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最后希望,Entwicklung系列坦克介绍!

设计目的
E系列坦克是1942年5月由德国第6兵工厂总工程师海因里希.克尼坎普正式提出的,运用已有坦克和装甲车辆技术,结合未来作战需求,开发具有高通用性零件的一个坦克研制计划。
该计划在1943年4月开始,并被命名为E(德语Entwicklung,简称"发展")。

项目类型
E-5:一种小型的坦克歼击车,重5-10吨左右,装甲轻薄,便于大量生产,主要用于机动作战。
E-10:尺寸稍大的坦克歼击车,重10-20吨,拥有良好的隐蔽性,可提供火力支援。
E-25:中等尺寸的驱逐战车,约重25吨,具有类似坦克歼击车的火力和强于中型坦克的装甲,有独立作战能力,也可支援步兵。
E-50:中坦和重坦之间的过渡车辆,重50-60吨,拥有远超同时期中型坦克的装甲和火力,计划取代“豹”式坦克。
E-75:与E-50相似,重75-80吨,有更强大的炮塔和火力,也有着更强劲的发动机,其装甲防护大于“虎王”坦克。
E-100:德国设计过的第二款超重型坦克,重100-150吨,拥有不输“鼠”式的防护以及更优秀的火力。
由于E-5和E-10的资料是在过于稀少,所以我们这期专栏只讲E-25到E-100~

E-25驱逐战车
到了1942年,德国的军工工业陷入混乱,前线部队需要越来越多的物资和设备,而德国工业却未能按要求交付这些物资和设备。更糟糕的是,几种不同坦克设计的使用以及新坦克设计的引入给本已不堪重负的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减少不同坦克设计的数量和引入标准被认为是德国人摆脱这种不稳定局面的可能途径。”Wa Prüf 6汽车设计文职主管Oberbaurat HE Kniepkamp的观点与1942 年 5 月提出。据他介绍,当时正在服役的坦克和其他装甲车将被新设计所取代。为了节省开发时间并降低制造成本,它们之间要有尽可能多的组件相同或类似。理论上,这将有助于开发一系列具有各种不同作用并能互通大部分零部件的坦克,例如悬挂系统、发动机、零部件等。
这些新型坦克将根据其重量进行分类。为了取代现有的坦克歼击车,工业界将开发一系列重量从 25 到 30 吨(或高达 50 吨,取决于战时所需)的坦克。德国陆军高度依赖这些自行式反坦克车辆,但这些车辆通常是简单的随性创作,而不是专门设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一些轻微装甲保护的反坦克炮可以被放置在任何可用的车辆底盘上。
新的替代车辆轮廓较低,有倾斜装甲保护,并且装备精良。由于它们将与其他车辆共享组件,因此设计生产将会合理的简化。Wa Prüf 6于 1943 年 4 月批准了该项目。来自卡尔斯鲁厄的Argus Werke公司被联系开始进行新设计。
整个项目获得了Entwicklungs-Serien(中文:发展中系列)的称号。Argus Werke负责开发的这款车辆被指定为 E-25。大写字母 E 代表Entwicklungsfahrzeug(英语:开发中车辆),数字 25 代表(或至少在理论上代表)其总吨位。
E-25的资料不算很多,UP主只能查到这些数据:
尺寸:长5.56米,宽3.41米,高2.03米。
车体组成部分:前部火炮位,中部乘员舱和后部发动机舱。
悬挂系统:E-25 的悬挂由五个直径 1m 的橡胶垫缓冲钢制重叠负重轮组成。此外,还有一个前诱导轮和后主动轮。为了减轻前部重量并减轻悬挂部分前部的压力,驱动单元(带变速箱)被放置在车体后部。
E-25的悬挂被设计为可以自由调整高低和角度,增加了全车的地形适应性和隐蔽性。

动力系统:HL-101 550 hp@3,800 rpm 发动机,车辆最高时速57千米每时
装甲:正面装甲50mm,首上倾斜55度,首下倾斜52度;侧上装甲板厚30mm,倾斜52度;后部装甲30mm,顶部和底部为20mm。
火力:主炮为75mm L/70坦克炮,使用特制的钨芯穿甲弹可击穿500米远处呈30度角放置的174mm匀质钢。资料证明,E-25可能使用与四号驱逐战车相同的炮盾。

一些资料中说明,E-25可能配备一个带有2mm机关炮的车长塔,但图纸中并没有相关设计。

乘员:E-25可能会搭载这几名乘员:车长,装填手/无线电员,炮手和驾驶员。


E-50中型坦克
E-50也是一种计划型战车。E-50重50-60吨,计划取代"豹"式坦克。E-50在设计上的综合防弹能力比黑豹F提高了50%左右,计划采用88mmL/100火炮 。
E-50也被称作“豹”II坦克(“豹”式坦克F型)的升级型。
E-50车体每侧6个负重轮。悬挂系统为外置盘式螺旋悬挂。它采用动力系统后置,节约了近一吨的重量,另外取消车体传动轴后,车高也降为2.60米。发动机为HL-234型,最高输出功率为900马力/3200转,因此E-50在理论上可以达到60KM的公路时速。

