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港影时期《红楼梦》选角说明
林黛玉——周慧敏
林黛玉,这是《红楼梦》的魂,女一号。人选很不好定。要美丽纤瘦,绝对貌比飞燕,也要婉约飘逸,的确清如西子。还要有书卷气,傲骨,因为是有咏絮之才的女子,写过凄美的《葬花吟》,新颖的《桃花行》。更要有遗世独立的仙子气质,毕竟是世外仙姝寂寞林,最后沉湖回归太虚幻境。
想来想去,王祖贤太高,张玉嬿虽说真的演过黛玉,但是感觉少一些东西。所以还是选择了有“玉女掌门人”之称的周慧敏。
黛玉也是清雅秀丽的,是才女,也可以说是玉一般的女子。
周慧敏的性情是温柔中带有俏皮,看似冷漠,实则热心,黛玉更是妙趣颇多的女子。黛玉教香菱学诗,可见其热情大方的一面。黛玉欣赏妙玉的才情,宝琴的不凡,也可见其品性脱尘。
我知道陈晓旭版本的黛玉很经典,珠玉在前,难以超越。


薛宝钗——关之琳
薛宝钗是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丰盈女子,同时给人的感觉应该是雍容平和,心有城府。还要有牡丹花的艳冠群芳的感觉。那绝对非关之琳莫属。关之琳也可以演出薛宝钗后来的悲戚落魄的境遇。
薛宝钗的特点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话用来形容关之琳是再合适不过了。薛宝钗的结局是:“金簪雪里埋。”就是在冰冷的冬天逝去的意思。关之琳的角色里没有和薛宝钗结局相似的,但是相信她的演技。


贾元春——张可颐
深宫似海,虽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岁月,但是伴君如伴虎,她在宫里的每一天都是万分小心,身不由己的。元春是背负了家族寄予的希望入宫,安茜是为了复仇而决定接近皇帝。两个人虽然身份是天差地别,一个高贵,一个卑微,可那种切肤的寂寞之感,只怕是相同的。
张可颐的妃子扮相甚美,柔媚高贵,这样的元春可以给贾家带来荣耀,可是能得几时好?路远山高,她的魂魄随弓箭消散,你可曾记得她当年是获得恩宠的元妃?


贾迎春——梁小冰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这说的不就是梁小冰在《圆月弯刀》里的扮相吗。迎春是软弱可欺的女子,梁小冰的气质里就有一点楚楚可怜的味道。如此迎春嫁给“中山狼”,一载赴黄梁,肯定可以赚得观众的眼泪。


贾探春——张敏
探春是有智慧,有远志的女子。她巾帼不让须眉。治家有方,谋略之巧妙也不逊色于敏敏。探春也能写诗,文采斐然。下笔成章,令人见之忘俗。探春的结局是被迫和亲,远嫁海外,千里东风一梦遥。那么应该会有异国装扮。张敏版本的赵敏英气俊丽,有探春的气质,如霜的紫衣扮相又可以是探春远嫁海外后的异国王妃的样子。
再说了,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说的不就是张敏本人吗。


贾惜春——范文芳
惜春是丹青才女,她挥毫泼墨时,也是神仙态度。一支好笔描绘过山川花木,描绘过庭院楼阁,可就是描绘不出自己的美好结局。她在大厦欲倾之前,出家为尼,缁衣乞食。往日的锦绣繁华,已经是红尘里的旧事了,看来只有潜心修道,期盼来生了。范文芳眉眼清新,气质沉静。她的小龙女神态冰冷,清秀高雅;白蛇娇美灵活,不可方物,都多多少少有点惜春的感觉。
惜春是娇小玲珑的,范文芳虽然很高有一点不符合,但是胜在演技不错。
况且惜春独对青灯,独坐古佛旁时也自然是风骨不凡的样子。范文芳高一点也没有关系。


