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系列4---风光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系列的第三部分:核能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四部分:风光
1、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有望迎来第二轮爆发式增长
风光发电成本持续下降,2021 年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开始对火电增量和存量项目进行替代。
随着可再生能源增长规模化、制造工艺提升、技术持续迭代、供应链竞争加剧以及 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近十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
根据 IRENA(国际可 再生能源署)数据,自 2010 年以来光伏发电(PV)、光热发电(CSP)、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度电成本分别下降了 82%、47%、39%和 29%。
2019 年,在所有新近投产的并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中,有 56%的成本都低于最便宜的化石燃料发电,且成本降低的趋势并未出现减弱迹象。
2019 年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成本降至 0.068 美元/千瓦时,同比下降 13%。
在 2019 年投产的项目中,陆上和海上风电的成本均同比下降约 9%,分别降至 0.053 美元/千瓦时和 0.115 美元/千瓦时。
根据竞拍和购电协议(PPA)的数据显示,在 2021 年投产的项目中,光伏发电的平均价格可能为 0.039 美元/千瓦时,与 2019 年相比下降 42%,比使用最便宜化石燃料的竞争对手(即燃煤发电厂)低五分之一以上。
到 2021 年,陆上风电的价格可能会降至 0.043 美元/千瓦时,比 2019 年下降 18%。同时,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项目将面临较大的变化,其全球平均拍卖价格将分别较 2019 年下降 29%和 59%,将分别降至 0.082 美元/千瓦时(2023 年)和 0.075 美元/千瓦时(2021 年)。
碳中和目标将加速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传统化石能源占比将快速下降,低碳、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风电、光伏、生物质、水电、核能、天然气等)占比需快速提升。
2019 年中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 15.3%,已提前达成“十三五”规划设定的 2020 年 15%的目标,2020 年超额达到约 16.0%。
未来 10 年中国将进入绿色发展新阶段,我们预计 2025/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中枢有望进一步提升至 20%/25%,预计“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新增能源消费贡献度超过 58%,其中光伏发电对新增能源消费的贡献度超过 21%。
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系列的第四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五部分的内容:煤电上网,电价是“定价之锚”。
快车通道: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
碳交易
碳资产
碳计量
林业碳汇
碳排放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案例
ESG
CCER
CCUS
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