E-50的车体是在黑豹G型的基础上加长,其实际大小已与虎王同级。就纸面数据而言,E-50在火力和机动上远高于苏联量产的T-44坦克,对与在1947年才出现的T-54,E-50在火力上占优,机动占优,装甲也与其持平。
尺寸:长度大约与虎王相等。
重量:50-60吨。
悬挂系统:外置盘式螺旋悬挂。
发动机:HL-234 900 hp@3200rpm,公路最大时速60千米每时。
装甲:首上150mm,倾斜30度;侧面80mm;后面80mm:炮塔正面130mm;侧面70mm;后部70mm。
乘员:5人(驾驶员、无线电员、车长、炮手、装填手)


E-75重型坦克

E-75重75~80吨,其车体大小,装甲配置都与E-50基本相同,不过E-75由于较重,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而E-50只有6个。E-75真正与E-50有较大不同的是其炮塔的火炮配置及更为强力的发动机上。E-75计划代替"虎王"重型坦克,采用的是与虎王后期型相类似的大型带尾舱炮塔。

尺寸:和E-50相似。
装甲:正面160mm,倾斜60度;侧面120mm;后面120mm;炮塔正面262mm;侧面160mm;后面160mm;顶部和底部20mm。
乘员:5人(驾驶员,无线电员,车长,炮手,装填手)
主炮:128mm KWK45/2 L/71或10.5cm KwK46 L/68
最大时速:50千米每时。


E-100超重型坦克
E-100并不是“鼠”式的竞争对手,他是与130吨实验型坦克“Tiger-Maus(虎鼠式)”同时研发的。E-100有三种炮塔,第一种是装备了150mm(或174mm)炮和75mm炮的保时捷炮塔(War Thunder中的E-100),第二种则是装备了128mm炮和75mm炮的克虏伯型炮塔(WOT和WOTB中的E-100),第三种则是不太常见的亨舍尔炮塔,装备一挺128mm火炮。
作为一种超重型坦克,E-100除了强大的火力之外,还拥有强悍的装甲防护。它的首上足足200毫米,倾斜60度,等效很高;炮塔正面也有200毫米,倾斜30度(克虏伯炮塔),在当时没有任何盟军坦克能够击穿。


E-100重量高达123.5吨,当然需要一个有力的悬挂。为此,设计师们选择了Belleville垫圈悬挂系统。这种悬挂系统依赖于螺旋弹簧,有一对重叠的轮式导向凸耳通过双螺旋螺旋弹簧悬挂在车体外侧。这种悬挂代替了原定的扭杆悬挂,增加了车内地板的空间,减少了总重量,并允许逃生门设置在车体底部(这种设计用于扭杆悬挂是不可能的),增加了乘员的存活率。

E-100数据:
尺寸:11.073米(包含主炮)/8.733米(不包含主炮)x 4.48米 x 3.375米
战斗全重:123.5吨(炮塔35吨,车体88.5吨)
乘员:5人(德系经典人数)(亨舍尔炮塔)/六人(多一名装填手)(保时捷,克虏伯炮塔)
动力系统:迈巴赫 HL 234 V-12 汽油机,功率1200马力
公路最高时速:40千米每时
主武器:128mm KWK44 L/55坦克炮(或150mm L/37坦克炮)
副武器:75mm KWK44 L/24坦克炮
7.92mm MG34机枪
炮塔装甲:(克虏伯)正面200毫米,30度倾斜;侧面80mm,倾斜30度;后面150mm,倾斜15度;顶部40mm。/(保时捷)正面215mm圆形装甲;侧面205mm,30度;后部205mm,10度;座圈处55mm;吊篮底部93mm
车体装甲:正面200毫米,60度;首下150mm,50度;侧面120mm;后面150mm,30度;前底部80毫米;中后底部和顶部40mm;裙甲60mm





附加内容:E-100突击炮
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WOT/WOTB里的E-100突击炮是军迷瞎捏出来的(原型:E-100突击炮“鳄鱼”)。事实上,我们常见的另外一种E-100突击炮“火蜥蜴”也是瞎捏出来的。

但是,历史上存在过真实的E-100突击炮的项目和图纸。这种型号不是很常见,可它却是真实存在的。

E-100突击炮数据:
尺寸:12米 x 4.48米 x 3.37米
重量:约130吨
乘员:六人(一个德系五人乘员包+一名装填手)
动力系统:迈巴赫 HL 234 V-12 汽油机,输出1200马力
公路最高时速:<40千米每时
主武器:170mm Stu.K. L/53 或 150mm Stu.K. L/68
副武器:7.92mm MG34机枪
装甲:战斗室正面200mm,30度;侧面80mm,30度;后面80mm;顶部40mm
车体装甲与E-100相同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
喜欢的话,欢迎三连!
资料来源:
360搜索
百度搜索
tanks-encyclopedia.com
www.youtub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