史湘云——梅艳芳
湘云是美女,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佳人偏偏酷爱男装,打扮起来也是翩翩公子的形象。红妆出现时又变回那个清淡灵敏的美人。她醉眠芍药裀,秋波安静;芦雪广联诗,佳句频出;割腥啖膻,豪气干云;海棠社吟诗,文采一流。她是个娇媚英勇的才女,豪迈豁达,没有一丝脂粉弱气。她是贾宝玉的枕霞旧友,也是卫若兰的爱妻。可是最终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她的结局是凄凉的孀妇,贫困潦倒,可境遇的坎坷也磨灭不了她的风骨。要演湘云,必须做到红妆妩媚,男装撩妹的程度。曾经想过让张敏演湘云,可是发现她演探春更好,袁洁莹也不错,但是她有别的适合的角色了。而梅艳芳的白云飞,简直就是为湘云而诞生的。她一袭素衣从天而至,朱唇横笛,说不出的风流潇洒,此为湘云男装也不错。况且湘云,云飞,连名字的意境都这么像。梅艳芳若是女儿装打扮也很美丽,在《胭脂扣》里就很有女人味。古装也演过红妆丽人。其实梅艳芳本人也是豪爽洒脱的性情中人,她演湘云也可以说是本色出演。


妙玉——黎姿
雪中红梅盛开在清幽的栊翠庵,绝美的诗句出自如玉的美人笔下。她的目光一定是坚定的,神情一定是清冷的,但是她也是妙龄女子,和惜春的看破红尘不同,她还是怀念姹紫嫣红的往昔。有人说黎姿演妙玉太过妖娆,但我认为正是这份妖艳中沁出一点冷静才符合妙玉的特点。妙玉不是四大皆空的惜春,更不是槁木死灰的李纨,就连她自己都和黛玉湘云说过“我们闺阁面目”,她又有无数名贵古玩,所以我推测:在曹雪芹丢失的文字中一定会说明妙玉当年是因为家族即将势败,受父母之命,不得不出家避祸。结局是红颜屈从枯骨,可一定是为了挽救知己进行的交换。
黎姿在电影《倚天》里的扮相很适合妙玉,在剧版《倚天》里扮演的赵敏虽然和妙玉的身份,美貌,爱情,结局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是至情至性的特质。


王熙凤——林青霞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不知为何看见这两句诗时,我脑海里竟然会浮现出林青霞版东方不败和李秋水的扮相。那种天生的霸气,对人颐指气使,模样冠绝当世,不就是王熙凤吗!结局时被夫君休弃,哭向金陵和曾经的恣意形成强烈对比。
林青霞是气度高华的,也可以是清纯的。王熙凤,我总觉得她在新婚燕尔也曾有过柔情似水的一面,只是后来变了。


秦可卿——李若彤
自来历史总是会将国破家亡的罪责强加给女子,特别是强行送予那些天生丽质的女子。妹喜,苏妲己,褒姒,西施,骊姬,息妫,赵飞燕,赵合德,貂蝉,苻训英,冯小怜,潘玉儿,张丽华,徐昭佩,冯润,杨玉环,万贞儿,陈圆圆,叶赫老女……一个个美人都这样被朱笔描绘成祸国殃民的妖妇,却全然没有任何一部史书讲述江山易主时男人的罪孽。美人可以让男人为之冲冠一怒,甚至烽火弥漫,败坏朝纲。可说到底都是男人的一时兴起,一时贪念而已。美人本身也未必欣喜。可卿便是这样的一个女子,花容月貌,风情万种,也被说成是败家的根本。她可能是皇族血脉,她的身世神秘莫测,她的美,是令任何男人见了都会倾心的美。只是好事终了,画梁春尽落香尘。她的落寞又有谁知晓。“秦可卿”一角,曾想过让温碧霞来演,毕竟她演过妲己,但是感觉如果那样的话,又没有了可卿的清雅的一面,也曾想过让王祖贤来,不过她有更适合的角色了。后来觉得还是:李若彤不错。她的王语嫣端丽,小龙女清丽,琴操妩媚,这多变的特点和可卿兼美的本质一样,而且可卿还是警幻之妹,也应该有点仙气。


