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
2021-08-26 20:13 作者:habokn的思维方式 | 我要投稿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由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和他的学生雅各布森,于1968年进行的小学教育实验后提出。
它指人们针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待,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的效应。
简单的说就是,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很多当下的所得,其实是过去的“未来期待”产生的结果。
这其实是对期望的心理暗示,它促使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同向改变,进而使该期望得以实现。
举例来说:小时候,由于班里同学长相都很好,爸妈敏锐地发现杨仔对自己的外貌不是很自信。后来爸妈和老师都常对他说:“杨仔,你长得可真帅气,而且成绩也在进步,真为你开心!”。
于是杨仔自信心越来越足,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变酷了。渐渐地,杨仔真的越来越自信、英俊了。而且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连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对于皮格马利翁现象及其机制的了解是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的。
它提醒我们,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长辈或其他人员,对于受教育者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发展得更好是很重要的。
有一句著名的话:如果你想飞,你就要相信自己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