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宗宇: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还投身法治建设
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宗宇: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还投身法治建设



重庆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大学建筑与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宗宇,法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国家公派澳大利亚DEAKIN UNIVERSITY访问学者。他还有很多头衔: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法学会副秘书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房地产法建筑法研究会会长,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以及多地中级、基层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咨询专家,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建筑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武汉、石家庄、海南、南昌、广州、合肥、贵阳、西安等地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作为高校教师,宋宗宇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全过程导师制、多种资源协同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丰富,讲授生动有趣。从教33年来,将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200余名,指导的博士生荣获“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部级奖)一、二、三等奖以及重庆市普通高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多篇毕业论文荣获“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担任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带头人、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带头人,作为课程负责人创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多次荣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以竞赛为抓手,着力打造卓越学风,大力支持并指导学生参加“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近三年三次获得中国赛区一等奖,2021年荣获全球书状综合第一名。
宋宗宇怀抱崇高学术信仰,潜心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首席专家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主持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见义勇为立法研究及专家建议稿》《优先权制度研究》《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法律机制研究》《建设工程索赔与反索赔》《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等著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SCI/ CSSCI/ CSCD来源期刊8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EI检索10余篇,在民法、经济法、建筑法、房地产法、生态环境法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注重通过科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材建设、毕业论文、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他还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投身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曾担任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法典》宣讲团团长,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在全国开展法治宣传数百场,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次。2020、2021年两次奔赴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开展法治扶贫,建立远程网络视频等方式为当地政法机关提供咨询性意见。依托重庆大学专业优势构建美丽乡村拉祜寨“法律加油站”、重庆大学•平河镇法律诊所、重庆大学平河中学法律援助实践基地,通过入户宣讲、视频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服务乡村振兴需求,助力脱离原始社会不久的拉祜族群众尽快融入现代法治社会。
他参加《民法典》《军服管理条例》《重庆市土地管理条例》等国家和地方立法研究。受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委托,牵头修订起草的《重庆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该条例于2021年3月31日表决通过施行。撰写的资政建议被省部级领导作出肯定性批示,并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采纳。2020年,及时向重庆市法学会提交了《越是“战”时越要依法办事》《重大疫情视域下政府应急征用的法制构造》两份政策建议,市法学会称该建议“为依法治疫提供了智力服务和理论对策”。联合创设重庆市交通运输人民调解委员会,担任第一副主任职务,着力探索多元化途径化解社会矛盾。近20年来担任仲裁员审理案件500余件,荣获重庆仲裁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十佳仲裁员”称号和“优秀裁决书”表彰,第四届颁奖词称赞他“公道正派、业务精通,在本届仲裁员任期内办理了多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件件精品,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2018年,宋宗宇发起捐资100万元设立“重庆大学民主湖教育基金”,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已重点资助家庭经济贫困、自强自立的优秀学生122名。组织学生创设“民主湖读书会”,鼓励学生树立现代法治理念,掌握先进法律技术,为实现强国富民理想发奋学习。先后荣获“重庆市普通高校‘两课’优秀教师”、“唐立新优秀教学教师奖”、“河钢奖教金”等称号和奖励,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课题组两次被重庆大学记“集体大功”表彰。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