李纨——赵雅芝
桃李春风结子完,谁还念红罗绣帐里的鸳鸯情深。此时的李纨已经是槁木死灰一般的寡妇了。她每日侍奉公婆,养育儿子,教导小姑,偶尔代理一些家事。
她是端庄沉稳的,是让人安心的一位伊人。她应该也是美丽的,只是因为寡居,所以让人忽略了她的美。所有金钗的结局都是悲剧的,死的死,走的走,落魄的落魄,只有她因为守节而免于危难,甚至皇帝还因此嘉奖了她,她引以为荣的儿子也真的给她带来了荣耀。荣耀,这只怕是她一生都渴望的东西了吧。夫君早逝,隐忍多年,只为一朝戴上凤冠,穿上霞帔。儿子光宗耀祖。可是晚来的韶华,终究也是寂寞。晚年的她,风光依旧,儿子却早战死沙场。身边无人相对。不知那时的她可会想起曾经在大观园里海棠素净,秋菊明澈,白雪梅花,满园红飞翠舞,诗句如雨落下。可曾会忆起她给人的印象是“竹篱茅舍自甘心”的稻香老农。也许会,也许不会了吧。
赵雅芝的白娘子仪态万方,温柔可人,形象上就很适合李纨。除了赵雅芝,我再也想不出还有谁合适了。


巧姐——张柏芝
她被舅舅卖入烟花之地,堂兄贾兰又不管她,可她却很幸运地被刘姥姥救出,并将她配给板儿为妻。她的一生从名门闺秀沦落为青楼女子,再成为乡野人家的妻子,可谓是大起大落的经历。不过其实说起来,她和她的夫君从幼时就已经是结下了姻缘,如此说以后倒也算是安稳的。
选择张柏芝,是因为她的古装扮相很有后来巧姐在乡下知足,恬静的态度。还有就是,张柏芝是港影女神里年纪最小的。


警幻仙姑——张曼玉
太虚幻境的主人,她是来自仙境的女神,不在凡间。那除了张曼玉,自然是没有别人可以演了。但是说实话赵雅芝也可以,只是如果让张曼玉和赵雅芝换角色的话,又觉得李纨的寡淡不适合张曼玉来表现。张曼玉到底是演过青蛇的人啊。张曼玉的眼神里有一种可以洞悉尘世的透彻感,那绝对得是演警幻仙子的。


香菱——黎美娴
香菱倾国倾城不逊色于秦可卿;诗才别致不逊色于黛玉,湘云;灵巧忠诚不逊色于晴雯,紫鹃,就连原来的身世也不逊色于探春,惜春。香菱的际遇很坎坷,幼时被卖,后来在薛家做妾,唯一让她觉得幸福的就只有在大观园里的时光了。香菱也是仰慕高雅习性的人,因此拜黛玉为师,苦学诗词,终于她也成为了一名才女,也可以参与联诗,也可以写出她的独一无二的风格的咏月诗。可惜好景不长,上天还是不怜惜她的,夏金桂嫁进薛家后,每天折磨香菱,最终导致了香菱芳魂消散。香菱写成的诗中有一句是“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也许在她的意识里,还是希望可以找回自己的亲人,返回故土吧。
黎美娴,人如其名,真的美貌,娴静。原本想过让她演贾迎春,可是迎春是木头,而黎美娴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绝不是老成稳重,所以还是香菱适合。


薛宝琴——朱茵
宝琴是薛宝钗的堂妹,可是和堂姐不同,宝琴身上很有青春女性的灵气与魅力。她的诗文美,有豪情,她游览过名山大川,眼界不凡。就连容貌也是比那画上的绝代佳人还要清秀几分。她在漫天素雪中独立,身畔是绛红梅花,妖娆得快要灼伤了谁的眼睛。宝琴在曹雪芹笔下八十回里只说是被许配给梅翰林家,在八十回后应该会和梅公子成婚,只是梅家在朝廷上应该也是有敌对面的,再加上宝琴又是薛家的女儿,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终宝琴很有可能是和夫君一起被皇帝赐鸩酒而离世。
原本准备让朱茵演史湘云,可是湘云是鹤势螂形的女子,等于是模特身材,而朱茵小巧玲珑,不太符合。另外更重要的是史湘云男装很帅气,而朱茵恰恰又逊色了这一点。朱茵娇小俊丽,当然是为宝琴而生的。那还是演宝琴吧。朱茵版黄蓉的俏丽如朝霞的容貌和宝琴的美貌一样,紫霞的活色生香,傲骨深情又和宝琴一样,而紫霞在死前曾说过,“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这不正和宝琴难以预测的命运一样吗。不也正和曹雪芹的原意《红楼梦》的主旨一样吗!


