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次“天赋解读”的复盘

2022-02-10 19:32 作者:小僧の神様  | 我要投稿

最近,很荣幸得到和栗子姐的私家访谈,对于自己的天赋所在以及未来需要调整的地方,有了不少焕然一新的认识。下面逐一回顾栗子姐的谆谆教诲,顺便补充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原来啊,我有一条潜藏于本我意识、代号为Kin201的“红色韵律的龙”。据说,这是我的命运图腾,人生仿佛是骑在红龙的脊背上一以贯之。细细想来,红龙又不止是我个人的命运图腾,它是属于东亚的,特别是属于华夏民族的,神州大地自有龙脉,古往今来绵延不绝。二十多年来,我生于斯长于斯,更钟情于斯,尽管中途有过对西方学问的狂热,那只是一阵潮来又潮去,如今,我重新选择了东方文化作为我永恒的精神家园与心灵归宿。东方的物产,东方的人民,东方的语言文字,无不与我的本我亲近。不过,从本我到超我,从弱小到强大,红龙和它的信仰者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周易·乾卦》也有从“潜龙勿用”到“飞龙在天”的命运的转折。对此,给出的关键启示词是:滋养、存在、诞生。古人最讲究韬光养晦,圣贤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否则为何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呢?所以先得“滋养”,守住寂寞之心,耐住繁华之景,度过一段默默无闻的自修之旅。其后是“存在”,大概就是老子说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吧,深深地扎根在自己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价值园地,做殷勤耕耘的园丁,随时都有收获的。同样道理,海德格尔又特别强调“存在”究其本质是“存在者”之“存在”,人之为“存在者”的本质先于“存在”本身而存在,所以我每天都会提醒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穿衣吃饭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专属于自己的一片园地里的那个园丁。至于“诞生”,不消说,万事俱备的话,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了,也可以说,这是无数大大小小收获中最美的、最为理想的那一份收获了吧。积累往往产生复利,量变总是不负质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任何事都不要想一步登天。

据说,我的红龙印记还不止在最近才显示出它的魔力。还有一条驾驭在本我之上的飞龙,它由本我意识产生,但表现形式更为具体,说不定在未来的某时某地,在因缘际会之下,我“一遇风云便化龙”,不再是浅水池中物了。当然,这只是一种预测,不能排除未知的生命沿途多少的变数,也不能否认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某些亟待弥合的缝隙。其实,像我是个传统到甚至可以说有点顽固的家庭出身的人,这也是红龙身上挟带的部分保守性特色,在面对远大前途的时候,常常有望洋兴叹之感,不是不敢放手一搏,就是自卑无可奈何,特别是在20年代以前,我之所以回归东方古典文学钻故纸堆,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疗伤,有点像瘾君子那种无所建树而又不能自拔的状态,到底无助于沉重包袱的解除。如今,我充分意识到汲取东方古典文学不是为了狭隘的自我和短暂的救赎,而是为了创造,至少是将自己投身在更具有长远意义的一项事业上面,如此一来,才能在广阔宇宙之间获得彻底的、真正的救赎。总之扬长避短吧,为了回避无数个坏习惯而养成更坏的习惯,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来得有效。

又讲到了我的推动图腾——黄太阳,这据说是我的隐藏力量,也即潜能所在。它的关键词很伟大:启蒙、生命、宇宙之火。“启蒙”一词原为Enlightenment,“照亮”之意。古希腊哲学中有过一个“洞穴问题”,象征的就是蒙昧与启蒙的关系。回想我们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和野兽无异,无知无畏,乱咬乱抓,而人之所以最终成为了人,就在于我们有幸得到了来自家长、老师、亲友等等各种启蒙的环境。虽然人成为了人,但人最终也成不了“完人”,永远有他的局限性或者说动物性的一面,所以要践行生涯的启蒙、终身的学习,一旦偏废,就好像古人说的三天不读书,揽镜自照,发觉自己怎么这么面目可憎。我个人是酷爱“启蒙”一词,因为我知道它背后承载了前贤今圣太多心血,有一句话叫“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他们对我们这些小民的苦心开智,我们现在都可能还在山洞里奇怪自己的影子呢。太阳是“生命”的终极来源,日月出矣,爝火不息,而月亮也是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的,我们的这个蔚蓝小球上又有什么不是赖以存在的呢?既然如此,太阳同样是“启蒙”的最初使者,我们才刚离开母体所感知的第一件惊奇之事,难道不是光么?在创世纪神话中,上帝说有光,世界就有了光,难道上帝不是太阳么?它启蒙一切生命而自己相对一切生命而永恒存在——对于地球人来说,它是一团活火,说它是“宇宙之火”也不为过了。如今,我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不仅要感念一代代人的伟大,更要感恩太阳的造化。我虽无法如日中天,普照大地,然而毕竟心向往之,人心之中有一点微光,就不妨放一点光热。

