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为生物多样性估值

2021-03-19 14:59 作者: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 我要投稿

生物多样性是什么?                 

关于生物多样性,最常用的定义来自《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按照《公约》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地球上生活着超过1000万种形态各异的动物、植物、菌类和微生物。人类每天消费的食物、住所、服装或药物等,仅使用了约40000种动植物,至今仍有成千上万个物种尚未被人类发现,我们也尚不了解它们对人类社会的用途和意义[1]。

©naturepl.com / Espen Bergersen / WWF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依赖生物多样性,但当前生物圈正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衰减[2]。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最新《2020地球生命力报告》表明,从1970年到2016年期间,监测到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种群规模平均下降了68%,且这一趋势并未放缓。海洋、森林、淡水和其他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正在削弱大自然提供资源和服务的能力,而这些产品和服务却是支撑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关键。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么?     

相关,还非常密切。

全球变暖通常指人们观测到的、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所导致的升温,气候变化指气候系统中各方面长期变化的综合,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和海洋酸化。比起“全球变暖”,“气候变化”通常被认为是“更精确的科学术语”。200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解释道:“降水分布和海平面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往往比温度上升要深远”[3]。

全球平均气温即使小幅上涨、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不同物种必须适应更高的温度,或者被迫迁徙到其他地方,否则将面临灭绝的命运。此外,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削弱了生态系统的碳封存能力。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仅有的两个碳汇池,能够封存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这两个生态系统每年的碳封存量为56亿吨,相当于全球人为源排放量的60%[4]

气候变化会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反过来又会加重气候恶化。这是一个完全的螺旋式负循环。气候变化和物种减少会加剧土地退化,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和水质恶化[5]。随着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发生频率和破坏性加大,野火、飓风、干旱和洪水等灾害将对已经承受巨大压力的生态系统造成沉重打击。因此,气候变化会降低生态系统的复原力,使生态系统在遭遇病虫害时变得更加脆弱。

温升1.5℃和温升2℃所带来的气候风险对比 ©WWF


生物多样性能被估值吗?            

能!有特别高的隐形估值。

根据 Robert Costanza估计,饮用水、新鲜空气、热吸收、森林与海洋、粮食与授粉等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年度价值高达125万亿美元。

仅以授粉这一项服务而言,假设我们需要以人工授粉(人工和技术)代替昆虫授粉,每年的成本可能高达1530亿欧元。仔细想想,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多的免费服务,一旦不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将遭受巨大压力,进而诱发严重的金融和投资风险。

© Kari Schnellmann

但大自然正面临巨大挑战:土地过度开发、污染排放等使森林、湿地、淡水、海洋等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这导致了高昂的经济代价:1997年至2011年间,每年因为土地覆盖变化导致了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减少,相当于让全世界承受了4万亿到20万亿美元的损失。

在过去30年里,越来越多的人尝试量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破坏将损害企业的供应链和运营。自然相关风险导致的生产及商品与服务配给中断大幅增加了29%[6]。TEEB项目估计,每年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丧失的经济成本约为500亿美元。该项目进一步假设,如果未来生态系统持续丧失,截至2050年,相关成本将占到全球GDP总量的7%[7]


生物多样性值得投资吗?

值得!特别是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在风险评估和资金流向撬动上的重要作用,决定了金融能在挽救生物多样性上发挥关键作用。对于金融机构,不考虑生物多样性丧失尤为危险,因为投资、提供资金或承保的所有经济部门都依赖生物多样性。此外,生物多样性还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反过来进一步削弱生物多样性,形成一个负反馈,如果不同时解决,在每天/每月/每年, 出现金融不稳定的概率都会提升。

但目前金融机构尚未把生物多样性纳入其风险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缺乏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工具来评估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也没有相应的信息披露和报告标准。全球各种举措都过于迟缓,缺乏前瞻性,每年至少还存在5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近期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普华永道发布最新报告《生物多样性: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帮助金融机构将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纳入常规风险管理流程,同时识别投资机遇。


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风险?              

对于生物多样性丧失,有两种与经济风险相结合的分类。

普华永道 / 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生物多样性与企业风险(2010年)》中提出了第一种分类,将生物多样性风险分为物理风险、监管和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WWF于2019年发布的《风险的本质》报告中对生物多样性风险的分类更细,将其分成了物理风险、监管和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誉风险和金融风险。而我们的最新报告参照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提出了“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风险”的定义:

物理风险

生物多样性丧失引发重大破坏,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金融损失,比如海啸和飓风破坏基础设施,阻断供应链,影响企业运营。

转型风险

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可能带来监管、法律、技术和市场的变革,也可能产生声誉风险,比如限制土地和资源利用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负面事件还将构成严重的信用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诉讼风险

与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违反基本法律框架引发的诉讼风险,比如违反有关的信息披露要求。

系统性风险

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系统影响有关的风险,比如生物多样性丧失会导致粮食供应、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的恶化,削弱大批企业的运营能力和偿付能力。

同时,专家还给出了整合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的计算公式:

尽管有挑战,金融机构可以先从重点领域行动,比如森林、海洋、淡水、农业和水产养殖业,因为这些领域的投资工具已经有可量化的指标和信息。


面对风险,我们的建议是什么?     

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 改变生物多样性辩论框架,认识到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之间的“螺旋式负循环”关系(生物多样性丧失会导致气候变化越发严重,而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采取整体思维快速作出改变;

  • 针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加剧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加紧制定顶层政策框架,达成“人与自然和谐新共识”,尤其是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

  •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建立一个国际框架,确保资金供给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的目标一致,填补巨大的资金缺口;

  • 指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相关的金融风险,将其纳入金融决策中,成为金融机构的受托责任。

金融监管机构和央行:

  • 要求监管实体定期披露其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

  • 根据统一的管理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的物理、转型、诉讼和系统风险对整个金融领域和各个机构的影响;

  • 着力思考如何将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纳入资本和偿付能力要求中。

金融市场的各参与者:

  • 计量和披露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风险及其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 现有会计准则需要对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行估价和会计处理,以增加信息透明度,目前已有一些可用工具;

  • 所有金融机构都应积极管理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风险,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常规风险管理流程;

  • 将空间金融作为金融部门降低风险、衡量影响的重要工具,并推动这一做法。

 为何现在是最好的行动时刻?      

过去几十年间,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湿地和其他重要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或退化,这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福祉。地球上75%的无冰陆地表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部分海洋受到污染,90%以上的湿地消失。生态系统遭受的破坏导致100万种物种(50万种动植物和50万种昆虫)在未来100年面临灭绝的威胁。而如果我们着手保护和恢复自然,许多物种的灭绝是可以避免的。

© naturepl.com / JoAnne McArthur / We Animals / WWF 

我们必须采取必要行动来改变这种趋势并扭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还要采取措施使之恢复,才可能使自然丧失的曲线向上扭转并将生物多样性恢复至与过去相同的水平。这并不容易实现,而如果我们能够尽快行动,并理解生态系统中的不同部分相互依存的方式,我们一定能使这个世界恢复生机,变得更健康、更有韧性。

2021年是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决定性一年,即将在昆明COP15通过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有望向金融系统发出强烈信号,调整资金供给。

我们期待金融业的加入,共同为地球发声。


如何为生物多样性估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