邢岫烟——袁洁莹
她的美绝非寻常颜色,就如她的诗句所写的那样:“浓淡由他冰雪中。”是那样素,那样娴雅的美。她是荆钗布裙的女儿,大观园里群芳争艳,独她布衣翩然,说是寒酸,也是自得。如此佳人,方能得到妙玉青眼。只是在曹公八十回后原笔原意之中的邢岫烟的结局也是凄凉,她应该也是薄命司副册里的女子,再结合邢岫烟自己写的诗来看,她没准是死于寒冷的风霜中。
袁洁莹给人一种不争不抢,置身事外的感觉,所以很适合演邢岫烟。


尤二姐——温碧霞
花为肠肚,雪作肌肤。这正是可以用来形容温碧霞版妲己的语句。尤二姐温和怜下,婉转多情。温碧霞正好满足了这点。至于尤二姐的忍气吞声,吞金而逝的情节,温碧霞也不是不能演。尤二姐是和迎春那种大家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女子不同,尤二姐更多了一些艳丽和妩媚,也多了一些心思,这也是为何选择温碧霞的原因。


尤三姐——王祖贤
尤三姐是如文君红拂一般的人物,可是内心深处却很后悔当年的行为,她傲慢泼辣,放浪形骸只是为了掩饰心中的悲哀。尤三姐自择夫君后,安心在家,安分守己,再也不是当年的作风了。可是她爱的人却听信了谣言而要收回赠送给她为聘礼的鸳鸯宝剑。静静地等待,苦苦地期盼,等待他来救赎自己,等待他来带自己离开这个肮脏的地方;她期盼新婚燕尔,期盼鸾凤和鸣。可原本相濡以沫的未来却因一句话而毁了,也罢,也罢。她把宝剑还给了他。然后就是揉碎桃花,玉山倾倒的结局了。
选王祖贤演尤三姐,是因为尤三姐有一双秋水眼,容貌是“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这说的不就是王祖贤的聂小倩的扮相吗!尤三姐是情烈之人,雪千寻也是如此。尤三姐冶艳,孤绝,深情,凌厉,阴郁,这几个特征,王祖贤演可谓是毫不费力。


李纹——陈美琪
她是李纨的堂妹,曾和大观园诸钗一起联诗,也是个美人。在前八十回里描写她以及她妹妹的情节只有寥寥几笔,但是曹雪芹在八十回后肯定是会花些笔墨去描写她们姐妹的。根据她写的《红梅诗》来看在八十回后她应该是和李绮有过一段比较辛酸的经历,甚至也可能因此惹来一些风言风语,但是她们仍然坚持自己脱尘的品性。
选择陈美琪,是因为她的凌霜华人淡如菊,小青更是经典。都有些符合李纹的特点。这样白娘子和小青这辈子还是姐妹。


李绮——周海媚
她也是李纨寡婶的女儿,李纨的堂妹,李纹的妹妹。在八十回里的情节更是不多,但是在八十回后曹雪芹应该会写属于她的故事。
选周海媚,只是因为觉得还可以。


