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建议你再去西贝吃饭,“因为你不配”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去年4月11日,一位名叫「楚学友」的微博用户,转发了一条有关西贝涨价的微博。
就在前几天,这条微博被翻了出来,瞬间火上热搜。

这条微博大言不惭地认为“95%微博网友月收入在5000以下”,瞬间引爆了网友们的情绪。
如果这位学友哥,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他的这番转发也许不会掀起什么风浪。
可惜,他当时的身份,是西贝副总裁。

那这件事就很有意思了。
全世界都能转发那条微博,就西贝人不行。
学友哥作为西贝的高层转发,就意味着他认同这条微博的两个点:
第一,西贝的涨价,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二,95%的微博网友月收入5000以下,都吃不起西贝。
我直接就是好家伙,你不上热搜谁上热搜?

目前学友哥已道歉,但众怒难平
回到那条争议微博:

学友哥转发这条微博的用意其实很明显:
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西贝涨价。
他觉得西贝涨价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
真的吗,他真的觉得西贝涨价正常吗?我笑了。

我们必须要弄明白,西贝涨价的前因后果,才能对整件事有最客观的评价。
去年2月1日,一篇名为:
《西贝贾国龙:疫情致2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月》的文章,在各大网站刷屏。

2月5日,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发文,表达了对员工、顾客的感谢。
言语中满是与西贝共存亡的悲壮之情:

这一连串的操作,让西贝成为了疫情期间“最受关注”的餐厅之一。
而就在西贝发声5天后:
浦发银行便核批完成了4.3亿元授信额度,帮助西贝渡过难关。

连相关政府部门也出手捞了西贝一把:

OK,西贝终于“咸鱼翻身”挺过来了。
然后它破天荒的开始涨价了…

来,我们来捋一下逻辑:
疫情期间百废待兴,大量餐厅倒闭,何止你西贝一家餐厅遭遇困难?
拿着我们纳税人的钱脱困了,疫情过后国家要刺激消费,你反手就是一个薅纳税人的羊毛?
朋友,这波操作不合适吧?

退一万步来说,我就算你西贝要涨价。
麻烦你看看你们店里的菜单,这价格还不够贵吗?
「一个馒头收21块」
你不如直接抢我的钱好不好?

「一碟菜心收46块」,就这?46块??(三块钱的菜)

「一份面筋39块」
「一份蔬菜沙拉55块」

再来看看其他菜品的价格。
原来都卖这么贵了,你居然还喊着涨价?
莫非都是吃了可以抗病毒的么?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句话:
“有些饭馆的味道,明明是那么普通,却又显得那么迷之自信”

西贝涨价惹众怒后,西贝迫于舆论态势被迫道歉。
而学友哥的争议微博,正是在涨价风波那时候转发的。

现在回过头来,相信大伙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了。
你说是他有问题,还是消费者有问题?
我知道有人会说,餐厅涨价与否是他们的自由,大不了就别去吃好了。
但学友哥这番言论,摆明了就是来恶心人的。

抛开西贝的价格问题、口味问题:
我觉得这位西贝副总裁,格局麽实在太次了。
你怎么想别人管不着,但是你不能说出来,因为你的用户不爱听。
这跟之前某手机品牌高管直指用户是“DS”,有什么区别?

你打心里轻视这些顾客,那你别说出来啊。
直接贬低信任你的用户,实在是Low穿地心了好吗?

西贝在我眼里,一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家餐厅。
马云提倡的“996福报”被众人Diss后,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居然在公开演讲中表示:
西贝的员工都是“715”工作制!

所谓的“715”工作制,就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
这个工作制也被贾国龙形容为:“白天加晚上,夜里总开会”。
贾国龙还表示:32年了,西贝的员工一直如此。

演讲结束后,贾国龙觉得还不过瘾,
甚至还发了条动态,宣扬自己的“715”工作制。

这件事被捅上热搜后,贾国龙只能发博澄清:

不仅是西贝的高层频频翻车。
就在去年5月28日,有网友发帖称在西贝消费后,结账时发现店家收取5元一人的茶位费。

西贝官方也不得不出面道歉,承诺会退还茶位费并加以改进。
2020年全年,西贝能上的热搜,几乎都不是太好的热搜。

饶是如此,西贝莜面村的营业收入依然傲视群雄,位于众多连锁餐厅的前列。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黑红”吧:

不管如何,西贝作为西北连锁餐厅的代表,我还是希望它能正视自己的品牌建设。
至少在网民这一块,关于西贝的评价都不是很好:

网友们一直吐槽的痛点,西贝一直没理会。
在这件事上,做的甚至还不如学友哥。
至少学友哥是各个平台诚恳道歉,并且认真回复网友的指责:


而西贝呢?
依然还是一片“岁月静好”。

真的,你们家的菜实在是太贵了。
尽管我月薪5000起,再扣除日常开销、生活必须的费用,西贝莜面村还真是吃不起!
希望西贝能长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