天赋导图上有一面白色的镜子,这大概和“镜子练习”的修行过程紧密相关。据说,我们通过“镜子练习”取得的察觉与认知能力是分维度的,分为初级阶段的受环境驱动类型和更高层次的自我监控类型。当被问到我过往的经历时,我不禁唏嘘道:那时的我,还太年轻。这份体验好像小王子吐露有关B612星球上和那朵玫瑰的事情一样。人嘛,生来都是需要步步试错的动物,不经历一番trials and errors,怎么有把握回过头去说服那个幼稚鬼呢?往者不可谏,不过可以以史为鉴,来者犹可追,越来越适应一手打造的自学环境了。

最后是作为挑战图腾的蓝猴,象征着留待强化的力量和尚未拓展的空间。在我的刻板印象中,蓝色是忧郁的颜色,冷色系放在红黄相间的暖色系中似不太相称,至多它意味着平静中潜伏的某种睿智,不过总的来说,很难让我和猴子这种活泼灵动的生命体联系起来。不过呢,这毕竟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我的经验过于传统主义,姑且搁置不参吧。蓝猴的关键词是:游戏、幻想、魔术。这似乎提示了我在未来应当额外做的一些事情。我被问到了最怀念、最珍藏的童年时光,没错,那对我来说是个“第一天堂”,人间的伊甸园时代。后来的许多年里,每当我失魂落魄渴望追寻一份精神食粮的时候,往往会回溯到那个顽童身上,性格、思想、写作无不有着他在波心的投影,一度是沉溺。如今,我不甘于思旧,思得多了,未免给人一种老气横秋之感,我还是相信:人生总有个“第二天堂”乃至“第三天堂”在的。我们未必不能在过往童年记忆的废墟之上再造游乐园,就像埃克苏佩里那样怀着童真的想法,翱翔在航线之间,书写在星球之外。人生如觉得太累,乏味,何尝不可以游戏他一场呢?当我们还在新手村的时候,无须瞻望他人在骑士殿堂满级的荣光,先沉下心来,走访于NPC之间,看看有没有什么任务尚未完成,导致了人生的卡点。和“游戏”相称的“幻想”、“魔术”,我想,都代表着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思维吧,迎接而来的将是充满创造力的生涯。同样一个家喻户晓的“白雪公主”的故事,千篇一律的大人式的解读腻味了?不妨听听我这个荒诞不经但别有风味的版本:故事一开始,王后生下白雪公主之后并没有去世,而变成了白雪公主的后母那种人。为什么呢?可以畅想:难产之恨?夫妻矛盾?年老色衰生出嫉妒?魔镜的夸赞助长了女人对于容貌之美的苛求之心?等等。

最后,是我的调性,它的关键词是:组织、平衡、平等。忽然,我被问到支持“公平”还是“正义”的问题,我想了一下,认为:在人类的良知得以贯彻之前,公平多少存在着盲目的危险。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就是一种从形式(范围仅限于城邦内成年男子)到内容(缺乏基本道德约束)都虚假的公平,甚至于像苏格拉底这样为了开启民众良知的贤哲反倒被认为是渎神坏风的罪人而沦为牺牲品。不是说公平不好或者不需要,但正义应当挂帅在前,即便是如今的社会,公平说到底也是相对的,有限的,各得其所的,唯有正义的秤砣有着永恒的标尺。道德自律,道德他律,“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慢慢才有公平可言。当然,在个人狭小的圈子里头社交来社交去,怎么说都不至于如此,毕竟不同的圈子之间是分层的,按照自己的趣味主动选择就好,这种情况下,我认可一种“平衡”,不用侈谈公平与正义之间的关系,一群人勉强过得去,二三子知己足矣。

再次感谢栗子姐的悉心教导,我难得这么深刻地检视了自己。而她也像一面镜子似的,不是一般的铜镜啊银镜啊,而是水镜——“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金银铜铁什么的,掉到流水里头,人们听说了都争先恐后地去找,可就算找到了又怎样呢?古希腊哲学家只是在沉思这水与人的关系啊,下一秒我经过的,还是眼前这条水吗?

 

 

 


一次“天赋解读”的复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