龄官——张玉嬿
淅淅沥沥的雨水从天而降,没有一丝温度,洒在人间。雨水顺着她的秀发流下,她心中的愁绪绵延,使她感觉不到刺骨的冷。她的纤纤玉手拿着金簪,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写着“蔷”字。她就这样静静地写着,时不时还有几声悲啼从心底传出。此情此景竟让我联想到黛玉也曾在脉脉秋雨中写出凄清的《秋窗风雨夕》……偏偏龄官长得还像黛玉,她对于自由的渴望,她对待爱人的忠贞也和黛玉如出一辙。只是龄官终究还是比黛玉幸福,在曹雪芹笔下龄官画蔷的回目写的是“椿龄画蔷”,椿龄,这应该是在曹雪芹原笔八十回后出现的龄官为自己改的名字吧。改了名字,也改了身份。她不再是唱戏的伶人,她那时是贾蔷的夫人,她的结局应该是不好不坏的。
张玉嬿和龄官也很有缘,本来也想过让张玉嬿演黛玉,因为她真的演过黛玉。可是感觉气质上少了东西,而龄官又和黛玉容貌相似。关于龄官的容貌描写是:“眉蹙春山,眼颦秋水。“这个描写简直就是为张玉嬿量身打造的。张玉嬿是”苦情皇后”,但是感觉她眼角眉梢透着一股英气,龄官也是这样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傲骨不移的女子。


平儿——蔡少芬
平儿是美丽的,聪明的,心细的,蔡少芬的扮相很符合平儿的特点。平儿后来和王熙凤身份对换,成了当家少奶奶,可是好景不长,贾家被抄,平儿应该也逃不了被打,被杀,被卖的结局。
关于平儿的选角,并没有深思熟虑,就是觉得合适。


傅秋芳——钟楚红
傅秋芳在八十回里只有哥哥来贾家提亲的描写,大家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贾宝玉觉得她应该是个琼闺秀玉,曹雪芹在八十回里给的有关她的信息很少,但是在曹雪芹原笔八十回后,傅秋芳应该会正式出场,只是她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二十三岁还没有出嫁的神秘女子的结局应该是比较凄凉的。
选钟楚红,是因为感觉她在《金燕子》里的角色符合傅秋芳的心境。


晴雯——邱淑贞
晴雯是黛玉的影子,她不仅长得像黛玉,那股风流灵巧的神韵也是一样的,只是她没有黛玉出身高贵,没有黛玉的咏絮之才。她撕扇子娇媚巧笑,可和褒姒的千金一笑比拟;带病妙补雀金裘,其心之勇,绝世无双。她被逐出大观园。她凄然离世后,她这辈子珍视的人写下了一篇别致的诔文来悼念她,她是花容玉质的芙蓉女儿,她是这世间干净的灵魂。
演晴雯,必须得有绝代姿容,这一点邱淑贞就具备。其次要有心灵手巧的感觉,邱淑贞也有,更重要的是晴雯是怀璧其罪,邱淑贞也曾因貌美而在一段时间里被人语言暴力,可谓是和晴雯同病相怜。
原本还想过让黎姿演晴雯,不过这么一看还是邱淑贞是晴雯的不二人选。


袭人——蓝洁瑛
我知道让有“靓绝五台山”之称的美女演袭人是有些不太合适。但是蓝洁瑛演技超群,可塑性强,可以冷冽可以温柔。而且袭人也不是不美丽的,她是似桂如兰,有心机,有手段,身不由己的女子。
袭人后来和蒋玉菡在一起,夫妇俩接济过落魄的贾宝玉。袭人的结局是优伶有福,公子无缘。
蓝洁瑛好像没有演过这类型的角色,所以本人很期待。


紫鹃——郭蔼明
这是黛玉一生最亲密的朋友,她和黛玉的友情超越了寻常的主仆关系。紫鹃应该也是个美女,更重要的是她聪慧伶俐,是朵解语花;她忠诚为主,一心一意为黛玉的将来谋划。巧妙地试探黛玉的良人,敏锐地感受贾府的暗潮汹涌。只是曲终人散后,她又该何去何从?估计也是逃不过悲惨命运,毕竟她的名字是紫鹃。杜鹃啼血,应该是红色的血泪斑斑流落身畔。而她是紫色杜鹃,更是凄美。
选郭蔼明演紫鹃,是因为她眉眼盈盈,有善良婉转,冰雪聪明的韵味。还有就是阮梅和纪文在古代也是朋友。


鸳鸯——洪欣
鹅蛋脸美人,长得就柔和似水,明艳大气。同时言之有理,行事稳妥,如此鸳鸯方能得贾母赏识。至于鸳鸯抗婚的情节,更是她风骨的表现。在八十回后贾母故去,鸳鸯可能真的会出家为尼。以此躲避贾赦的威逼。
洪欣演鸳鸯是我一直就期待的。


