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摘录】伊丽莎白·格罗兹《论女性主义知识》

2023-05-30 20:28 作者:片刻真理  | 我要投稿

        在女性主义者中间,关于采用何种途径来质疑哲学中的男性至上主义、家长作风和男权中心主义假设,存在着大量的分歧。是按照自己的主张接受哲学,还是根据女性主义知识对它加以修正,是抛弃哲学,还是积极地摧毁它,不同的选择把她们分成了不同的派别。激进的女性主义者质疑哲学的一、统一或同一定位——一个真理、一种方法、一个实在、一种逻辑等等。许多女性主义者主张,哲学奠基于其上的视角和模式是多元多样的。

        然而,这些女性主义者,比如勒·德芙(Le Doeuff)、伊利格瑞(Irigaray)和劳埃德(Lloyd),尽管认可多元化和多样性,但是她们并不认同相对主义。相对主义确信并不存在绝对的判断或知识立场,而认为存在着许多立场,其中每一个都是同等有效的。相对主义或多元主义意味着诸多框架和立场的存在,它们每一个都有其自己的有效性和标准,同时确信,其中没有任何一个立场是全面的或无所不包的。

        因此,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意味着放弃主动批判其他立场的权利,甚至那些我们认为是无礼的或令人不快的立场——比如男权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的主张——也不加以批判,反而认为它们与我们自己的立场具有同等的有效性。相反,激进的女性主义者旨在扩展和增宽确认真实、理性或有效之物的标准,而拒斥或谴责那些他们觉得有歧视性的标准。他们坚持保留对其他立场做出判断、进行批判及加以废除的权利。激进的女性主义者既不是绝对主义者,也不是相对主义者,既不是客观主义者,也不是主观主义者。她们提倡的是视角主义,它承认其他观点,但不认为它们具有同等的价值。

        此时是不可能具体说明何种哲学是女性主义觉得相容的哲学。若根本不存在一个由诸文本构成的主体,那么,任何定义或描述都可能是过度说明。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对它的一些一般倾向做一个简单的勾勒。

        (a)一种女性主义哲学可能发展出来的特征,包括如下一些:“这种哲学不承诺真理和客观性,相反,它能够公开接受自己(以及所有话语)作为特殊语境的情状。它认可它的视角主义,即每一种话语都代表着一种观点,有其特殊目标和目的,常常并不与它们的作者的目标相符。它不把自身看做不偏不倚的知识,而是公开宣称自己的政治立场:所有文本都是从权力关系中的具体立场言说的,或者说都代表着权力关系中的具体立场。”

        (b)女性主义哲学并不把哲学看做是理性的展开,是一条明确通向真理的进步之路,相反,它能够把自己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的历史和文本—推演的历史的产物。它既不是相对主义也不是主观主义,认为这些和其他二元对立都是有问题的。女性主义哲学公然反抗传统的评价模式。然而,这不等于主张它无论如何都没法作出评价,而只是说,所使用的标准必定不同。一个理论的有效性并不只是根据它采用的固定形式或预先给定的形式来判断,而可能是根据其主体间性效果来判断,也就是说,根据其被那些具有相似立场的人所共有、理解和传达的能力来判断,也可以根据它的互文性效果来判断,也就是说,根据其肯定或削弱各种主要或次要的推演体系的能力,以及它对其他话语的影响来判断。

        (c)女性主义哲学不区分知识的主体和客体,相反,它主张它们之间的连续性或连贯性。客观性所必需的这一鸿沟,是确保认知主体免于个人的、社会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利益的一种努力(笛卡尔式的主体),它不牵连于社会背景,不受之前的观念和知识的影响。女性主义哲学必须对它们的内部关系重新加以概念化,以使理性和知识包括历史、背景和特异性。女性主义哲学能够接受,处于不同立场的主体可以提出不同类型的理论,在他们与客体的关系中具有不同的收益,而家长作风的话语无法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它能够认可一切知识都是有性特征的,任何知识都具有一种性编码和性结构的立场。不过,文本的性立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本作者的性别身份。比如,一位女性作者绝不能保证写出的就是一个女性主义文本。

        (d)女性主义哲学没有划分主体和客体、老师和学生、真理和谬误等等的二元对立结构,相反,它把这些术语看成是连续性或差异。区分或对立意味着这两个二元术语是相互排斥的,并且穷尽了所在领域;意味着一个术语把另一个术语定义为它的反面;意味着这另一个术语在这一二元结构中能有一个位置。然而,一旦把这两个术语设想为处于其他诸多术语之中,它们就既不是彼此矛盾的,也不是包括一切的。如果有什么的话,那就是基于相反而不是矛盾的差异关系。

        (e)女性主义哲学并不渴望真理之位,相反,它更愿意把自身看成是一种策略。策略并不是未来行动的抽象概念、蓝图或战斗纲领。确切地说,它包括对目标和观念的暂时承诺;包括对主导性情境的承认,这些理想正是为了反对这一情境而确立的;包括与这些术语、论证和技巧的权宜关系,为的是把主导性秩序转变为理想。说女性主义哲学不渴望真理,并不是说它满足于被当做谬误。确切地说,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对立,对于一种策略模式而言,关系不大。

        (f)女性主义哲学并不把理论与实践区分开来——根据这一区分,实践在时间上总是位于理论之前或之后(理论要么是所构想的一个计划,要么是对实践的一个事后反思)——相反,它把理论看做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文本的、概念的和教育的实践,它所涉及的是理论权势的斗争,在那里,主导话语与从属话语彼此争斗着。理论并不因其独立于实践、属于纯粹的概念而有什么特权。理论一旦被看做一个具体过程,就也可以看做类似于其他实践的一种实践,它在概述和评价其他实践的能力上并不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特权。作为一项具体的工作或实践,理论依赖于概念、语词和推论的“原材料”,理论生产的过程(例如,进行连贯论述所需要的论证形式、叙述或语言结构)和确定的产品(文本或理论)。它并不具有凌驾于其他实践之上、具有判断权利的等级特权。相反,他自身也能够被其他实践评价。

        (g)女性主义哲学并不把理性与它的他者对立起来,相反,它扩展了理性的概念。它分析了我们所知道的理性如何与阳性结盟,使女性特质处于被压制的或从属的地位。女性主义哲学并不是要倒转理性与它的他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对理性加以扩展,以使曾受其排除的他者如今被包括进来。它在知识的生产从女性的生活经验开始,寻求一种不与经验分离而且基于经验的理性,也就是说,这种理性不与身体对立,而是接受身体,不与日常生活分开,而是对日常生活的认知。

        (h)女性主义哲学并不接受主导性的知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逻辑的二元结构,欲求精确和清楚),相反,它能接受其地位的具体性、文本性、制度性。同样,女性主义哲学能够接受其假设的暂时性,而并不认为它们是永恒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新的认识方法、新的分析方式、新的写作方式、新的文本对象,以及新的文本。没有任何一种关于主体和客体的方法、观点和立场是一切哲学的范式或模式。

【读书摘录】伊丽莎白·格罗兹《论女性主义知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