潮湿和昏暗的环境,和在北坡低矮的灌木从上眺望芦苇从与中心湖的体验相对比。Stepping Stone的使用模拟了Toad的跳跃的步伐,同时也让脚步慢下来。

设计了四种尺寸的汀步

人和小蟾蜍在场地中游走,有时相逢有时相离






最终的设计模型。地形通过斜切的黑色纸板塑造,更好地体现了设计的结构。不同截面大小的木棍穿插在纸板之间。Toad Stone 选择了圆形的木棍来表现。同时用竖直的裹黑漆的铜丝代表不同高度的植物,断面有黄铜色闪烁,整体颜色比较统一。

在评图过程中有嘉宾问过我,你这个设计真的能对Toad起到多少帮助作用呢?这个设计对于Toad迁徙实际意义是有的,但也确实是非常有限的。这是由场地的大小和尺度决定的。但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激发点,由此创造除了一系列独特的体验。在体会Toad生长环境的同时,拜访者也对此地每年的迁徙运动有了更多了解,增加了公众对于这一话题的关注,由此引发的影响也许会更加深远一些。
游步道(Path)设计
在完成了第二部分的Garden Design之后,课程的视线又回到整个水库的场地,要求联系上一部分的设计来完成整个场地中的Path Design。结合之前对于场地中三种不同的物种的迁徙分析,我设计了一条穿过三种物种栖息地的游步道(Path)。


场地中不同的物种存在的时间以及配合的植物的生长周期

Section Story-AmericanToad

SectionStory-American Bluebird

SectionStory-Monarch Butterfly
通过不同高度的步道配合植物设计营造了丰富的体验。例如站在芦苇梢上眺望,小心翼翼地踩水,在灌木丛里观察小蓝鸟,在花丛和蝴蝶之间穿梭等等。
这个设计的名字叫One-day Migration。不同的物种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来到这个地方,停留,养育后代,又离开。而这个设计试图通过一条小径穿过这个场地,用一天时间提供给人们感受的机会。
(下图为整个场地的剖面放大图,建议横屏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