麝月——杨采妮
麝月在八十回里不重要,但是在八十回后肯定是个重要的人物,她是在贾家被抄家后,奉袭人之命,服侍,陪伴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人。
选杨采妮,没有特别的原因。


茜雪——滕丽名
茜雪在八十回后有在狱神庙宽慰贾宝玉的故事。
茜雪应该是个有侠气的女子。滕丽名的善柔,纪晓芙就很有侠骨柔肠,演茜雪不错。


小红——叶全真
小红生得俏丽,看得通透,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个道理。后来跟了王熙凤。她胆大心细,做事利落,不拖泥带水,颇得王熙凤赏识。手帕传情,坚持自由恋爱,她看上的人也很珍重她。在八十回后曹雪芹原笔下她和她的夫君贾芸还有去狱神庙探望王熙凤的文字。她是知恩图报的人,一定也有和她的爱人参与搭救巧姐的事情。她报恩后,和爱的人长相厮守,小红的结局应该是不错的。
叶全真是小家碧玉的美丽,但是很有气质,也很有风情,演小红不错。


芳官——曾华倩
娇俏可喜的芳官,会唱戏的芳官,被逐出大观园的芳官,出家的芳官。不同时期的芳官,都是美好的。
曾华倩经常扮演活泼可爱的角色,所以演芳官不错。


莺儿——赵学而
薛宝钗的丫头,会打络子。心灵手巧的女子。


喜鸾——刘玉璞
贾宝玉的远房堂妹,在八十回后肯定有属于她的故事。
刘玉璞英气逼人,同时又娇美灵动,很有喜鸾的味道。


金钏——陈加玲
投井的刚烈女子,也曾妙语如珠,也曾嬉笑怒骂。


雪雁——叶蕴仪
黛玉的丫头,小巧可人,非叶蕴仪莫属。


柳五儿——郑秀珍
她原本想进入大观园,可惜事与愿违。最后病死。
郑秀珍气质超群,演柳五儿不错。


嫣红——龚慈恩
贾赦欲讨鸳鸯不成,从外头买来的女子。


娇杏——关咏荷
她本是甄府的丫鬟,后来嫁给贾雨村为继室。是侥幸,也是娇美如杏花的女子,在八十回后一定有属于她的故事。
为什么选择关咏荷?没有为什么,只是觉得《红楼梦》里应该有她的一席之地。


北静王妃——吴美珩
面如冠玉的北静王钟爱的妃子应该差不到哪去。
吴美珩的梅妃就不错,演北静王妃挺好。


夏金桂——李嘉欣
如花似柳的姿容,风雷之性。这让我想到了恃靓行凶的李嘉欣。


秋桐——翁虹
贾琏后来讨了来的女子,尖酸刻薄,和翁虹演的一些角色很像。


彩霞——翁静晶
喜欢贾环,不喜欢贾宝玉的女子,她应该也是美丽的,有灵气的。只是结局也是灰暗的。
翁静晶是惊鸿一瞥的美好的女子,所以合适。


张金哥——李婉华
为了守护自己纯洁的爱情选择珠沉璧碎的结局的女子。
李婉华古装扮相极美,很符合张金哥的感觉。


司棋——吴家丽
高大丰壮的女子,性子泼辣,有过大闹厨房的行为,还有和情郎的幽期密约的情节,只是结局却是玉碎花消。
吴家丽有司棋的神韵。所以可以演。


甄夫人——岳翎
甄士隐的妻子。她能生出香菱这般品貌的女儿,她自身肯定也是温婉清丽的女子。


贾敏——谢宁
黛玉的生母,应该也是美丽的女子。


抱琴——赵静仪
贾元春的丫鬟,陪元春在深宫经历浮沉。最后应该也是悲剧的下场。
赵静仪是无线的黄金配角,所以很符合。


女娲——黄碧仁
女娲补天的传说,当然少不了了。
黄碧仁端庄,可以的。


媚人——李月仪
鸳鸯口中曾经一起长大的姐妹。


春纤——黄嫊芳
黛玉的丫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