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的环卫工(徐朝)
冬日清晨的环卫工(徐朝)
时间:2020-12-03 09:10 来源: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
衡水日报新闻热线:0318-2073456 衡水晚报新闻热线:0318-2065067、2061234
徐朝
冬天最为寒冷的时间段,就是清晨,晨练的人们都加厚了衣服。我身居景县县城,5点准时到户外锻炼身体,真乃“长五月,短十月”(农历五月昼长夜短,十月昼短夜长)。月牙儿悬挂在当空,夜幕笼罩着大地,星星眨巴着眼睛,路灯放射出银白色的光束,映照着街道,门店门脸的彩灯在闪烁,树枝在寒风中摇曳,树叶随风飘落。住宅楼上小窗口有的亮了起来,有的为上学的孩子做早饭,有的起来到户外锻炼。道路上的车辆稀少,遛弯的人也不太多,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灯光下看到,身着“远大环卫”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伴随着“东方红,大阳升……”悠扬的音乐敲响了清晨六点的钟声。一位身穿“远大环卫”黄色坎肩,头戴“远大环卫”黄色帽子的老大娘开始弯着腰,用扫帚清扫落地的树叶。我凑上去,怕影响她的工作,放慢了脚步和她聊起来。裴大娘今年72岁,家住县城南门里村,家中6口人,孙子、孙女读大学。我问她:“70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干环卫工作?”大娘“唉”了一声说:“孙子、孙女上大学,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元,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也不容易,我挣点儿钱给他们补贴一下。”我问她上下班时间和工资的收入情况,大娘说,她分了300米的路段,月工资1200元钱,领导让擦试公路两边的护栏,另加300元钱,按规定早起6点钟上班,他们大都5点钟左右上班,趁着车稀人少,灯光照着好干活,11点下班,下午一点半上班,五点半下班,两头不见太阳,一年到头,大年初一就歇一天班。随后大娘又说:“现在村里人都外出打工,想玩也找不到伴儿,这样挺好,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挣个零花钱。”我随着大娘边走边聊,手脚冻得发麻,我笑着问大娘:“你起这么早冷不冷?”大娘笑着说:“冻的是闲人,饿的是馋人。我这样忙活着身子还冒汗呢。”
“咱不光为挣这几个钱,还为了锻炼身体,为国家作贡献。”我在西城墙路遇见了李大爷,他边用长把的夹子夹地上的烟头、饮料盒等物品,边告诉我。他12年前就退休了,两个孩子都有固定的工作,吃、穿、住、行都没问题。李大爷笑着说,他原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整天锻炼觉得枯燥无味,再就是他发现环卫工特别难找,年轻人嫌挣钱少,为养家糊口都去了外地打工,退休干部放不下架子不愿干。为此,2012年,他萌发了干环卫工作的念头。当时家里人坚决反对,儿子、儿媳妇和闺女都怕丢人,老伴儿也劝他:“咱又不差这点钱儿,你这是图个啥?你干这活儿,孩子们面子上怎能过得去?”李大爷是个倔脾气,2012年3月的一天,他毅然来到远大集团报了名。当时很多人背后议论说,人家条件这么好,准干不长。岂知李大爷一干就是8年,他说:“这活儿你不干他不干,反正得有人干,不然城市怎么实现净化?我做了8年的环卫工,一天不闲着,血压不高了,血糖降了下来,虽然这活儿有点绑得死巴,但总比光吃药强吧。”
在寒风中,我遛到广川大街,看到一个一瘸一拐的年轻人,正在用扫帚清扫道路上的树叶,经聊天才知道这小伙子是北门里村人,今年38岁,5年前因车祸把双腿轧成重伤,行走很困难,更不能干重体力活,只好在家待着,一双儿女都在上学,家庭条件十分困难。镇政府根据他家的条件,给他办了贫困户。2017年,村干部见他双腿能走路了,就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干环卫工。当时他犹豫不决,村干部开导他说,你干环卫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锻炼你的双腿。就这样,他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干环卫工作。他告诉我,环卫工作最怵头的就是冬天,天又短,天气又冷,每天摸着黑上班,下班摸着黑,树叶子一次性落不完,前边扫了后边又落了一层,有时忙不过来,让妻子来帮忙,用小推车把扫成堆的树叶子,推到垃圾池里。小伙子笑着说:“我得感恩党的好政策,为我办了贫困户,村干部为我找到适合的工作,更主要的是经长期走路锻炼,我的双腿恢复得差不多了。”
我亲眼见证了这些环卫工人,冒严寒劳作的情景,倾听到了他们内心的故事,感慨多多。正是这些平凡人,干着最平凡的事,他们披星戴月,顶风冒雪,为城市美容,扮靓了城市。正如杨秀芸老师在赞美环卫工人的诗中写的那样:“漫天飞雪映华灯,扫帚五更奏乐鸣。背后犹如团雾起,衣衫湿透暖寒冬。”
(责任编辑:丹微)